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大象視界」從一件王世襄先生舊藏發(fā)現(xiàn)一個超級價值洼地!

中貿春拍一共多達13個專場,今天我們?yōu)榕笥褌冎攸c介紹一個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專題——【集萃——古董珍玩專場】中LOT1150-LOT1174,構成了一個小專題——【半句齋藏金銅造像】,這一組25尊古代金銅造像,全部都是漢地造像,同一藏家珍藏,而其中的相當一部分都來源有序,或是從全球各地的一線拍賣行請得,或者是有著權威的出版著錄信息。

中貿圣佳春拍【半句齋藏金銅造像】

在這其中,我們今天點題的一件,便是一件著名“文物玩家”王世襄先生的舊藏,出自于2003年中國嘉德那場超級經典的【儷松居長物】專場,并且著錄于王世襄先生的《自珍集》中。

而今天我們說,漢地金銅造像是一個超級價值洼地,非常恰當,這兩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整體難言景氣,很多品類都在從高位回落,而且還看不到止跌的跡象,但漢地金銅造像,似乎這十幾年來就沒有怎么太大的漲幅,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中,當然,換句話說,如今我們入手之一板塊,未來上漲的空間要相對大得多,而下跌的空間則是十分有限的。

漢地金銅造像的漲幅有多滯后,我們還是先一起來看看這尊王世襄先生舊藏的元代童子吧:

LOT1172

元 童子像

高24.3cm

RMB600,000-800,000

來源:王世襄舊藏

記錄:中國嘉德,《儷松居長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國藝術品》,2003年11月26日,Lot 1181。

這尊元代童子像在2003年中國嘉德儷松居專場上的斷代也是元代,其斷代依據(jù)之一,是其裝束與四川華陽保和鄉(xiāng)元墓出土男俑(見《考古通訊》1953年3期)有相似之處,袍上曾髹金漆,座朱漆現(xiàn)皆脫落殆盡。據(jù)其姿態(tài),可原為一組銅像中之侍像。

王世襄《自珍集》的著錄

這尊著錄于王世襄先生《自珍集》中的元代童子像,16年后現(xiàn)身中貿圣佳春拍,其估價是60-80萬元,讓我們實在不得不為漢地造像這些年來的漲幅叫屈了,您知道2003年儷松居專場上,它的成交價是多少嗎——22萬人民幣,中貿為這尊童子所定的估價,就簡直和白送一樣!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不妨對比一下2003年嘉德儷松居專場上的其他價格:

2003年 RMB132,000

2016年 RMB8,050,000

在2003年的儷松居專場上,差不多一半王世襄舊藏銅爐的成交價都在二三十萬之間,這只清初 “獻賢氏藏”款戟耳爐當時的成交價只有13.2萬元,但到了2016年的廣州華藝國際春拍上,它的價格翻到了805萬元!

2003年 RMB792,000

2015年 RMB29,900,000

一個更加明顯的例子便是這尊雙色佛,它的產地歷來都有不同說法,2003年嘉德將其定為宋代時期藏西古格王朝造像,成交價為79.2萬元,而到了2015年的中貿圣佳秋拍上,定為同時期帕拉王朝造像,它的價格被翻到了2990萬元!王世襄先生的舊藏,十幾年來的漲幅,大多都可以達到四五十倍。但王世襄先生收藏的漢地造像,十幾年的漲幅如何呢,我們再給朋友們舉一個例子:

2003年 RMB187,000

2016年 RMB2,645,000

這件明代蜀中張仙像,身體的品相上還有一些問題,在2003年的儷松居專場的成交價為18.7萬元,而到了2016年,重回嘉德拍場,成交價翻到了264萬元,盡管有著不小的漲幅,但相比王世襄先生收藏的其他門類,其漲幅自然還是遠遠落后,而中貿春拍的這尊元代童子,中貿圣佳團隊所給的估價,竟然只是比2003年的價格高了3倍左右。

2003年中國嘉德儷松居專場

宋銅大日如來坐像

成交價:60.5萬元

漢地造像,即便是王世襄先生的收藏,其漲幅也要遠遠的滯后,上圖的這尊漢地宋佛,2003年的成交價格和2990萬雙色佛不相上下,如今如果出現(xiàn)在市場上,能夠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事實上,近十年來的金銅造像市場,藏傳造像一直都是市場的主流。

