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有
四億五千萬人曾經學過或正在學習英語,
比美國人的人口還要多,
但真正能用英語交流的人卻寥寥無幾。
中國人辛勤耕耘英語十來年,付出了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
但結果還是聾啞英語,半吊子英語。
我在中學教學20年,發(fā)現很多學生都有以下幾個問題:說不出口,聽不懂,發(fā)音不標準,語速超級慢,反應也非常慢。其實,這些學生并非不認真學習。真實的原因是:他們受到了一些不良英語教育方法的誤導,才導致了以上的問題。
那么,我國的英語教學都搞了一些什么形式呢?校內和校外的英語教育給到學生以怎樣的英語教育呢?
第一、在學校的學習、在校外的補習,英語教育都不同程度地給予學生某種誤導式的教學方法。
家長們和學校注重的往往都是分數,不注重能力。注重的是形式,不注重結果。
在校內
在中國的大多數學校,英語學習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進行,課堂和書本是主要的語言輸入來源。課堂教學模式一般是在教師的組織下,圍繞教材來進行學習,學習形式有聽力、對話、閱讀、寫作、角色表演等,教學上以傳授知識為主;課外,老師一般要求學生預習或復習課文,做各種各樣的練習。學生在學習中僅僅局限于英語教材的狹隘范圍,僅僅依賴于課堂上被動地聽取教師的講解,僅僅忙碌于應付各類考試的書面練習。這種情況實際上背離了英語學習的目的,已經嚴重違反了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
中國人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學了十來年英語,連打招呼都沒有過關,一見面還是 How are you? Fine,thank you,and you? I’m fine, too. Thank you. Bye bye! 如果外國人沒有說and you? 中國人就會給外國人挑毛病,說:“你錯了。你怎么不說and you呢?你讓我怎么接下一句呢?”
為什么我們全國打招呼都是一樣,因為我們使用是同一個教材,我們沒有選擇,要弱智大家一起弱智。這種僵化的學習方式, 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在校外
在我國,英語熱一直持續(xù)升溫,所以五花八門的考試“應運而生”,各種各樣的“沖刺分數輔導班”鋪天蓋地。然而,大多數學習者忙于“備考”、疲于“應試”,對英語學習缺乏源自內心的“熱情”,學習過程比較被動、痛苦。許多學生將一半以上的學習時間花在英語學習上,但收效甚微,“聾啞式英語”、“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等現象仍然相當普遍。這些英語學習者是在純漢語環(huán)境下,用純中文思維在學習英語。其英語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中國人學習英語有太多的抱怨。
有的人說我基礎不好,我的記憶力差。我沒有語言天賦。是不是學好英語一定要有天賦呢,是不是一定要有天賦才能把英語才成學好呢?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學英語就象開車。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技術嫻熟的司機,應該怎么辦?就應該一次又一次地上車練習。而很多英語學習著怎么做的呢?他們會到書店里買了很多關于駕駛方面的書籍,背得滾瓜爛熟,然后充滿的信心坐進駕駛室,結果發(fā)現,連汽車都發(fā)動不了,因為找不到點火開關在哪里。
還有一個故事,一個游泳教練帶著五十個人一個班的同學,學習游泳,每次上課的時候都是教練奮不顧身跳下去,大都在旁邊記筆記,說,老師游的很好。老師邊游邊說,記住喲,左手和右手的區(qū)別,記住要注意換氣啊。哦,老師,換氣原來是這么回事,老師真?zhèn)ゴ?。同學們,這象不象我們上英語課啊,有一個熟悉的聲音在回響:同學們,請翻到第二頁,第二頁講的是 stop doing sth; order sb. to do sth; had better do sth.
每個人都有學習語言的潛在能力,所以,我們學習英語的時候,要想得簡單一點,一定要親身體驗,親自參與,反復實踐,才能找到真正地找到感覺,從而掌握好這門知識。
第三,中國人的學習方法錯了。
中國人的智慧都被浪費在“無聊的語法分析”、“枯燥的單詞記憶”、“自欺欺人的精讀課文分析”和“弱智的打勾勾涂圈圈的練習和考試”上了!中國人的語法學的最好,比美國的教授還厲害;我們的完型填空題,有很多同學可以得高分,但外國老師來做,居然會錯一半。然而,我們的英語水平連英美國家的三歲小孩都不如。大家想想,我們小時候開始學喊爸爸,媽媽,叔叔,阿姨抱抱我的時候,我們的爸媽是否這樣說:“孩子,爸爸,媽媽,叔叔,阿姨都是主語,抱是謂語,我是賓語?!笔沁@樣的嗎?
