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這是《黃帝內(nèi)經(jīng)》里關(guān)于四季養(yǎng)生最出名的一句話。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秋季養(yǎng)生的方法。
《黃帝內(nèi)經(jīng)》告訴我們的四時養(yǎng)生,實際上是廣義的,不僅僅是講臟腑。所以它講“肝氣、心氣、肺氣、腎氣”,不講肝臟、心臟、肺臟、腎臟。古人用詞非常妙,如果講肝臟內(nèi)變,我們就可以特指是“肝”,可它沒講肝臟,而是講肝氣、心氣、肺氣、腎氣。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講到: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yīng),養(yǎng)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秋天的時候是“入地戶”的時候,我們常說春分開始“開天門”,秋分開始則“入地戶”。入地戶時,萬物要開始收藏,我們?nèi)梭w也要養(yǎng)收。天地經(jīng)過了春夏以后,似乎也累了。萬物該長的已經(jīng)熟了,果子、莊稼都收藏了,這個時候呢,人也應(yīng)該轉(zhuǎn)為休息了,這叫做“收”。
“秋三月,此謂容平”,什么叫容平?容有從容不迫,不緊不慢的意思;平有平和的意思。經(jīng)過了春夏的喧囂熱鬧,到了秋天,就該從容平和一些,靜待收獲了。這是春種秋收,內(nèi)心充滿自信的表現(xiàn)。春天沒種,夏天沒長的人,到了秋天就很難容平了。眼看天時已過,卻沒有收成,就只能是愁和悲了。還有人解釋,容是容納的意思,就好像把這個倉庫騰開裝谷子一樣,這叫容,有收獲貯藏的意思。平有平抑、削弱的意思。這時候的感覺,秋高氣爽濕氣漸去,燥氣漸生。秋天刮的風(fēng)與春天刮的風(fēng)盡管同樣的溫度同樣的速度,但是感覺不一樣,秋風(fēng)掃落葉,殘酷無情。
“天氣以急”。什么叫急?感覺刮的這個風(fēng)的速度,吹在臉上有點急切的感覺,就像小刀削的感覺,摧枯拉朽。這時候的天氣不再升了,是在降,是在往下砍。
“地氣以明”,“明”就是白的意思,地上開始出現(xiàn)白露或者白霜了,有些秋涼的感覺。
“早臥早起,與雞俱興”,雞什么時候睡覺?黃昏的時候,酉時,七點以前就進窩了?!芭c雞俱興”,看雞怎么睡,咱就怎么睡。但雞起得很早,聞雞起舞的前提是早早睡覺。
立秋以后,早點睡覺,這時候已經(jīng)開始晝逐漸變短,夜逐漸變長?!霸缗P早起”,早起,但睡覺時間也要早,這個早最好要提前到九點,實在不行推到十點,千萬別過了十一點再睡。
這樣才能“使志安寧”,使自己的精神志向收斂回歸。“安”是一種安全感,安全感表現(xiàn)的是不懼,“心安而不懼,神勞而不倦”,把魂魄收斂回來的時候你是安全的感覺?!皩帯钡姆斌w字“寧”是在一個房子下面,有心、有皿、有丁,這個心是心安,這個皿是有飯吃,這個丁是孩子。心也回來了,飯也做好了,孩子們也齊了。這是一種大團圓、幸福的感覺。所以秋天是收斂心神,“使志安寧”的時候。不要再盤算、心馳神往的做些什么事了。
“以緩秋刑”。當(dāng)你的心神外越的時候,你的心神會受到天氣的殺伐影響,又是悲,又是愁。甚至有的人看到樹枝枯了,葉子落了,就會流淚。秋天的心理活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感覺?心神沒收回去,還在外面張揚,還在外面奔放,這時候你的感覺會很差。所以要順應(yīng)自然,要養(yǎng)到秋天對我情緒沒有影響。
“收斂神氣,使秋氣平”。怎么收斂神氣呢?起碼不要苦心孤詣的,到秋天了還在謀劃著什么大的動作。這個大腦的妄念盡量止息,使精神安寧下來,守住神氣,不到處亂跑,心不外馳氣自回?!饵S帝內(nèi)經(jīng)》中很多有關(guān)這個神的概念,如“形與神俱”,還有“不知持滿,不知御神”,什么叫御神?就是用你后天的意識去盡可能地順應(yīng)、誘導(dǎo)、駕馭它,它是先天賦予你的。舉個簡單的例子,這杯開水我用手一碰,手就收回來了,這是我神的反應(yīng),當(dāng)意識知道了,以后就不會再觸碰了。如果沒有這個意識呢?老是碰一下燙一下,燙一次不記得,下回還燙,這就是不知道“御神”。所以,“御神”是一種駕馭和保護的意思,別讓你的神老受刺激,經(jīng)常受刺激就會傷神了。還有“獨立守神”,當(dāng)你精神散亂的時候,心神不寧的時候,精神不能集中的時候,去做做金雞獨立,或者一個合適的站樁姿勢,讓心神集中一下,收斂神氣。我們平常還經(jīng)常說一句話叫閉目養(yǎng)神,別老盯著電腦,而且在晚上最傷神、最勞神。把這些有關(guān)神的話都記住,“敬神如神在”。
“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不要再顯擺了,春天、夏天盡情地顯擺,到秋天就收吧!
“無外其志,使肺氣清”,能夠做到這樣的話你的呼吸會深長綿軟,肺的功能會好一點。
“此秋氣之應(yīng),養(yǎng)收之道也”?!笆铡笔鞘斋@、收斂、收藏的意思。秋天主要要養(yǎng)肺,肺經(jīng)過了夏熱的燥,到這時就要多吃潤的東西,比如梨、藕、杏仁、貝母、百合這些東西,來養(yǎng)我們的肺、潤我們的肺,收斂我們的肺氣;秋天濕度下降,是容易感冒的季節(jié);秋天天氣干燥,“燥”易傷肺,使肺氣宣發(fā)的功能受影響,從而引起干咳少痰等癥。
所以要“無外其志,使肺氣清”就是秋養(yǎng)肺的理論依據(jù)。
“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秋天如果你不這么做的話就會傷肺,表現(xiàn)為吸入困難,心慌氣短,到冬天會拉肚子,就是不收。拉肚子其實是一個喪失自己的身體精華的一個表現(xiàn)。
“奉藏者少”。如果這樣的話,到了冬天你就很難閉藏了,都拉完了。
本文轉(zhuǎn)自:深圳原始點醫(yī)學(xué)
編輯:云淡風(fēng)輕(ydfq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