我們都知道,佛教的傳播路線大致分為北傳(漢傳)、南傳和藏傳,過去十多年來,藏傳造像在全球佛教藝術市場上占到了絕對的主流,究其原因,一方面,藏傳佛教的確十分重視美術弘法,在雪域高原長期以來形成的政教合一政權,不惜工本的打造他們心目中理想的信仰世界,另一方面,元明清三朝,統(tǒng)治者出于國家的宗教民族政策考慮,都十分扶持藏傳佛教,誕生了諸多宮廷風格的藏傳造像。這些愿意使得藏傳造像長期以來占據(jù)了市場主流,但藏傳造像市場在經歷了快速發(fā)展后,這兩年已經明顯的進入到了瓶頸期。

而相比較之下,漢地造像,尤其是漢地金銅造像,長期以來卻明顯有被市場和藏家低估的嫌疑。而事實上,漢地金銅造像的歷史非常悠久,《后漢書》卷十八載曰:“世傳明帝夢見金人,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遂于中國圖畫佛像焉”。而長江三峽出土的延光四年(125年)銘青銅搖錢樹殘件上,鑄有高肉髻、右手施無畏印的佛像,稱得上是目前所知有明確紀年的最早的青銅佛像了。

相比較藏傳造像,如今漢地造像仍然堪稱是一個明顯的價值洼地,從稀缺性上講,從某種程度上說,優(yōu)質的漢地造像更加稀缺,歷經歷朝歷代的戰(zhàn)亂和浩劫,能完好保存至今的,更是寥寥無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更是毀掉了一大批;從藝術性講,盡管藏傳造像的確有著十分震撼人心的藝術張力和視覺沖擊力,但優(yōu)秀的漢地造像,同樣有著十分出色的藝術表現(xiàn)力,同時,由于漢地造像是更加純粹的中原藝術,所以從什么角度而言,或許能夠得到更多中國買家的認同,這也是漢地造像在長期低估之下未來的市場潛力所在。

2019年保利香港春拍

明早期 御制漆金彩繪銅關帝坐像(H 187cm)

成交價:5546萬港元

保利香港春拍上一尊明代關公,體量高達187cm,最終拍出5546萬元,平心而論,這樣的價格,實在不算高,像這樣的重量級漢地造像,未來的市場前景看到1億以上,絕對可以期待。

前文中已經提到,本次中貿圣佳春拍【半句齋藏金銅造像】匯聚了從南北朝、隋唐再到明清各個時期的精品漢地金銅造像,堪稱是近年來十分罕見的漢地造像拍賣專題,除了王世襄舊藏的那件元代童子,我們再來欣賞幾件有代表性的藏品:

LOT1165

銅鎏金菩薩像

H: 18.8cm

RMB: 1,000,000-1,300,000

出版:松原三郎,《中國佛教雕刻史研究》,吉川弘文館。

歷史上最早的漢地單體佛造像出現(xiàn)得很早,有記載三國笮融曾造金銅佛像,西晉時高僧竺法護在洛陽造菩薩金銅像12尊,但都沒有實物傳世。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的、有明確紀年的單體金銅佛像是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館收藏的后趙建武四年(338年)銘款銅鎏金坐佛造像。

我們在中貿圣佳春拍半句齋專題,同樣能看到一尊南北朝時期北周的造像,漢地裝束,兩束髪髻垂于頭側,向后延伸出兩縷長辮,頭前三束圓形髮飾,相容寧靜。全身鎏金,金彩部分剝落,露出深沉銅色,斑斑駁駁,卻深具年代久遠之感。其造像靈動形象,躍然而出,深具造型之美。此尊是八大龍王之一—婆竭羅龍王的女兒。龍女以頓悟成佛證明了兩條佛理:一是眾生平等,男女都可以成佛;二是佛教修學除“漸悟”外,還有“頓悟”。

LOT1168

觀音立像

來源:田鳥庵舊藏

H: 28.2cm

RMB: 800,000-1,200,000

這是一尊罕見的帶有紀年款隋代觀音立像。觀音立像蓮座下臺轉角立面刻有題記“大隋開皇十年歲庚戌十月十六日佛弟子輔”,另面為“國將軍內 散都某某略為巳息達磨或造,世……”,可見是供養(yǎng)人輔為祈愿所鑄造。