我不是說學習英語沒必要分析語法,記憶單詞,解析課文和考試,而是做這些事情,也是要講求方法,就會又快又有效果。而不是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其中,那不叫學英語,那只能成為英語的奴隸。
第四,另外中國學生還喜歡抱怨自己的單詞量不夠,總是把自己學不好英語歸根于自己的詞匯量不夠。
英美國家的五歲的小孩子詞匯量有中國的大學生的單詞多嗎?絕對沒有的。但中國的大學生卻沒有外國的五歲的小朋友說的好,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你的練習不夠,而不是你的單詞量不夠。
有的同學會說了我們是不是不要記單詞了?
不是這樣的。
如果有誰說單詞不用記也能背下來,那絕對是忽悠人的。
我們反對孤立地記憶單詞,因為人腦不是電腦,大量的記也會大量地忘。但是,單詞終究是需要去記住了才能掌握的。這就得要求有方法才行。
但是,我們在學課文的時候,是這樣一番情景:同學們,我們現在開始學課文,同學們注意了,我們先講單詞,再講課文,最后講練習,這是非限制定語從句,這是主語,這是謂語,這是賓語補足語。
這些自欺欺人的課文分析,其實教英語的老師有時自己也搞不明白,為什么要講這么復雜?結果,我們學習精讀課文變成了一件苦差使,費時費力卻顆粒無收,而最后就變成了中國人會說英語的越來越少,會教英語的越來越多。
其實,只要掌握一定量的單詞,就能夠游刃有余地表達一些復雜的意思。
比如:學了一個單詞cat(貓)和fat(肥),就可以表達出“富翁”這個意思(即 a fat cat),非常簡單實用。
諸如此類的這些知識,在我們的課程里面會大量涉及到。學習以后,同學們就會明白,哦,有限的詞匯量,居然能夠表達這么豐富的意思。其實,外國人在日常生活里面常用的詞匯也只有幾千個。我們的同學們就不用太擔心自己英語詞匯量不夠的問題啦!
最后,中國人應該如何學習英語呢?
那么我們中國人怎么學習英語呢,有的學生說我一學英語就頭痛。
其實,學英語應該頭痛才對。
頭痛沒有用,眼痛沒有用,耳朵痛沒有用,嘴痛才有用,英語是說出來,不是寫出來,不是學出來,不是看出來的,看懂是騙人的,聽懂是騙人的,只有說出來才是自己。
語言的境界就在于四個字,那就是“脫口而出”,如果不能脫口而出,那學英語有什么用呢?
英語不是學不出來的,就象讀完十本關于游泳方面的書照樣還不會游泳一樣。游泳是游出來的,鋼琴是彈出來的,汽車是開出來的,語言是說出來的,只有脫口而出,只有鍛造嘴巴才算是真正的學習語言。就是你現在才加入到英語學習的行列,就算是你現在才決定再重拾放棄已久的英語,你照樣是最有希望的!要下一個堅定的惡狠狠的決心。只這有這樣你才有希望成功!否則這壺水永遠不開??!
