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新的幾期《奇葩大會》,有一個身價200億的富二代戚帥講述他自己的煩惱。
講真,如果不看這期節(jié)目單聽這件事我會理解不來,一個家里擁有全國一半航母的富二代,到底能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呢?看完節(jié)目發(fā)現(xiàn),原來很多人的問題本質(zhì)上也差不到哪里去。
高曉松老師最后是這樣對戚帥說的,“我們要有一個一以貫之的世界觀真的很重要,比如,你可以自己選擇西方方式,西方方式自己選擇大學(xué),自己養(yǎng)自己。要么東方方式,父母選大學(xué),父母來養(yǎng)你。你不能選大學(xué)的時候說自己是西方世界觀,是自由的人,向父母要錢的時候,又變成以東方人了,必須來養(yǎng)你,同理類推?!?/span>
醍醐灌頂。
富二代想要擺脫父母的光環(huán),想要絕對的自由,那你就要真正地脫離父母給予你一切的便利,包括資源和位置。
當(dāng)然我們普通人也一樣,大部分的不快樂,全是因為自己沒有要找到并且堅持一個世界觀價值觀,只能在左和右里來回徘徊,找不到快速前進的路。
就比如我們很多人都在思考大城市的床還是小城市的房一樣,你想來大城市享受更多的精彩,那就要舍棄你覺得安穩(wěn)很重要的價值觀,投身波瀾起伏的城市之海,不怕起伏不怕跌宕,如果做不好這樣的準備,那就在小城市里穩(wěn)扎穩(wěn)打。
還有很多其他的問題也是,膚淺一點來說,就是我們不能總是雙標—
有人總是評論別人整容,結(jié)果到了自己這里就堅持只是微調(diào),也有人總是覺得別人嫁了有錢人就是物質(zhì),到了自己這里堅持是真愛。
尤其很多只身一人在大城市里的女孩,如果沒有一個可以一以貫之的世界觀,就會面臨很多危險的誘惑,整個人也會活得特別擰巴。
說實話,很多《奇葩大會》上那些特別人類們分享的事情都算不上轟轟烈烈的大事件,但是沒聽到他們分享的時候這些問題我從來沒有注意過,等看完節(jié)目又會恍然大悟,原來這件事是這樣的。
我們的人生就是由這些我們不在意甚至忽略的問題組成的。
我前兩天還看了蔣方舟的分享,這個7歲寫書的別人家的孩子,講她自己治愈討好型人格的經(jīng)歷。
聽到蔣方舟說自己有討好型人格,其實我是很詫異的,畢竟在我看來她天賦異稟,從小就生活在光芒里,難道不應(yīng)該是異常自信十分有主見的人嗎?
可是蔣方舟說,她從小就和各種有名的人在一起,比如余秋雨這樣的文學(xué)巨匠,她很這些很優(yōu)秀的人相處時,即使對方闡述了一些她不同意的觀點,盡管心里積累了一定的不滿,她還是會隱藏真實的想法,朝著讓對方滿意的那個方向走去。
但是當(dāng)她治愈了自己的討好型人格之后,整個人覺得開心了很多,不用遮掩不用隱藏,真實的自己非常愉悅,她甚至為自己敢于和別人爭吵感到快樂。
很多人都和蔣方舟一樣,在親密關(guān)系里的表現(xiàn)也一樣,會盡量避免爭吵,會盡量避免讓對方不開心。但是這樣并沒有讓這段關(guān)系有所改善,反而積累了更多問題。
前一段時間我說我一個好朋友在談戀愛的短短兩個月里被對方榨取了25萬,不是她多有錢,而是對方在利用她的討好型人格。
她的這種人格讓她沒有原則和底線,徹底在這段關(guān)系里處于被動地位。
一邊痛苦一邊投入。
而我另一個閨蜜遭遇過同樣的問題,男友借她的錢還為前女友刷下的信用卡賬單,雖然不爽,但是覺得自己應(yīng)該是一個懂事的女友,寧愿自己不開心也不想讓對方覺得自己小氣,我借給你。
但其實她的心里咨詢師給她的建議是,根據(jù)她心里設(shè)定的不開心限額去做事,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線,哪怕你的底線讓對方不開心。
而我呢,我之前討好型人格也很強烈,很多時候我的討好都會展現(xiàn)在我的文字里。
你們知道為什么我到現(xiàn)在都不火嗎,甚至還沒有火過就過氣了,就是因為我的討好太盛,一旦我覺得我的真實觀點可能會被大家批評,那我就會隱藏不說,年紀輕輕就變得中庸。
但是一個真正獨立且自由的人,是應(yīng)該勇敢堅持自己的真實想法的,甚至要勇敢說出自己真實想法的,就像蔣方舟說的那樣學(xué)會跳腳學(xué)會爭辯。
當(dāng)我們真的這樣去做了,整個人也會輕松很多,這不是向世界展現(xiàn)戾氣,而是挖掘完整的自己。
蔣方舟的這期分享也很及時,很多人也會從中找到自愈的方法。
除了蔣方舟,我發(fā)現(xiàn)節(jié)目中的選手與其說是在分享自己的生命體驗,不如說他們是在分享自己解決各種生活問題的經(jīng)驗。
我那個同行小妹告訴所謂的差生們,別因為別人的評價就放棄自己;90后的躁郁癥女孩可樂讓我們知道,我們不必格格都入;而武志紅老師幫我們直面原生家庭,告訴我們?nèi)绾螌Υ?.....
我身邊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是《奇葩大會》的鐵粉,因為我們都能在這個節(jié)目里尋找到和自己相似的特別人類,能在他們的分享里感悟到一些我們未曾注意過的東西,也會感受到強烈的歸屬感。
如果你一直在被自己的不明的情緒所困擾,那我建議你也看看《奇葩大會》,或許下一個奇葩,就能幫你解決問題,治愈我們的擰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