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當歸芍藥散的方證表達
基本條件:中年女性多見,35-45歲;
(1)芍藥證:
大便干結(jié)如栗;
下肢麻木、無力、抽筋;
(2)當歸證:
面色萎黃無光澤,黃褐斑;
少腹疼痛;
月經(jīng)不暢;
月經(jīng)量少;
痛經(jīng)。
(3)白術(shù)證:
黃
上身小,溜肩;腰、腹、臀、大腿肥大,贅肉多;
整體觀察虛胖感明顯;
浮腫貌,有眼袋,有時晨起眼瞼水腫;
腹部、腰部、臀部、大腿處最易長肉,且肉質(zhì)松軟;
腹肌柔軟;
下肢易水腫;
大便不成形;
白帶清稀而多;
體重易增加,越來越胖;
易頭痛;易頭暈;易心悸;
12當歸四逆湯的方證表達
(1)細辛證:
神情萎靡,懶于言語,偏于沉靜。
手足涼,指尖尤甚,伴麻木、冷痛、青紫,加熱后不易轉(zhuǎn)溫,夏天亦陰冷異常(雷諾病)。
面色、唇色、甲色蒼白,易凍瘡(周圍循環(huán)差)。
局部易冷痛,如頭冷痛、腹冷痛、痛經(jīng)、牙冷痛等。
(2)大棗證
其人羸弱。
附:當歸四逆湯人:肢端冰涼+疼痛。
13苓桂棗甘湯的方證表達
(1)大棗證
(2)茯苓證(水證):舌體淡嫩
(3)桂枝證(氣上沖):心悸、頭暈、臍跳。
14苓桂術(shù)甘湯的方證表達
(1)甘草證:其人瘦弱。
(2)茯苓證、白術(shù)證(水證):腹瀉;易吐水;胃中有震水音;口渴不欲飲,小便少;輕度浮腫貌;眼袋大;面色黃暗;舌體淡暗
(3)桂枝證(氣上沖):起則頭眩;胸悶
15苓桂味甘湯的方證表達
(1)甘草證:其人瘦弱。
(2)茯苓證(水證):面部浮腫;眼袋大;水舌。
(3)桂枝證(氣上沖):心悸動、臍動悸、汗出多。
(4)五味子證:虛喘、氣短。
16防風(fēng)通圣散的方證表達
(1)麻黃證:
面色暗黃、暗黑;
皮糙肉厚;
不易出汗或少汗,皮膚干燥
皮膚易過敏、易發(fā)紅疹、易瘙癢;
(2)石膏證:口大渴,喜冷飲;
(3)大黃證:
其人肥胖、壯實(臧天朔);大骨架;
精神亢奮,精力旺盛,性格開朗,急躁易怒,膽量大;
頭發(fā)
面色暗紅,滿面油光;
粘膜充血(眼結(jié)膜、唇粘膜、舌粘膜、咽粘膜);
食欲旺、食量大,以肉食為主;
內(nèi)火大,易發(fā)痤瘡、毛囊炎;
眼結(jié)膜紅、舌紅、咽紅、唇紅。
唇肌厚實(提示此人中氣健旺,能食);
舌體厚實有力,舌苔厚,口臭噴人;
腹部膨隆
脈實有力。
17防己黃芪湯的方證表達
(1)黃芪證:
其人黃
肥胖(虛胖),肌肉松弛
易汗出(皮膚濕潤);易浮腫;易疲勞;
腹大松軟如棉花,無壓痛
食欲旺盛,貪食卻無力;
中老年婦女多見。
(2)防己證:
雙下肢水腫,按之如泥;
膝關(guān)節(jié)疼痛;
下半身肥大
18附子瀉心湯的方證表達
(1)三黃證:
心煩失眠;
煩躁不安;
頭面頸易出汗;
上腹部不適(心下痞,胃炎,胃粘膜充血糜爛水腫);
舌苔干膩。
(2)附子證:
精神萎靡,嗜睡,易疲勞;
畏寒,手足冷;
面色黃暗;
脈沉無力;
中老年人。
19桂枝湯的方證表達
(1)桂枝人:
*白白瘦瘦,豆芽身材,肌肉不發(fā)達;
*皮膚細膩
*腹壁菲薄無力,按之表皮較硬
*舌淡紅
*脈浮而虛緩(桂枝脈);
*易出冷汗,汗后不舒服;
*易出現(xiàn)氣上沖癥候群:
*易疲勞
*不耐寒冷(基礎(chǔ)代謝低,產(chǎn)熱少;同時,皮下脂肪少,體熱易散失);
*易傷風(fēng)感冒;
*不耐疼痛(痛閾低)。
(2)大棗證
(3)芍藥證:
陣發(fā)性、痙攣性腹痛;
大便干結(jié)如栗。
總結(jié):桂枝湯人=豆芽身材+表機能低下+消化道機能低下。
20桂枝加附子湯的方證表達
(1)桂枝湯證:皮膚潮濕、手心出汗。
(2)附子證:皮膚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