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生在名門世家,伯父和父親都是晉代的大官。他從小就很聰明,話雖然不多,但卻機智過人。當時桓溫是大將軍,很喜歡他。一天他到桓溫那里去玩,玩累了,就睡在了大將軍的床上。正好有人來見大將軍,商量起了謀反的事。說了一會兒,桓溫突然想起王羲之還在這里。如果被他聽見,說了出去,就會壞了大事。他于是拔出劍來,到床帳內(nèi)查看。王羲之知道事情不妙,趕緊裝作熟睡的樣子,口中還噴著吐沫,弄得被子都濕了?;笢乜吹剿孟裰恍∝i,就放下心來,對來人說:“沒事,他還在睡覺。”就這樣,王羲之逃過了一劫,那年他不滿十歲。
13歲那年,王羲之去拜見周顎,周是朝中的大官,又是著名的文人,很有名望。周大人和王羲之談了一會兒,覺得這個孩子與眾不同,將來一定有出息。他留王羲之吃飯,當時烤牛心是一道名菜,在宴席上能吃到這道菜,可是身份的標志。當一盤烤牛心端了上來,客人還沒有動筷,周大人就先割下一塊,讓羲之先吃。這一舉動非同小可,表明了周大人對這個少年的看重。大家見了,都對他另眼相看。
王羲之喜愛書法,最早跟隨衛(wèi)夫人(衛(wèi)人,名鑠,字茂騎是近代著名書法家,汝陰太中李矩之妻,世稱衛(wèi)夫人,師承鐘)學習。衛(wèi)夫人是他的姨媽,字寫得非常娟秀妍麗,有人評論說她的書法就像美女頭上戴著花,在翩翩起舞一樣,但王羲之并不滿足,為了寫好字,他外出游歷,渡過長江,見到了李斯的碑刻,鐘繇、梁的書法,還有蔡邕用三種字體寫下的《石經(jīng)》,這些人都是大書法家,特別是鐘繇,被稱為秦漢以來書法的第一人。鐘練習書法,非??炭啵麑W習書法三十年,每次和朋友見面,都討論書法,有時說著說著,就在地上寫起字來。晚上在睡覺時,他也用手指在被上寫字,時間長了,被子都磨破了。秦朝通行篆書,漢代書寫則用隸書,從鐘繇開始創(chuàng)立了真書,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楷書。
看到了這些書法名家的手跡,王羲之感到自己以前真是井底之蛙,甚至感到跟衛(wèi)夫人學習,是白白浪費了時間。學習當然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但另一方面,也要樹立起遠大的目標,讓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他尤其喜歡鐘繇的書法,反復(fù)揣摩,又把各位大家的長處加以融化,揉到了里面,在鐘繇書法的基礎(chǔ)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后人常常把鐘繇和王羲之相提并論,稱為“鐘王”。
外出游歷使王羲之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名山大川,對他的胸襟氣度也起到了熏陶作用?;貋砗笏麑ǖ膶W習更加努力了,據(jù)說他練習書法后,在院子里的池水中涮筆,時間久了,竟然把池水都染黑了。當然這可能只是一種傳說,但他的刻苦應(yīng)該是值得肯定的。他在楷、行、草各種書體上都有貢獻,人們說他的字像天上的云一樣飄逸,像水中的蛟龍一樣矯健。也有人說他的字是“龍?zhí)扉T,虎臥鳳閣”,這些都是用最美好的詞句來贊美他的書法
王羲之性格率真坦誠,舉止自由自在,從來不虛榮,也不造作。當時有一位郗鑒,是朝中的大官。他知道王氏家族的弟子都很優(yōu)秀,就想在里面選一個女婿。他對王羲之的伯父談了自己的想法,王導(dǎo)說好哇,你可以任意挑選。郗鑒就派人去王家,王家的小伙子都聽說了這件事,都刻意打扮得很光鮮,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那里。只有王羲之毫不在乎,躺在東床上面,露出肚皮在吃餅。那人回去對郗鑒如實地講了,郗鑒說,就是他了。他選了王羲之做女婿,從此,“東床”也成了女婿的代名詞。王羲之的名氣越來越大,朝廷多次請他去做官,他都推辭了。他更喜歡靜靜地練習書法,或是游山玩水,接受大自然的陶冶。但后來在眾人的說服下,他到底做了官。他要么不做,一旦做,就認真去做,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官當?shù)接覍④?,所以人們都叫他王右軍?/div>
王羲之最著名的書法作品是《蘭亭序》,這是他33歲時寫的。那一年是東晉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他和41位文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聚會,大家飲酒做詩,非常高興。王羲之用特選的鼠須筆和蠶繭紙,乘著酒興寫下了這篇序。序的文字優(yōu)美,書法更是超絕。后來他再重寫,卻怎么也寫不到這個樣子了。這篇序里有20個“之”字,每一個形態(tài)和神氣都各不相同。后來的人把這篇書法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也被稱為“書圣”。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書法家,和他的父親合稱為“二王”。他自己認為他的字超過了父親,但人們普遍認為,王羲之是無法超越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