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發(fā)燒吃了2顆抗生素,沒想到皮膚布滿大皰,輕輕一碰皮膚就直往下掉,被送到醫(yī)院時已經體無完膚…
3月23日,24歲的王琳(化名)終于康復出院,回想起半個多月前的驚魂一幕,她仍有些后怕…
皮膚科專家再三告誡,吃含對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藥、青霉素和沙星類抗生素要特別當心!
2片鹽酸莫西沙星“燒傷”皮膚
3月5日晚,王琳發(fā)起了高燒,家里還有上次感冒發(fā)燒時吃剩下的藥,她吃了4顆感冒膠囊和一顆退燒藥后就睡下了。半夜一量體溫,燒到39.8℃,媽媽在藥箱里找到一盒鹽酸莫西沙星片,喂她吃了2片。
沒想到,就是這種常用的消炎藥將她推向了死亡的邊緣。第二天起床,王琳手臂上出現(xiàn)了一些紅色“抓痕”,上面還有些小疹子。到了下午,疹子變成了一顆顆蠶豆大小的水皰,蔓延到了全身,連嘴巴里也全都是。
很快,水皰開始融合成片,用手輕輕一碰,皮膚大片大片往下掉。家人趕緊把她送到了武漢市第一醫(yī)院皮膚科。
“被送來的時候,她的全身的皮膚基本已經掉光了??谇焕?、咽部,眼結膜和生殖器黏膜,都出現(xiàn)了嚴重的糜爛?!逼つw科醫(yī)生說,王琳患的是大皰性表皮壞死松懈型藥疹,這是典型的藥物過敏引起的重癥藥疹。
一旦搶救不及時,會有生命危險。經過近一周的抗感染、大劑量激素沖擊治療,王琳的病情才穩(wěn)定下來。
20-40歲的青壯年最易中招
醫(yī)生透露,在醫(yī)院收治的重癥藥疹中,吃感冒藥和抗生素所致的占了近三成。僅她一個人一年就要碰到五六十例,絕大多數都是20-40歲、身體不錯的青壯年。她說,身體好、年輕,肌體的免疫反應更強烈一些,過敏癥狀相應也會更重。
“導致王琳發(fā)生嚴重過敏反應的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是沙星類抗生素?!贬t(yī)生指出,并不是所有人吃這個藥都會出現(xiàn)重癥藥疹,主要還是個人的特異性體質。從門診接診情況來看,在發(fā)生嚴重過敏的前五位藥物中,青霉素、含對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藥和沙星類抗生素都榜上有名。
鹽酸莫西沙星片是女兒半個月前發(fā)燒咳嗽時醫(yī)生開的藥,她當時吃了并沒有過敏,為何這次這么嚴重?媽媽對此很是不解。
醫(yī)生解釋:藥物過敏第一次用藥往往不會發(fā)生,這是因為肌體對它沒有抗敏性,但此時身體對這種藥物已經處于敏感階段,一旦以后用藥劑量扣動了致敏這個“扳機點”,就會發(fā)生過敏反應。
很多藥物易致過敏,遵醫(yī)囑尤為重要
藥物過敏有潛伏期,一般在4天到28天,超敏的人可能用藥幾個小時就會出現(xiàn)。有些藥物致敏潛伏期很長,服藥1-2個月后才出現(xiàn)皮疹。
除了被醫(yī)生患者所熟知的青霉素過敏外,抗癲癇藥卡馬西平、抗精神抑郁藥、治療痛風的別嘌呤醇、磺胺類和水楊酸鹽等解熱鎮(zhèn)痛藥以及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包括一些中成藥,也容易引起超敏反應。
開藥給患者時一定要搞清楚他是否過敏;患者服藥時,要嚴格遵醫(yī)囑,千萬不可自行調整藥物用量和延長用藥時間。專家指出,重癥藥疹的發(fā)生多與體質有關,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出現(xiàn)。
此外,有專家說明,臨床上頭孢過敏的情況少,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大多數癥狀都比較輕,立即停藥,一般很快就會好轉。
藥物過敏真的不是開玩笑!無論是醫(yī)生還是患者,都要引以警戒!
常見的藥物過敏臨床表現(xiàn)
一、過敏性休克反應
1、 呼吸道阻塞癥狀:由喉頭水腫、氣管和支氣管痙攣及肺水腫引起。表現(xiàn)為胸悶、心悸、喉頭有堵塞感、呼吸困難及臉色漲紅等,伴有瀕危感、口干、頭昏、面部及四肢麻木。
2、微循環(huán)障礙癥狀:由微血管廣泛擴張所致。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畏寒、冷汗、脈搏微弱及血壓下降等。
3、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由腦部缺氧所致。表現(xiàn)為意識喪失、昏迷、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
4、皮膚過敏反應:如瘙癢、蕁麻疹以及其它各種皮疹等。
二、血液病樣反應
本組反應類型的區(qū)分主要取決于血象檢驗的改變。主要癥狀有:顆粒性白細胞減少或缺乏癥、血小板減少癥、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及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等。
三、血清病樣反應
其反應癥狀主要為血清病樣改變,臨床以突發(fā)的廣泛性紅斑及蕁麻疹樣發(fā)疹常見,并可伴發(fā)熱、關節(jié)痛及淋巴腫大。
四、其他全身反應
由藥物引起的皮膚粘膜發(fā)疹大部分屬于此型。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常見的過敏性藥疹主要有:固定型藥疹、大皰性表皮松解癥、剝脫性皮炎型藥疹、濕疹皮炎型藥疹、多型紅斑及重癥多形紅斑藥疹、光敏感性藥疹等。
來 源 / 武漢晚報、淼哥故事會
版權聲明:凡本平臺轉載的所有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及老師可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