只要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學好英語!不要抱怨記憶力不好,因為你的不好,別人的也不好;不要抱怨自己忙,忙碌的人的時間最高效!只要能抽出零碎時間,每天學幾個句子,你照樣可以成功!盡管征服英語的路途無比艱辛,但長痛不如短痛,與其老牛拉破車,不如快刀斬亂麻。不要抱怨自己基礎不好地不要抱怨自己記憶力差或沒有語言天份,只要你能講中國話,你就能地道英語脫口而出,永遠相信你是獨一無二的,你是最棒的,你是最有希望的。
7.剖析英語學習的誤區(qū)
不僅在學校,社會上也有很多英語輔導或者學習機構,對外的推廣: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宣傳得震天響,但是,其實從根上面,就已經采取了非常錯誤的方法在教學生。廣大學生和家長由于不懂英語,被蒙在鼓里,白白浪費時間和金錢。
下面給大家剖析這些英語學習的誤區(qū)吧:
誤區(qū)一、學習英語時必須在全英文環(huán)境下進行,必須使用英語思維。
用英語思維,是無數學英語者夢寐以求的最高能力,也是很多英語老師最頻繁使用的教學法寶。凡英語教學中的大事小事,只要是一上升到了“思維”的高度,就無可辯駁地合理和科學,就毫無爭議地必須認真執(zhí)行。當英語老師帶領同學們練習英語對話時,老師們總會嚴肅地強調說道:“注意,請不許想漢語,一定要用英語思維!”;當小學生們看著花花綠綠的英語課本上的圖畫而不解旁邊英語單詞的含義時,編寫教材的人也是嚴肅地解釋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練習小孩們的英語思維?!保蝗饨探虒W就更是強調用英語思維,把一個教室布置成全英語環(huán)境,一個漢字也不留,好像漢字就是學英語的天敵,好像漢字就是學英語的禍水,一舉一動全都用英語進行,目的也是為了練習“think it in English”。
但今天我要在此認真地告訴大家:用英語思維,對英語初學者和中等程度的人來說,真的只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若一味地掉進這個夢里不能自拔,勢必會影響到正確處理好母語與外語的嫁接關系,導致學英語的困難。
5歲以上的中國人的腦子里的漢語工具就已經無比強大了,強大的母語工具牢牢地占據著大腦的一切思維活動,這叫“母語優(yōu)勢”,這種母語優(yōu)勢對外語的思維生長具有極大的“搶奪”作用和“打壓”作用,這種強大的搶奪作用和打壓作用足以將外語的思維活動牢牢地抑制住,使外語思維寸步難行。并且這種抑制作用是不可控的,不管你主觀上是否愿意用漢語思維,漢語思維都無比強大地控制著你的大腦思維,就連你警告自己“不許說漢語”這個思維活動都是用漢語來進行的。
學術一點地說,把母語翻譯成外語,是啟動外語思維和學會外語的必經之路。誰的這個過程完成的快,誰的外語思維就啟動的快,誰的外語就學會得快。
我們是中國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這意味著漢語是我們大腦里一輩子抹不掉的符號,不管你是否情愿,母語的活動都時時刻刻伴隨著你生命的存在,或者說,母語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母語,就連我們學外語也要靠它。因此正確的學外語的過程不是如對洪水猛獸一樣地害怕母語、排斥母語、討厭母語,也不是憑空去追求空中樓閣一般的外語思維,而是要順其自然地想母語、翻譯成外語、盡量多重復外語符號,并不斷修建和修補母語和外語兩個系統(tǒng)之間的全溝通橋梁,在大腦里構建母語與外語水乳交融的和諧社會,使大腦成為擁有兩套思維工具的更強大的智慧中心。
當很多家長花費巨額學費將孩子們送進“全英文教學環(huán)境”的學習機構時,由于不理解母語對外語習得的“正遷移”作用,不知道可理解性輸入的作用,一味迷信全英文教學,他們何曾想到,這樣做,所帶來的災難性后果是什么?
誤區(qū)二、一些記憶大師,自身不是英語科班出身,卻過分強調某種音形義都無法結合的單詞記憶法,嚴重誤導學生,所造成的惡果有以下幾點:
由于單詞記憶法的編纂者自身發(fā)音水平有限,只是單純地從記憶法的角度出發(fā)做出設計,只是按照自己并不純熟的發(fā)音,或者根本不按發(fā)音規(guī)則,采用所謂的拆分法、諧音法,把一個本來有著完整音形義結合的單詞,拆得支離破碎,讓學生用不正確的讀音去讀這個單詞。表面上看起來,學生沉浸在所謂的故事情節(jié)里,實際上,不但是在正確發(fā)音這個層面,還是在對單詞的詞根詞綴理解記憶的層面,學生早已失去了方向,而且還加重了學生的記憶負擔,因為,經過拆分,學生還要去記憶2-3倍于單詞本義以外的附加內容,而且,還不明其理。這樣學習的后果,也許能幫助學生達到一個非常短期的記憶效果。但是,從長遠來看,學生這一輩子已經毀了。因為,他們在學習語言的黃金年齡段,受到了嚴重的誤導,以致于永遠無法掌握正確的語音詞匯邏輯記憶思維,無法打開腦洞,形成自己的記憶體系;造成學生的聽力系統(tǒng)永久性損毀,無法聽懂正確的英語發(fā)音,無法進行有效的口語交流。我們知道,一個人的年齡越大,形成的壞習慣就越不容易改正了。那么,學生的一輩子不都毀了嗎?
