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做烘焙,第一步
肯定是看配方
這方法對,也不對
玩烘焙多年后
你會發(fā)現(xiàn)最靠譜的
絕對不是傳說中的天價配方
有了對食材的了解和認識的累積
什么食材什么味道
酸中帶澀還是苦盡甘來?
每一種食材都會有獨特的味道
并不能聽書盡信
不同食材的搭配
不同食材的比例
才能組成一個配方
而這個配方的基礎(chǔ)就是
了解食材的搭配和比例
所以才有今天的話題:烘焙百分比
烘焙百分比
說起更改配方
小編就有話說了
不管是直播課間還是課后
總會遇到未嘗試原版配方
就想“擅自”更改配方的同學
比如“配方中的糖量可以減嗎?”
“轉(zhuǎn)化糖可以用細糖代替嗎?”
“買不到NH果膠可以不加嗎?”
每次將問題轉(zhuǎn)述給老師
老師們都會眉頭一緊
然后盡量給你解釋配方中
選用這個的合理性,但總歸
這是老師多年嘗試調(diào)整的最佳值
沒有理論支持的隨意增替可能會造成失敗
嗯?也就是說可以改嘍?!
其實甜點中的每一部分的量
都是有邏輯在里面的
怎么改?改多少?
也是大有學問的!
歐洲冠軍jimmy的原版配方的其中一部分
但今天所說的烘焙百分比經(jīng)常用在面包制作中,是面包師用來表達配方的一種簡單但又萬能的百分比系統(tǒng)。它是根據(jù)面粉的重量來推算其它材料所占的比例。
配方示例
它與一般我們所用的實際百分比有所不同。在實際百分比中,總百分比為100%,而在烘焙百分比中,則配方中的面粉永遠是100%,它的總百分比超過100%。
“
公式
材料百分比=材料重量×100%÷面粉重量
”
舉一反三知識
根據(jù)上面的基本公式可以舉一反三得知
1)烘焙百分比=材料重量×100%÷面粉重量
2)材料重量=面粉重量×材料烘焙%÷100%
3)面粉重量=面團重量×100%÷總烘焙百分比
4)面粉重量=某種原料重量×100%÷某原料烘焙%
5)面團總量=產(chǎn)品總量÷[(100%-發(fā)酵損耗)×(100-烘焙損耗)]
6)發(fā)酵損耗%=(發(fā)酵前面團重量-發(fā)酵后面團重量)/發(fā)酵前面團重量
7)烘焙損耗=(發(fā)酵面團重-成品面團總重)/發(fā)酵后面團總重
BUYAOYUN
暈了嗎?
是不是感覺腦瓜子瞬間轉(zhuǎn)不動了
小編舉例說明一下
如果我們有一個465g重量的吐司面團
已知配方中烘焙總百分比為186%▼
那么面粉的重量=
465g×100%÷186%=250g
(反之,已知面粉的重量250g,也可以套用上面的公式計算出最終面團的理想重量)
知道面粉重量之后:
糖=5%×250g÷100%=12.5g
(我們都知道100%等于1,所以直接用面粉重量×各材料的百分比就得出每個材料的具體重量了)
烘焙百分比的作用
有哪些優(yōu)缺點?
01
調(diào)整面包的大小:
配方固定的份量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的需求,當拿到一個配方的時候,確定你想要的總面團的重量,可以根據(jù)百分比計算出不同的材料重量;
02
計算各原材料重量
當知道烘焙百分比,只要知道我們想要用多少重量總面粉來制作,就可以相應計算出其他原材料的重量;
03
判斷面包配方的問題:
食鹽、油脂、水和其他液體在特定種類的面包中占的比例有一定的標準,因此可以根據(jù)面包的種類,來判斷原材料配比是否正確,解決面包問題時可有效排除大部分的面包問題。
如:一般食鹽通常占面粉總重量的1.5%-2.5%;以上白吐司配方中,鹽的百分比為2%,表明食鹽比例在合適的范圍之內(nèi)。
04
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面包配方
在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面包時,一般采取盡量在不破壞面包烘焙百分比的基礎(chǔ)上,進行材料的替換或增減。
單一配料的百分比可變化,但不會影響整個配方,比如可以在酥餅配方中加入一些葡萄干,而其他的配料百分比則保持不變
但尤其需要注意遵守面包含水量。
根據(jù)面團的含水量不同,軟硬程度不同,可以將面包分為以下三類:
“
硬面團面包:面團的含水量為50%-57%;非常硬,干燥、光滑、不黏。
如貝果面包等;
標準面團面包:面團含水量為57%-67%,發(fā)黏但不粘手,較軟。
如吐司面包、史多倫面包、全麥面包等;
鄉(xiāng)村面團面包:面團含水量為68%-80%,潮濕而且很黏。
如夏巴塔、佛卡夏、老面包等。
面包的魅力在于,他并不需要任何裝飾或者附加元素,其本身的形態(tài)和味道就是最吸引人的。
建議大家找一個喜歡的面包配方,嘗試不同面粉的不同配比或者加入不同的配料,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和面并最終改寫配方。一旦你了解這個配方和其中的技巧,就可以忽略各種各樣不必要的筆記啦~而當你創(chuàng)造出美味并具有獨特個性的面包時,它將成為真正屬于你自己的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