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和李白盡管兩人并屬于同時代的人物,但是在兩個人身上,還是有著共同點,例如他們都是非常的有才華,而且還是屬于那種天才型的詩人,兩個人也都是非常的有個性,一個喜歡喝酒,另一個則是更為灑脫,同時兩個人的品格,那也是可圈可點,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性格,使得他們的詩歌里,處處能夠感受到兩位大師,無論是對于生活,還是自己這個人世的看法,全部都融入進(jìn)了自己的作品中,從而也使得他們的作品,成為了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為精彩,也是最為重要的作品。
李白我們都知道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后世被稱為詩仙,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描寫的極為唯美,從而使得他成為了唐朝眾多詩人中的佼佼者,他的一首《望廬山瀑布》,更是寫得大氣磅礴,讀來讓人贊嘆不已,不僅成就了自己的一世美名,同時也把廬山秀麗的風(fēng)景,以一種非常唯美的表現(xiàn)手法,介紹給了世人,使得人們不僅記住了這首流芳百世的千古佳作,同時也對于廬山有了更多的遐想。
其實蘇軾也寫過關(guān)于廬山的詩作,而且并不比李白的這首《望廬山瀑布》,那便是他的《題西林壁》,這首詩雖然在氣勢上可能不如李白,但是也足以和李白的詩作相媲美,一個是描繪了廬山外在美,另一個則是描繪了廬山內(nèi)在的美,這一內(nèi)一外的美,立馬把兩位大文豪不聯(lián)系了起來。
《題西林壁》宋代:蘇軾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李白寫過了《望廬山瀑布》,后世的很多詩人盡管也都寫過廬山,可是無論怎么寫,那也是無法超越李白,使得他的那首詩作,成為了描繪廬山的千古絕唱,直到蘇軾的這首《題西林壁》出現(xiàn)了之后,才能夠與李白的詩作一較高低。從而也成就了蘇軾的一世美名,使得他的描寫廬山人詩作上,有了一席之地。
蘇軾同樣的也是才大如海,他不僅詩寫得好,同時他的詞作,那更是堪稱一絕,而且很多的詞作,早已成為了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成為了我們這個民族,最為重要的精神財富。他的這首《題西林壁》同樣的也是寫得很有氣勢,他從各個不同的方向來描寫廬山,比起李白的那首,顯得更為全面,也更加的能夠讓人感受到廬山那種獨有的秀麗風(fēng)光。
這首詩一開篇寫得如詩如畫,詩人站在最高處,以一種獨特的眼光來審視廬山,從而也就有了不同的畫面,其實在這里蘇軾,還是表達(dá)出了一種人生哲理,那就是無論你看任何的事物,都不能夠僅看事物的表面,有的時候可能我們會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所以想要真正的看清楚一件事物,還是要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才能夠真正的看得清楚。
那這首詩最后的兩句,更是成為了此詩最經(jīng)典的兩句,同時我們還會在日常的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這兩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以這兩句,現(xiàn)在不光只是兩句詩這么簡單,它早已成為了我們?nèi)粘I钪械挠谜Z,而且這兩句詩,也更加能夠讓人感受到廬山真正的唯美,以及廬山的秀麗的風(fēng)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