5年前,偶爾在上海某知名園藝看到一顆出狀態(tài)的園藝蘆薈,小型,粉色,招人喜愛,在一堆顏色艷麗的景天中吸引了我,300塊錢抱回家,后來知道,它叫“綠沙灘”這顆現(xiàn)在還在我家里,并授粉成功雜交小苗已漸漸長大。在養(yǎng)植過程中,發(fā)覺除了低于3度以下的防凍工作做好,大雨天不要淋雨,其他幾乎和我的龍舌蘭們一樣皮實耐折騰,夏天更是一層普通黑色遮陽網(wǎng)就能安然度夏,大大省心的她使我漸漸地喜愛上了“園藝蘆薈”這類植物,并不斷收集,慢慢發(fā)展到了現(xiàn)在500以上母本的數(shù)量,并雜出了不少好看的東西。隨著姑娘們漸漸長大,耐不住寂寞在論壇露了一下小臉。 說實話,在愛上園藝蘆薈之前,我景天12龍舌蘭,硬葉也陸續(xù)在收集并種植,算是養(yǎng)護實踐經(jīng)驗比較豐富的“老手”了,但播種經(jīng)驗,除了播種過牽?;ㄒ酝?,真是少得可憐。實在是喜歡并期待通過自己的雙手,雜交出美麗的園藝蘆薈,所以不得不硬著頭皮,厚著臉皮請教,其中,論壇“fox”孤傲大叔關(guān)于播種的帖子讓我深受啟發(fā),在此感謝。并總結(jié)了一些自己的經(jīng)驗,和大家做一個交流,如有不一樣的播種體會,更希望得到朋友們的反饋,信息共享,互相學習,宗旨只有一個:共同進步,花越種越好。 播種的步驟: 一、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1)配土,土壤是不是需要高溫殺菌或微波爐,隨意,我是確保新土,直接使用。 配方:品氏托普0-10的顆粒泥炭60%+30%的顆粒(隨意,家里有什么用什么,但用最細的播種顆粒土)+10%草炭(草木灰,或細木炭灰,起到殺菌作用,又可補鉀肥),摻多菌靈或百菌清或種子消毒劑(請務(wù)必放一點,怕高濕度的播種環(huán)境又不通風,種子發(fā)霉也正常),殺蟲藥隨意。 (2)種子,播種前,用種子消毒劑殺下菌即可,有些花友擔心這類殺菌類會對種子出芽率或?qū)ΨN子有傷害,在此沒有對比的數(shù)據(jù),但是,和高溫高濕容易發(fā)霉死一片相比,我情緣給點“小毒”給它們吃吃,否則,后果更慘啊 (3)播種花盆的選擇,我的第一次播種蘆薈是特地買了料厚的打包盒,在蓋子上打洞播種的,結(jié)果,因為打包盒扁,土比較淺,很容易干,有時沒注意早上一個溫柔的陽光就能把它曬干,土也是干干濕濕,出苗稀稀拉拉,最后,死活大多數(shù),剩下6顆活的蘆薈苗。為此,我現(xiàn)在選擇用普通的小黑方做我的播種容器,便宜,且深度正好,萬一有出狀況,也不至于大面積受到影響。 二、播種 (1)直播 相對時間長些,甚至超過1個月,雖然園藝蘆薈相比女王蘆薈沒有堅硬的殼,但是包裹著種子的薄膜,也會保護種子,從而使其發(fā)芽時間相對12,景天和石頭慢些,有過幾位順利播種過12和景天的愛好者,焦急地問我,怎么12都出苗了,蘆薈這么13,還不出苗,當然,時間是最好的證明,同樣慢慢養(yǎng)護,蘆薈在1個月后慢慢出苗了。我甚至有朋友,我贈送她種子,她播種在飯盒里,干干濕濕沒注意,春天播種的,在經(jīng)歷了一整個夏天之后開始出苗了,我也是醉了~但,出苗就好,等待是美麗的,也是磨人的,對不? (2)泡水 推薦給希望快見成果的朋友們,泡水吧,可以用一次性飯盒,很少的水,足夠淹沒種子的就可以了,愛干凈或眼神不好的可以下面墊張好的那種餐巾紙或紗布或白手絹,將種子放上面,蓋上蓋子,溫度16度以上,一般6天以上開始慢慢出芽,然后,用小牙簽,挑種在土里即可,但是,往往小型品種,好的品種,出苗慢些,在經(jīng)歷了20天還沒有出芽的,請種土里吧,它會給你驚喜的。 (3)澆水 小苗期間,只要在它根沒有長穩(wěn)之前,盡量用浸盆的方法,而不會因為澆水而把種子沖散而東倒西歪。 (4)覆土 無論是直播還是泡水后點播,都會在種子上蓋上一層最細顆粒的蛭石,保濕效果比較好而降低由于疏忽脫水而影響種子發(fā)芽的概率。 三、出苗后的管理 (1)自然條件 通風,散光的環(huán)境,別馬上直曬,我是養(yǎng)室內(nèi)的,所以只能人工補光,保證8小時,事實證明,補光的小苗生長快,至少比不補光的長成同樣大小快一倍!哈哈哈!秘訣哦!肉友們,加油! (2)人為條件 出苗后,注意保持溫度16度以上,并在幼苗漸漸長大后,做“扶苗”的保護措施,用顆粒給小苗“撐腰”,以確保小苗根系沒有長穩(wěn)而東倒西歪頭重腳輕而影響生長。 四、分盆 有嘗試過蘆薈小苗4、5片葉子的時候就分盆,結(jié)果因為太弱而不小心給水多了,化水了,(那次正逢上海一個長的雨季)所以建議等真葉2對以后分盆的話,安全系數(shù)高些。 分盆也有兩種:(1)間苗,把大個子直接拔了單獨種 (2)足夠大了,整盆按照自己的喜好,分類,再分盆。 五、蘆薈的緩苗 不論是新買的蘆薈苗,還是自己播種的小苗緩苗,我都是采取這樣的方法: (1)潮土種下蘆薈,當天不澆水,一般2-3天后澆透水即可,害怕有受傷的根系,等其自然愈合后給水,可以安全些 (2)緩苗期,散光,通風,不直曬,慢慢讓其適應,一般10天左右,看其漸漸綠了,葉片飽滿,即可正常打理,蘆薈的養(yǎng)護真是皮實。 (3)關(guān)于修根 我不修根:) (4)蘆薈的選盆 我最大的園藝蘆薈母本種在10厘米的方盆里,根系發(fā)達,但他們好像生長還是很棒,那就,繼續(xù)吧,一般的小苗或中苗,選擇7厘米小黑方左右的花盆就可以了,奢侈的話,多余的半釉景天盆,會是不錯的選擇,看到老外甚至用各種蘆薈做組合盆,美的狠。 (還有什么問題?上班時間,忙里偷閑寫的,不斷被打斷,有遺漏之處,請補充或繼續(xù)提問,我盡力回答。) 園藝蘆薈,正在被人們漸漸發(fā)現(xiàn)并認識,喜愛,希望有更多的愛好者可以參與進來,雜交出不斷的新品,被更多的人喜愛,因為,它的神奇,在于它有著景天的色彩;有著龍舌蘭美麗的刺和疣,而且更多型,變化多端;它的品種,由于相對開花多,雜交容易而變得品種繁多,稱得上五花八門,而使原本對蘆薈沒有感覺的其他類植物的愛好者也“總有一款適合你”,找到自己喜歡的類型。最后,想申明一點:園藝蘆薈的刺,不扎人!愛它吧,它最終將成為多肉界的“帶刺”玫瑰而深受花友們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