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6日至8日浙江省首場“高考”拉開序幕,全省共有52.6萬人報名參加,選考第一次放在1月開考,這很新鮮。2020屆的學生需要高三起第一次參加選考科目考試,相應(yīng)科目學考合格方能報考該科目的選考。這些個“第一次”使得浙江省的新高考格外受到關(guān)注。
第一次把高考放在1月這的確讓很多人感到驚訝,其實沒什么,都是之前制定好的,也是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的一部分?,F(xiàn)在考試已經(jīng)結(jié)束了,通過學生的反應(yīng)來看,似乎這次浙江省的新嘗試又出了不少問題。
作為第一批新高考改革試點地區(qū), 浙江省的改革動向始終備受關(guān)注,說到底,作為試點的排頭兵,浙江高考改革改得怎么樣直接影響后面省市改革的進展。在進行第一次試點改革的時候,浙江省高考就暴露了不少問題,尤其是高考志愿的填報,讓很多家長和學生摸不著頭腦,甚至還發(fā)生有的高分考生被獨立學院錄取的尷尬。
這次浙江“高考”之所以加引號,就是因為還不是真正意義的高考,但是也是很重要的一次考試,不是模擬,是動真格的,這次如果考生考好了,就可以放掉幾門學科不學了,否則到今年6月份還得重新繼續(xù)考。
那么這次考試到底暴露了哪些新問題呢?我們不妨來看看。
很多學生考完試后在網(wǎng)上吐槽,之前刷題,刷難題,沒想到這次考試還能夠刷到“原題”。甚至有的中學在考試前做過類似的題目。如果情況屬實這說明試題的原創(chuàng)性比較差。
眾所周知,高考試題都是原創(chuàng)性試題,學生不可能做過的。如果有學生做過的那說明這樣的高考題是不合格的。學生平時訓練的時候,包括期中期末考試多少都會遇到類似的或者一樣的題目,但是高考應(yīng)該不會。
有的同學反映這次考試不少學科的題目和平時做的差不多,感覺原創(chuàng)性很不夠。比如地理學科最后一道題關(guān)于板塊消亡邊界導(dǎo)致地形破碎,不同氣候系統(tǒng)導(dǎo)致的干旱,學生感覺題目出得沒有新思維,連出題模式都相同。
其實,我們也應(yīng)該理解出題的老師,年年出題,有時候真的也是黔驢技窮了,每個知識點都挖了一遍,每個考法也都練過,每種題型都用過,有時候想想也真難為出題人了。但話又說回來,老路子不好嗎,難道非得遇到新思維的題目,自己不會才叫好嗎?
二、部分學科過于簡單
這次考試,學生抱怨最多的就是不少學科試題過于簡單,而且有些學科試題過于難。也就是難易不太均衡的問題。因為這次考試,是第一次學考和選考分開,有個過渡期,題目難度應(yīng)該會逐步提高。
但是,另一個問題出現(xiàn)了,因為新高考模式下,需要進行等級賦分,也就是說,需要對學生排名次的,適當拉開差距比較好。但是題目如果過于簡答,會導(dǎo)致一個嚴重問題:學霸極少,學渣占便宜,最刻苦的中間階層廝殺慘烈。
由于大家分數(shù)都比較接近,這樣名次都比較集中在某個階段,這對等級賦分帶來很大困難,因為浙江省的賦分制度是3分遞減,也就是說前1%賦成100分,1%-3%賦成97分,以此類推。這樣原始分很接近的同學就有可能很吃虧。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的功能可能就得不到體現(xiàn)。
三、疑似泄題
有的考生反應(yīng),這次不少人做過一樣的題目,尤其是某中學大面積同學做過一些重題。這一點是最讓人憤怒的,但是這種情況并沒有被證實,盡管有些學生抱怨,但是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
泄露高考試題這是犯大罪的,是要判刑的,我想即使給出題老師熊心豹子膽也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也許老師真的黔驢技窮,也許出題老師真實碰巧出了個自己也沒有見過的,但是有的老師猜中的題目。
結(jié)束語:高考關(guān)乎每一個家庭,每一個考生的命運,每一次新高考改革都會牽動億萬人的心,所以,不得不謹慎,沒有充分調(diào)研,沒有充分論證不能盲目推行,要尊重學生的切身利益。因為一旦發(fā)生問題都是不可挽回的,我們希望改革要穩(wěn)重,改革應(yīng)該簡單而不應(yīng)該變得復(fù)雜。廣大考生也要注意,不要一味抱怨,時間很緊張,任何時候都要做好自己,準備好,踏實復(fù)習,以不變應(yīng)萬變,這才是應(yīng)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