隋代小型供養(yǎng)佛像多見,這與自隋文帝(581﹣604)起提倡佛教運動有直接關系。隋文帝在即位初就下詔:“周朝廢寺咸興修營,境內之人聽任出家。仍令戶口建立經像?!惫膭蠲耖g造像活動,促進民間鑄像風格的進步。

這尊隋代帶紀念的造像保存狀況完好,人物神態(tài)刻畫細致入微,菩薩眉目緩和,雙唇上揚,面帶笑意?;鹧鎸氈樾伪彻猓庋貫榛鹧嫘胃〉?,內圈為環(huán)狀裝飾,飾以多層環(huán)狀透雕裝飾,精致華麗。這樣級別的早期造像,市場上十分罕見。

LOT1167

元-明 自在觀音

拍賣記錄:巴黎蘇富比

H: 37.7cm

RMB: 800,000-1,200,000

這尊觀音的瓔珞和服飾具有濃重的藏傳佛教藝術風格,但是其臉部的漢化特征卻十分明顯,面龐豐滿,下巴圓潤,具有漢藏交融的特征。菩薩面相飽滿慈和,雙目垂俯,嘴角含笑,恬靜悠然。而瓔珞服飾裝飾相對細密,已開始有了由元向明代造像逐漸注重裝飾的特點,可以作為斷代的依據(jù)之一。

LOT1164

明 銅鎏金雪山大士

H: 12.6cm

RMB: 180,000-220,000

雪山大士的故事最早出現(xiàn)于南北朝傳譯到中國來的佛教經典《大般涅經》中:佛祖釋迦牟尼,本為古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凈飯王的太子,拋棄權位入雪山苦行,終歷盡磨難,參透成佛。

這尊雪山大士表面鎏金斑駁但視覺感官仍然十分燦爛,造型則不同于常見“苦行僧”的嶙峋瘦骨形象,顯得端莊安穩(wěn),有明代造像之特色。

LOT1163

明 局部鎏金仕女像

H: 33.5cm

無底價

銅質仕女像,面容清麗。衣衫輕盈飄逸,如云中仙子。仕女面龐及衣衫處飾鎏金簪花,更顯精致璀璨。

LOT1166

明 銅自在觀音

H: 27cm

RMB: 450,000-550,000

此尊觀音坐像相信很多朋友會一眼喜歡,面相豐圓,神態(tài)莊肅,法身姿態(tài)優(yōu)美,極為大氣,整體呈現(xiàn)觀音舒坐的自在妙相,雖金漆剝落但風采不減。稱得上是明代漢地造像的精品。

LOT1154

清早期 石叟制達摩坐像

款識:石叟

H: 18.6cm

無底價

石叟,明代崇禎時僧人,明代晚期最為著名的冶煉專家和藝術雕塑大師。尤以 其錯銀絲銅佛像最為著名。銅雕達摩、觀音在明代十分盛行,其風格以生動柔和的漢地造像為主。

LOT1171

清早期 達摩像一葦渡江

H: 29.5cm

RMB: 350,000-450,000

記錄:

Bonhams 邦瀚斯拍賣行,2012年秋季拍 賣會,樸韻素心-北美私人珍藏竹雕 與清玩, lot0316

備注:帶紫檀座

為佛教中國禪宗初代祖師,其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達摩祖師,與寶志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相傳達摩是《易筋經》的撰寫者、少林七十二絕技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將佛教禪宗帶入中國的布道者, 是一位擁有諸多神奇?zhèn)髡f的人物。這尊為經典的達摩一葦渡江像,達摩祖師為傳播佛法艱苦跋涉,達摩跣足立于一葉蘆葦之上,而器座以紫檀而成,雕為蘆葦,其下海水濤濤,兩者結合為一體,十分生動傳神。

