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簡稱“浙”,省會杭州,浙江省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浙江是吳越文化、江南文化的發(fā)源地。在悠久的歷史下,其境內(nèi)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截至2016年,浙江省下轄20個縣級市、34個縣。其中,就慶元縣來說,歷史非常悠久,并且和地級紹興市一樣,慶元縣的名字也來自宋朝皇帝的年號。
一
首先,慶元縣屬于浙江省麗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縣城松源鎮(zhèn)距麗水市233千米,距杭州市532千米。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慶元境內(nèi)繁衍生息。在夏朝和商朝時期,慶元境域?yàn)樵降兀ü糯褡逶阶寰劬拥兀5搅舜呵飼r期,吳國和越國爭霸,該地區(qū)先是屬于吳國,后為越國東平鄉(xiāng)。戰(zhàn)國中后期,楚國在吳起的輔佐下實(shí)力增長,趁勢消滅了東邊的越國,慶元縣也被納入到楚國的疆域。
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剪滅齊楚燕魏趙韓六國,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慶元縣屬閩中郡(郡治在今福建省福州市)。公元前85年,西漢在該地區(qū)置回浦縣(治所在今臺州市椒江區(qū)章安鎮(zhèn),轄今臺、溫、麗三市區(qū)域),屬揚(yáng)州刺史部會稽郡(郡治在今江蘇蘇州市)。自魏晉南北朝到隋朝時期,該地區(qū)分屬松陽縣和遂昌縣,其中,松陽縣先后隸屬揚(yáng)州臨海郡、永嘉郡、處州、江南道括州;遂昌縣先后隸屬揚(yáng)州東陽、括州、江南道括州。
三
到了唐朝這一歷史階段,析遂昌縣、松陽縣置龍泉縣,慶元境域?qū)僬憬瓥|道括州龍泉縣,稱松源鄉(xiāng)。五代時期,閩國奪取吳越國龍泉縣松源鄉(xiāng)之半建松源鎮(zhèn)(治今松源縣舊縣村),屬閩國。另半仍屬吳越國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期,宋寧宗趙擴(kuò)于公元1197年析龍泉縣松源鄉(xiāng)益以延慶鄉(xiāng)之半置縣,以自己的年號“慶元”命名,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彼時,慶元縣屬兩浙東路處州,縣治濛洲(今慶元縣城松源鎮(zhèn))。
四
最后,元朝時期,慶元縣屬江淮行?。?284年改屬浙江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慶元縣屬浙江布政使司處州府。清朝時期,該地區(qū)屬浙江省處州府。嘉慶皇帝在位時,慶元縣屬的金村、下洋劃歸龍泉縣。2000年撤銷麗水地區(qū),設(shè)立地級麗水市,慶元縣屬麗水市。目前,慶元縣下轄3個街道、6個鎮(zhèn)、13個鄉(xiāng),面積達(dá)到1898平方公里,人口約為20.57萬人。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