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間,來澳洲已經(jīng)3個月了,這3個月光GP就跑了好幾趟,還去給孩子做了各種檢查。本周一又參加了圖書館的澳洲醫(yī)療系統(tǒng)的分享會,學到了不少非常實用的知識,下面就分享給大家,尤其是新移民朋友。
公立醫(yī)院--medicare卡
凡是澳洲公民和pr,都可以享受澳洲的全民醫(yī)保,就有如下一張叫medicare的卡,全家成人每人一張,一家人的名字都會寫在上面,每次去看GP都需要帶著medicare卡。據(jù)說這張卡在全世界十幾個國家都可以享受公立醫(yī)院的醫(yī)保,所以還是蠻實用的。新移民登陸也要第一時間去medicare中心去申請,攜帶護照簽證信等文件,填寫相應表格即可,原來申請完畢后都會有臨時卡當時可取,現(xiàn)在都沒有了,不過等待期間看病的單子可以保存好,卡下來后拿到centrelink報銷。我家就是剛登陸一周多,孩子就嚴重咳嗽,吃了很多藥都不管用,無奈還是去看了GP,當時GP初診花費100澳幣,后來centrelink報銷了70多。說到這大家就暈了,不是medicare可以報銷GP全部費用嗎?其實不然,從2014年起澳洲政府實行了一項報銷凍結(jié)的政策,所有看GP的費用只能報銷固定錢數(shù),每個GP的定價標準不一樣,所以自負的比例也不同。如果想要看全部報銷的,那就選擇如下圖的Bulk Billing的
說了這么多,到底什么是GP呢?其實就是家庭和社區(qū)GP,在澳洲有一半都是GP,看病的第一步就是去看GP,只有GP才有權(quán)限轉(zhuǎn)??漆t(yī)生,開驗血B超等化驗單,所以選一個好的GP至關重要。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澳洲很多檢驗機構(gòu)現(xiàn)在都開始收費了,所以大家拿到GP的檢查單(后面有很多機構(gòu))一定不要盲目的去,可以先打電話問一下是否是Bulk Billing的。有時候一個電話就省100多刀的費用呢。
如果是pr剛登陸還可以申請healthy care卡和concession卡。如果有了這兩張卡,那就意味著看病和吃藥的費用大大降低,請看以下圖作為參考。
另外一點很重要的,如果有了healthy care卡就意味著自動添加了救護車險。
私人保險,救護車險,海外保險
私人保險有兩點優(yōu)于公立醫(yī)院的好處:第一,看病可以選擇醫(yī)生,第二,可以自愿選擇住院時間。再就是如果你有私人保險才可以去 私立醫(yī)院,不過有些私立醫(yī)院也是有門檻限制的,具體可以去查閱相關信息。新移民在登陸一年內(nèi)購買私人保險可以豁免31歲的罰款。所以是否購買自己可以根據(jù)相關情況選擇。
但是救護車險,醫(yī)生建議大家最好都要購買。一年兩個成人費用應該是100刀左右。(具體費用自行查閱)
為什么救護車險那么重要呢?大家無數(shù)次聽過這樣的橋段,某人國外暈倒叫了救護車,過后收到了高額的賬單,澳洲平均使用一次救護車的費用是1000刀。1000刀啊?好吧,不差錢的自動忽略。國外人們是有義務在你暈倒的時候去幫你叫救護車的,不管你有沒有保險,好吧,資本主義國家救人是第一位的。所以可想而知,是不是買個保險更劃算呢,這樣一年可以不限次數(shù)使用救護車,據(jù)說在花粉癥盛行時期,每1秒有6個電話打救護車。據(jù)華人醫(yī)生講,他在澳洲鄉(xiāng)下的時候,出一次直升機要1萬刀,如果有緊急情況也會觸動直升機救人,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有直升機險呢?這個要大家自己研究了,好在我住的是城市里。
大家都有父母或者朋友過來探親旅行,建議大家可以購買海外保險。反之我家出去玩,不管去哪兒都會買個短期旅行險。很多人覺得沒用,其實我聽不少朋友說過海外看病貴的情況,所以買個海外保險價格也不高,圖個安心。
緊急情況如何看病?如果不想叫救護車,大家一定要把下面的圖保存好,太管用了。
如果GP下班了,又不到那種打電話叫救護車,那可以撥打以下圖片電話。這樣會有GP免費上門來家里看病,目前是免費的。
中西方文化和醫(yī)療系統(tǒng)的差異
最后談談這個問題吧,前段時間我不明原因就過敏了,自己吃了點藥沒太大作用,無奈又去跑GP了,看的華人GP正好擅長于皮膚科。第一次去看GP了解了下大概情況,囑咐我買一種非處方藥就可以了,不需要涂抹的藥嗎?GP說涂抹類的大部分有激素,還是不開。好吧,吃了幾天消得差不多了,去朋友家貪吃魚,發(fā)的更厲害了。無奈再次去GP那里,繼續(xù)吃原來的藥,也沒有加量。這次GP開了單子說,好了之后去驗血吧,這樣看看你的過敏原因。于是,第一次去驗血,在家附近的康復中心里,各種不熟悉,進去就迷路了,好在有熱心的外國人指路,無奈第一次還沒聽懂,好吧,聽力真心有問題,愣是讓人家拖著需要康復的腿把我一路送到了驗血處,真心是各種感謝。還好護士手法嫻熟,沒有遇到某明星的待遇。
說了半天遭遇,其實差異在于,第一病人隱私權(quán),這點大家深有體會了,我就不多說了。第二,關于抗生素的使用,這個案例也很多,好在我家娃不是很小來到這。第三,小病在社區(qū),急癥去醫(yī)院。這點大家又有無數(shù)橋段了,什么手的血都流干了,傷口都自愈了,醫(yī)院還沒排到隊。醫(yī)院急診對于每個病人都有的等待判斷,屬于第一級別的不用說,直接推進去了,估計那個手流血屬于第五級別,所以等待時間很長。第四,醫(yī)藥分開,所以這邊的醫(yī)生開不開藥完全根據(jù)病情,而不是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