LOT1174

清早期 達摩站像

H: 20cm

RMB: 350,000-450,000

這尊達摩圓眼闊鼻, 雙目炯炯有神,身著袒胸廣袖長袍,包漿純厚自然,雕刻工藝嫻熟到位。


今天除了介紹【集萃——古董珍玩專場】中的【半句齋藏金銅造像】之外,我們還留一些篇幅,為朋友們介紹一下本次中貿春拍【璀璨】夜場除了乾隆專題之外的其他精彩,老牌金字招牌拍賣行的夜場,果然不同凡響的:

lot 957

清康熙『圣主得賢臣頌』詩文筆筒

D: 19cm, H: 15.7cm

RMB: 2,200,000-2,800,000

款識:“大清康熙年制”楷書款

《圣主得賢臣頌》是漢代蜀人王褒應漢宣帝之昭,書寫圣主與賢臣之間的關系。這種帶有康熙皇帝皇權宣告的筆筒,頗受市場歡迎,去年春秋兩季大拍,分別在香港中漢和香港蘇富比各拍出一件,創(chuàng)下了684萬和672萬港元的高價。

LOT959

清雍正青花纏枝礬紅花卉碗一對

D: 12.1cm, H: 6.3cm

RMB: 6,000,000-8,000,000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楷書款

展覽:1.《明萬歷·清雍正瓷器》,保利藝術博物館,2008 年 11 月

2. 央視國寶檔案

記錄:保利 2008 年秋季拍賣會,“菊采東籬—日本珍藏重要明清陶瓷”

專場 Lot.2336

來源:1. 清宮舊藏,內務府拍賣

2. 龍泉堂舊藏

以往常認為雍正斗彩是對成窯斗彩的摹仿,但細觀之下可發(fā)覺在摹仿之上更是一種繼承和發(fā)展,雍正斗彩更有其獨具的意蘊。如這對斗彩碗,采用了歐洲流行的洛可可手法表現(xiàn)西洋花草,融中西美學于一體,實為一例雍正官窯斗彩之精品,成對保存,更是難得。

LOT962

清康熙康熙六十年制蚰耳爐

L: 17.5cm, H: 6.9cm, Wt: 1391g

RMB: 1,000,000-1,200,000

款識:康熙六十年制

帶有“康熙六十年制”楷款的宮廷銅爐。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康熙六十年,皇帝舉辦萬壽節(jié),高壽節(jié)日宮廷上下極為重視,宮廷制作了一批材料、工藝皆精的宮廷器物,帶有康熙款的銅爐北京故宮都只有六件,其中就有“大清康熙六十年制”的紀年款。但市場上,這種帶有康熙紀年款的宮廷銅爐,極其罕見,而銅爐背后的歷史背景,更使得其價值不菲。

LOT963

清康熙-雍正四方壓經爐

L: 27.3cm, W: 15.5cm, H: 12.3cm, Wt: 4410g

RMB: 2,800,000-3,500,000

款識:宣德年制

著錄:《金玉青煙—楊炳禎先生珍藏明清銅爐》,國立歷史博物館,頁 266,圖 214。

展覽:日本熊本美術館封面

極其難得的宮廷銅爐重器?!缎乱推鲌D譜》中所載之壓經爐,都置于各地釋道二教的寺觀之中,是為宗教供器,故有“壓經”之名。但這件壓經爐的器形極為特殊,高足方爐之器型,爐頸出一對鋬耳,其形制或源于《圖譜》中所記之臺式爐,但相比之下,此爐線條更為流暢簡潔,有明清家具般的精煉之感,應為清初仿照古器的創(chuàng)新器形,極其罕見。我們也曾經為朋友們專門介紹過,其爐底“宣德年制”篆款,如今被學術界公認為清代宮廷造辦處鑄款之風格,堪稱宮廷銅爐的標準器。

LOT965

清乾隆楊季初彩泥繪通景山水筆筒

D: 17.7cm, H: 15.4cm

RMB: 900,000-1,200,000

十分典型的清代宮廷紫砂器,出自于最標志性的名家楊季初。楊季初初創(chuàng)始紫砂色泥堆繪藝術,堆泥彩繪是在已成型完工且保持一定濕度的紫砂坯體上用本色泥堆畫,局部、細部用專制工具精雕細琢,使之質感強,有薄意雕的效果。北京故宮有類似藏品可作比對,可以作為清代宮廷紫砂器的標準器收藏。

