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班級,老師一樣、同學一樣、學習內(nèi)容一樣、回家作業(yè)也一樣,可是孩子間的差異為什么那么大?以下這六大壞習慣,家長們要重視起來,否則當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學習成績差距越拉越大,再想補救也就來不及了!
有疑不問,淪為差生
想必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每次上課快結(jié)束前,老師總會說;“大家還有什么疑問趕緊提出來,一起解答!”可是學生的態(tài)度卻十分平淡,提問者寥寥無幾。
真的是孩子們都理解了,沒有任何疑問了嗎?不是,是不敢問,是懶于問。
孩子總是有疑不問,問題會越積越多,到最后知識上的缺口越來越大,導致學習越來越困難。
可以說,一個個疑問就好像是漂浮在孩子思維中的一顆顆沙礫,一顆兩顆看不出對有什么危害,但是,當它越積越多的時候,就會堵塞孩子的思維通道,讓他難以條理清晰地思考問題,更不用說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了。
準備一個'疑問'本。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記錄到這個本子上,然后找老師或者同學,將這些問題一一消滅掉。
從不預習
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無準備,對從事任何一件事情,效果都會大不一樣。
在學習過程中,預習常??梢詭磔^好的效果。孩子如果平時沒有預習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會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學習起來也會異常吃力!
建議
所謂預習,就是在上課之前,要明白自己想學什么,要知道什么,然后帶著問題去上課。這樣一來,課堂學習就會充滿活力,學習不再是別人的事,自己就變成課堂的主人。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一位媽媽曾跟訴苦說:他家孩子開始上課時各種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不好好聽課,問他還都會,仗著自己很聰明就各種無視老師的授課,甚至趴著睡覺,結(jié)果現(xiàn)在成績一落千丈。
本來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卻最終落在了班級的下游,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不重視課堂45分鐘。
課堂45分鐘內(nèi),老師所講解的內(nèi)容像珍珠一樣串連在一起,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如果孩子在某個時段覺得老師講解的內(nèi)容簡單或者無趣,就選擇不聽,再想要重新跟上老師的思路進度就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了。長久在課堂上我行我素,無視老師的講課,最終吃虧的就會是孩子自己。
建議
家長們可買一些專注力訓練的書籍,如走迷宮,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等小游戲。每天堅持練習,做對可給予孩子一點獎勵。
不懂學習規(guī)劃
相信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有時候明明時間很充裕,什么也都計劃得好好的,可是孩子在有限的自學時間內(nèi),學習效果卻往往并不如意。
其實,這都是因為孩子沒有對時間和目標有一個具體的規(guī)劃和管理,由著自己性子來,效率自然不會高!
---要有個具體的目標
何為計劃?好多孩子目標是很遠大的:“我期末要考班級第一;我數(shù)學要考滿分,我要……” 這些看似偉大的目標,可是卻沒有任何詳細計劃,因此也沒有任何可行性,說是大話也不為過。
---要有個進度的安排
比如,第一周復習完'英語前三章'單詞,兩周內(nèi)背誦第一篇文章等等。這個計劃要與課堂進度相結(jié)合,千萬不能有沖突,需要按照學習規(guī)律來進行。同時,臨睡前也可以計劃一下第二天的學習內(nèi)容,讓整個進度安排更有條理。
---要有個檢驗計劃的標準
檢驗的標準有時不一定是考試,也可以是某個知識點的考察、單詞的默寫、數(shù)學題的快速解答等。這都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標準,讓孩子自己設(shè)置好,定期檢查,這樣計劃才具有可實施性,有效果!
懶惰
懶惰,可以說是孩子學習上最大的攔路虎!孩子成績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懶惰,懶于做題、懶于看書、懶于總結(jié)。
可以看到,班上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往往并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肯鉆研、肯用功,勤奮踏實的孩子。他們會在別人玩耍時靜下心來看書、做題,會在課間十分鐘討論問老師問題,會想盡一切辦法積極主動地去提高成績,因為他們知道——懶惰,只會導致失敗。
建議
---告訴孩子學習知識的意義
學習不好對未來具體有哪些危害,其實孩子并不知道,甚至迷茫!
因此,家長應(yīng)該及時告訴孩子學習知識的意義,讓孩子知道所學的知識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引起孩子對學習的重視。
---及時反饋學習的結(jié)果
家長要把孩子的每一分努力放在眼里,說在口中,讓孩子知道努力就會有收獲,及時反饋學習成果,這樣孩子學習起來才干勁十足!
---適當?shù)亻_展競賽
鼓勵孩子在班上樹立一個相近的趕超目標,在學習上與之開展競賽。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每次測驗,到期中、期末考試,孩子都要進行比較,督促自己不斷進步。
偏科
孩子偏科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有的孩子數(shù)學成績很好,可是英語成績卻很糟糕;有的孩子從小就喜歡閱讀,語言能力強,語文就很好,但涉及到數(shù)理方面就很難學好。
家長們試了多種方法,但是收效甚微。到底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手段徹底根治這個問題呢?
---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家長要鼓勵孩子繼續(xù)發(fā)揮成績比較好的科目,讓孩子堅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一段時間后同樣可以學好其他的科目。讓孩子明白學習不能只靠興趣,幫助孩子把理科或者文科學習中的愛好,逐漸向其他科目轉(zhuǎn)移。
---幫助孩子分析各學科的特點
家長要結(jié)合孩子自身的學習的特點,制定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計劃,并讓孩子嚴格按照學習計劃學習。
---及時與孩子以及任課老師進行溝通
如果孩子是因為對于任課老師的一些行為有看法造成的偏科,家長應(yīng)該及時與孩子以及任課老師進行溝通。了解清楚其中原因后,讓孩子明白老師的一些行為的原因,接受老師,消除隔閡。
壞習慣毀滅一個人,好習慣則會成就一個人。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了,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吧!
END
來源:教育百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