其實,記憶法不是不可以用在英語單詞的記憶上面,但是,由于語言是一種有著聲音,而且音形義緊密結合的事物,那么,設計者必須基于這個層面上做出記憶法的設計,才能讓學生得到完美的發(fā)展。
所以,沒有正確的語音,就沒法學會英語。我們的課程的名稱叫做“英語語音詞匯邏輯”,語音是學習語言的基礎。語音學好了,單詞記憶也就不難了。
下面,我給出一些案例給大家看看,沒有語音邏輯的記憶法是什么樣子的:
例子1 dog: 家里多個狗。缺點:學生會養(yǎng)成拖尾輔音的壞習慣。
例子2 mouth: 嘴巴喝貓屎咖啡。缺點:學生會養(yǎng)成拖尾輔音的壞習慣。
例子3 eye:愛。眼睛充滿愛意。缺點:沒有體現雙元音的作用,典型的中式發(fā)音。
例子4 cat:凱特有只貓。缺點:學生會養(yǎng)成拖尾輔音的壞習慣。元音發(fā)音失真。
例子5 lock:諧音“洛克”,記憶法:去洛克王國闖關開鎖。缺點:學生會養(yǎng)成拖尾輔音的壞習慣。
例子6 book:諧音“不看”。記憶法:我們不想看的都是書。缺點1:學生會養(yǎng)成拖尾輔音的壞習慣。缺點2:這條記憶法沒有能夠傳播正能量。
通過以上的案例分析,大家看出來有什么問題了嗎?
從表面上看,作者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情景,但這些情景都會嚴重損毀學生的發(fā)音和聽力系統(tǒng)。因為,從一開始,就沒有能夠給到學生正確的發(fā)音訓練。長此以往,學生的發(fā)音和詞匯理解能力的發(fā)展會停滯或者倒退。
我們再來看一組諧音拆分記憶法:
例子7
apple: 詞義:蘋果。諧音法:阿婆吃蘋果。p拆分為 “婆婆”。缺陷:造成學生亂發(fā)音。
plane:詞義:飛機。諧音法:婆婆攔住一只鵝不準它上飛機。p拆分為“婆婆”。e拆分為“鵝”。缺陷:極易造成學生發(fā)錯音。
appetite:詞義:胃口。諧音法:一個婆婆看到鵝就沒胃口,但一提起天鵝就有胃口了。p拆分為 “婆婆”,e之分為“鵝”。缺陷:極易造成學生錯讀tite這個部分的發(fā)音和單詞的整體發(fā)音。
大家看出問題來了嗎?
