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配方有人參、干姜、炙甘草、白術各9克,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每次服1丸,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功效為溫中祛寒,補氣健脾,主治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口淡無味、嘔吐惡心、大便溏泄、腹痛喜熱按、舌苔淡白滑膩、脈沉弱無力。理中湯配方與丸劑相同:人參、干姜、炙甘草、白術各9克。加水煎之,2煎并合,分3次熱飲。
關于本方的劑型,張氏明示丸、湯兩種需丸需湯,全由病情之緩急而定。病情較急者,多用湯劑;丸劑宜于病情較緩者。
方解:此方為溫補中焦脾胃的主藥方劑。脾主運化,胃主受納,水谷入于胃,脾助胃化飲食為精微,脾輸轉精微以養(yǎng)五臟。若脾胃陽氣不足或升降無權,運化失司,清濁不分而致吐瀉,寒氣偏勝,故吐涎沫或瀉下清稀,陽氣不伸,則腹脹滿而疼痛。理中者理中焦,方中干姜溫中散寒,溫補脾陽;白術健運中土;人參補中益氣;甘草調和諸藥而和中健脾。四藥合湊,成溫健脾運之功。中氣既立,清氣自升,濁氣自降,吐瀉自平。
理中丸亦有化裁:
1.理中丸加附子,為附子理中丸,為溫補脾胃。主治脾胃虛寒證、神倦懶言、畏寒肢冷、食少不飲、腹脹喜溫、二便清利、霍亂、轉筋、口噤等。
2.理中丸加枳實、茯苓,為枳實理中丸,為溫里消痞,逐痰飲,止腹痛。主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擴張或無力癥、胃腸留飲等。
3.理中丸加半夏、茯苓,為理中化痰丸,為溫中化痰。主治脾胃陽虛有濕痰癥。
4.理中丸加附子、肉桂,為附桂理中丸,升陽祛寒力量較強。主治脾胃虛寒、痰飲內停、中焦失運、嘔吐食少、腹痛便溏、脈來遲細。
關注歧黃中醫(yī)方顯紅,請點擊我頭像右上角的“關注”,我會定期為你發(fā)送靠譜的中醫(yī)藥知識和個人臨床經驗方,為你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大家如果有任何健康方面的問題,可以隨時給我留言或者給我發(fā)私信,我會抽空回復大家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