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雜碎是青海有名的特色小吃,也是很多青海人愛吃的早餐。老西寧人鮮仁杰先生就很喜歡吃羊雜碎,他說,羊雜碎的歷史已無從考證,但在清末民國時就已經(jīng)很普遍了。那時西寧城四門各街道、各巷口都遍布著雜碎鋪,地段好、口碑好的雜碎鋪總是食客爆滿、供不應(yīng)求。
中山市場是民國時期西寧最大的商貿(mào)市場,也是西寧人最常休閑的地方。中山市場內(nèi)曾經(jīng)有一家雜碎攤,老板是一對父子,姓甚名誰已無從查考,只記得人很勤快。攤主每天摸黑早起,取來最新鮮的羊骨,與雜碎同煮熬湯。天剛亮?xí)r,鍋里已經(jīng)冒起了香膻的白汽,在冬日里讓人感到溫暖。食客選張靠近火爐的桌子,來一碗羊雜碎湯。先挑料——羊肚、羊肺、羊腸、羊肝,想吃什么就讓攤主多加,不想吃的讓他甭放。
選好的料,放進滾開的羊湯里涮涮出鍋進碗,再往碗里加一馬勺滾燙的濃湯,撒上翠綠的蒜苗,頓時,香味從碗底就撲了出來。食客一手拿饃,一手端湯碗,吃得津津有味。湯喝不夠時,對著攤主喊一聲:“老板,加湯!”老板樂呵呵地將一馬勺羊湯添入食客的碗中。
“西寧人吃雜碎有個講究,要趕早,頭道湯湯濃肉香,味道十足,去晚了則湯清水淡,味道大減,過了 11 點,人們便不再食用。”鮮仁杰先生說。
昔日的羊雜碎食材比較單一,如今為滿足青海人求新求變的胃口,也適應(yīng)
羊雜碎的做法天南地北食客們的口味,牛羊雜碎的食材越來越豐富,但無論食材怎么變,早起吃一碗羊雜碎的習(xí)慣很多青海人都沒變。
羊雜碎的做法:將羊肚、羊肝、羊肺、羊腸等煮好,切塊;在原湯中放入以姜為主的作料粉,湯呈白色,不可混濁;再將退肉的羊頭骨入鍋,切好的羊雜碎裝碗,澆湯,撒上蒜苗,一碗香噴噴的羊雜碎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