LOT967

清翡翠獸鈕活環(huán)耳三足爐

L: 16.2cm, H: 15.2cm

RMB: 3,500,000-4,000,000

清代翡翠尤其受到皇家的喜愛,翡翠料為皇室專供,少有流散民間者,但質地如此上佳的大體量翡翠爐,雕工有如此精彩的,實在罕見,這樣的重器,都云集在了中貿拍場上。

LOT968

清嘉慶龍鈕『虛明鏡』印

L: 4.1cm, W: 2.1cm, H: 5.1cm

RMB: 800,000-1,200,000

印文:虛明鏡

這件白玉章最引人關注的是其印面“虛明鏡”,“虛明鏡”為圓明園綺春園中一景,也是清仁宗嘉慶帝所用印文。以“虛明鏡”為景命名,始見于乾隆御制詩文中,其《洗心亭》詩云:“源遠落山泉,疏治歷幾年。園中百溪始,池里一亭懸??蓡咎撁麋R,無資大小弦。時時勤滌照,即是洗心詮。”

嘉慶年間,擴修圓明園中綺春園,在園中模仿乾隆“圓明園四十景”作“綺春園三十景”,并留御制詩記之,其中也有虛明鏡一景。

嘉慶帝對自己擴建的綺春園甚為喜愛,除多作詩文吟詠外,所用鈐印也常見“綺春園三十景”之名,可見“夕霏榭”、“四宜書屋”等印文,皆為“綺春園三十景”中所記之景名,“虛明鏡”印也屬此類。本品與故宮博物院《清代帝后璽印譜·嘉慶卷》中所載“虛明鏡”印拓比對,完全一致!

LOT970

清慈禧『和神當春怡情悅性』對印

L: 1.7cm, W: 1.7cm, H: 5.2cm

RMB: 700,000-900,000

印文:和神當春 怡情悅性

這對方印為慈禧太后所用,慈禧常在其所作畫卷上鈐此對印文,其御筆《和合同春》中即在下角鈐“和神當春”、“怡情悅性”兩方朱印,《清代帝后璽印譜》中所著錄的印面和可以和這兩方實物完全對得上。

盡管今天我們慈禧太后以“垂簾聽政”的形象而聞名,而事實上,慈禧太后的文學素養(yǎng)很高,而且擅長繪畫,這種才情,自然也體現(xiàn)在了她的自用印上。

LOT974

清乾隆竹雕壽星山子

H: 24.3cm

RMB: 2,500,000-3,000,000

拍賣記錄:香港佳士得,2008 年春季拍拍賣會,lot1887。

嘉定竹刻發(fā)展到了清代,康熙、雍正兩朝都有竹刻名家入職宮廷,這件竹刻圓雕便帶有宮廷竹雕之風。所雕題材取清代經典的“多子多壽”意象,仔細觀察,其雕刻細節(jié)豐富,不亞于小型擺件,所費工時非比尋常,應為宮中不惜工本的產品。南京博物院藏一件竹雕壽星擺件,可作比對。

LOT977

商寧壺

L: 13.4cm, H: 24cm

RMB: 4,000,000-6,000,000

出版:1. 劉體智編《善齋吉金·禮器錄》(卷三),1935 年;

2. 2001 年《骨董年鑒》封面;

記錄: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1 年。

最后給朋友們看一件青銅重器,銘文“寧”字,一釋為“饗”字,如今帶有該銘文的青銅器,幾乎都存于各大知名博物館,如上海博物館藏寧(饗)爵,美國佛利爾博物館藏寧(饗)方斝,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寧(饗)爵,壺和鼎,而這件則是所見唯一“寧”字銘文流通于市場上的。

其傳承同樣可圈可點,為民國時期著名金石學家、收藏家劉體智(1879-1962 )收藏,劉體智龜甲骨片和青銅器的收藏,堪稱頂尖。其甲骨文的收藏達 28000 余片,1953 年全部出讓給國家。差不多占到如今國家博物館館藏數(shù)量的三分之一!

璀璨⑤—中國書畫及古代藝術珍品夜場

6月7日(周五) 20:30 A廳

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6月7日(周五) 15:00 B廳

方物—古代文人書房長物

6月7日(周五) 19:00 B廳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三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女尼筆筒1000萬,玩不盡的文房之趣
【大象視界】中貿圣佳聯(lián)手牧心齋——全球首個“御制銅爐”專場!
博美2022秋拍
金石碑帖導覽
[ 匡時10周年 | 回眸 · 王世襄舊藏銅爐專場]
一波精美文房古玩:2020西泠秋拍藏品精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