除了容易造成學生發(fā)音系統(tǒng)的混亂,還用非常有限的幾個漢字來對應英文字母的發(fā)音,本來生動形象的單詞含義,被拆分得支離破碎,人為地割裂音形義的結合,還大大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學生反復地就在“婆婆”和“鵝”之間轉來轉去,無法構建深層次邏輯思維體系,反而加重記憶負擔。單詞與單詞之間也沒有形成有效的邏輯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除了偶爾應付一下考試或者博得一笑之外,根本無法起到交流的作用。
我們知道,語言是用來交流的,正確的發(fā)音是學習語言的基礎和重中之重。語音問題解決了,單詞記憶就會容易得多,也會大大地提升交流的流暢性。我們身邊有太多的朋友、學生、家長,到了國外,飽受語言障礙之苦,就是無法正確地用語音去溝通。對各行各業(yè)的人來說,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比如,對國內學生來講,語言的障礙會影響升學和深造的機會,對商人來講,語言的障礙會影響國際業(yè)務的開拓,等等。所以,忽視語音和沒有邏輯層次的記憶,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
各位同學,我會在稍后的課程中,給大家演示語音邏輯在詞匯記憶中,是如何做到音形義的統(tǒng)一的。
誤區(qū)三、從小到大所熟唱的一首傳統(tǒng)字母歌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這是一首在中國大地流傳了很久的英文字母歌。
中國人學習英語,大都從一首英文字母歌啟蒙,我們會發(fā)現,國際音標的失準,字母符號的過程中按照兒歌形式進行重音音位的定義,以兒歌的習慣改變其特定的語義規(guī)則的發(fā)音習慣,將其讀作ABCDEFG, HIJKLMN, OPQ, RST, UVW, XYZ,其實是完全錯誤的和沒有任何語言科學標準的一種錯誤的讀法和錯誤的認識,這種錯誤的讀法和錯誤的認識發(fā)生的位置是非常令人深思的地方。一種語言的文字標準,一種語言的啟蒙階段的文字結構,一種語言最基本的、本應該是最為嚴格的、標準化的、邏輯系統(tǒng)的、最基礎的認知基礎被一首兒歌代替,而我們習以為常,日用而不知,我們也接受了這種事實,并且認為這種事實就是英語的讀法。用理智的思想來分析一下,如果我們學數學的時候不認識1, 2, 3, 4的意義,如果我們聽音樂的時候不知道DO, RE, ME, FA, SO, LA, TI, DO的意義,如果我們學化學的時候不知道氫氦鋰鈹硼里邊的化學意義,如果我們畫畫不會用筆,不會用顏色,如果我們開汽車,汽車上沒有安裝發(fā)動機,沒有汽油,沒有方向盤,那么我們開的這個車是什么車?
那么正確的英語邏輯字母表示什么呢?請大家看PPT。這才是正確的英文字母的排列順序。
這個邏輯字母表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蘊含著超乎想象的能量,它會引導我們輕松愉快地踏入英語學習的王國。關于對它的講解,我們在正式課程中會逐漸深入地學習。
誤區(qū)四、忽視英語發(fā)音,死記硬背單詞和字根
如果我們隨機地去找一名學生,問他學英語什么最難,他會說:“背單詞”。
不知從何時起,中國人學英語時,出現了一個最大的壞毛病,那就是“背”單詞,專家教老師背、老師教同學背、同學間比賽背、學校開展背單詞比賽、上一代傳下一代……
這些同學是怎么背的呢?就是那種把英語單詞當做電話號碼,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背字母順序,死記硬背字母的排列的最愚蠢的記單詞方法。學生在記單詞的時候,一個單詞連續(xù)寫一百一千遍,一個單詞寫滿一頁。如果聽寫出錯,老師會罰學生重新幾十上百遍。社會上流行的音響制品,比如一些歌謠,也在教小孩唱:a-p-p-l-e,apple,apple,apple。
中國的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了這種背單詞的習慣,完全沒有機會去體驗字母排列組合時所產生的讀音和意義的所在。你聽,他們會經常這樣背單詞:z-o-o,zoo,動物園;p-e-a-r,pear,梨子。
有人可能會說,我是按照字根來學習英語的,沒有死記硬背。但是,我想指出的是,所謂字根,也只不過是把幾個字母放在一起,其實還是在背字母順序。
那到底該怎樣記單詞呢?
我們來做個實驗。請大家在紙上寫出“亡羊補牢”這幾個漢字的漢語拼音。是不是“wang yang bu lao”?哇,這么長一串拼音(即字母的排列),你都能毫不猶豫地寫出來,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你會讀這四個字啊!只要你學過漢語拼音,就能寫出這個拼音字母組合。反過來,如果你嘴上不會說這幾個字,像記電話號碼那樣去記這一串字母組合,其結果會是什么呢?那么你像這樣學習,耗盡畢生的精力也記不了多少單詞。這是一個災難性的結果。英語這門學科會嚴重地拖你的后退,影響你語文政史地數理化等學科的學習。
現在咱們明白了語音的重要性了吧?可能還有人會說:老師,你說語音重要,那語音不同樣得去背嗎?呵呵,別擔心,背單詞的‘發(fā)音’可比背單詞的‘字母排列’要容易上千倍了。就好比,我們只需要學有限的幾個音符,就可以彈奏出美妙的樂曲,一個道理。英語的發(fā)音非常好學,我們在公開課的最后,會給大家展示,如何在5分鐘以內,學會所有的元音(相當于漢語拼音的韻母),而且是會讀會寫,只要你學過漢語拼音,學會英語發(fā)音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了。
當然,如果你沒有學習音形對應規(guī)則,也無法順利地讀和寫出單詞來。因為你也許還不知道字母表有多少個字母?(互動一下)英語中有多少個發(fā)音?而這些都要通過花費少量時間的學習才能掌握。
誤區(qū)五、盲目崇拜自然拼讀法的功效
現在社會上比較流行一種叫做自然拼讀法的英語教學方法。宣傳者常用以下一些字眼來進行宣傳:“學了自然拼讀法,就不需要背單詞了。” 或者“學生只要掌握了它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就可以達到無需音標、無需死記硬背、見詞能讀、聽音能寫。學了這種方法,學生將永久擺脫死記硬背英語單詞的痛苦,實現快速記憶單詞,提高學習效率20倍。”
這樣的宣傳,完全是不負責的宣傳。
背單詞,要掌握三大要素:讀音、拼寫、詞義。自然拼讀法,只能解決讀音和拼寫的問題,對詞義的記憶問題卻沒有任何作用。事實上,我們常說的背單詞,其實主要是針對拼寫與詞義之間的關系而說的。
作為一般的家長來講,無法去了解下面幾個問題:
1. 自然拼讀和英語音標有什么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 是學自然拼讀好還是英語音標好?
3. 是先學自然拼讀好還是先學英語音標好?
4. 孩子多大的時候是和學習自然拼讀,什么時候適合學習英語音標?
在這里,我可以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下自然拼讀的幾大缺點:
缺點一:發(fā)音規(guī)則太多,難以掌握
缺點二:發(fā)音規(guī)則只能覆蓋80%左右的單詞
缺點三:沒有講重音的規(guī)律
缺點四:發(fā)音品質的問題
缺點五:無法自由選擇英音與美音
這些問題我已經做好了附錄,在正式的教材的附錄中會進行詳細的說明。
誤區(qū)六、缺乏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體系
A-BCD, E-FGH, I-JKLMN, O-PQRST, U-VWXYZ
如果,你認為英語的字母表僅僅就是26對字符的排列順序的話,如果,你認為英語的26對字符僅僅就是一些字符,并無其他的意思,那么,當你進入我們的字母邏輯意義課堂,當你看到這些知識的時候,你的命運將會隨著發(fā)生改變。相信當你看完之后,你就知道你已經不再是以前的你了。
觀察這個字母表,你發(fā)現有什么變化了嗎?英語原來從左至右26對字母被分成了5個特殊的分類方式,由上至下,它分著5層。你注意觀察這個字母表,它最前面的這個方向,隱含著特定的符號特征:這個地方是元音區(qū),而我們會觀察到,從這個趨向一直向后延續(xù),它是輔音區(qū)。如果你能夠仔細觀察,你就會發(fā)現,元音區(qū)的字符與輔音區(qū)的字符有著一種特殊的形對:元音區(qū)的這第一個字符一直到最后一個字符,它們共有5對。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個字符向這個方向延續(xù),你仔細數,從這個符號開始一直由此開始走到這個字符,有什么區(qū)別?也是5 個。5 個輔音字符,5個元音字符,為什么這樣巧合呢?這種巧合意味著什么特定的意義呢?不知你以前想過沒有?不知你以前觀察到過這種特定的現象沒有?如果你沒有,那么現在看,這個字母表中,包含著什么樣的意義?
如果說,我們在學習英語文字符號時,不去弄清楚他們的意義,那么它就失去了學習語言最基本的標準——傳情達意。那么我們的學習就會變得枯燥乏味,記憶單詞就會變得非常艱難。有時候,為了學習記單詞,病急亂投醫(yī),還誤中不少缺乏科學性的記憶方法的誤導,而貽誤學習時機,沒有取得學習效果。
由于時間關系,關于語音詞匯邏輯的一些知識,暫時先給出這些文字說明,更多的詳細解說我們會放到正式的教材中去進行講解。
本文由“貝貝視角”發(fā)布 2017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