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視寶寶的小表情最初三個月,是寶寶熟悉父母并建立親密關系的重要時間。有時候,他會用哭或笑向你表達他的情緒,如果你及時關注和回應,可以讓她得到足夠的信心和愛,如果你置之不理,那么他便無法從你那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2、和寶寶很少有肌膚接觸
撫觸也是寶寶從父母那獲得安全感的途徑,有研究表明,在出生頭幾周里得到媽媽更多回應的嬰兒,在隨后的一年中與人的溝通能力更強,也能減少嬰兒哭泣、促進母嬰互動、保持嬰兒體溫、并確保母乳喂養(yǎng)成功。而缺乏撫觸的寶寶,長大后可能會出現(xiàn)缺乏安全感的傾向,甚至可能會有肌膚渴望癥。
1、經(jīng)常打斷寶寶做事情雖然,寶寶很喜歡爸爸媽媽的陪伴,但是他們偶爾也需要獨自做點什么。
如果你家寶寶正認真地發(fā)呆,玩玩具,不要隨便打擾他,不要總說“寶寶,爸爸幫你搭積木”;“寶寶,吃點水果再玩”。因為寶寶注意力很短暫,你這樣頻繁打擾,很不利于他的注意力養(yǎng)成。
2、不讓寶寶學習干家務1歲多的娃能干點什么?可以干的事情可多了啦!比如,你可以讓他先學著自己把紙尿褲扔了,接下來可以讓他學習把玩具放回原位……
雖然,這些都是小事情,而且寶寶干起來很笨拙,有時候還幫倒忙了,但是這樣做真的很有意義:除了我們常說的自理能力和責任感,這些小小技能的學習過程,是孩子發(fā)展運動、協(xié)調(diào)能力的過程;這些技能對于寶寶來說不簡單,可以讓他在解決事情的過程中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
1、必須干干凈凈,不能亂涂亂寫這個年紀的孩子,要有一只筆,或是任何帶有顏料的東西,他都能把家里涂成五顏六色,簡直把媽媽給氣炸了。其實,你大可不必責怪他們,這個年紀他們漸漸地有了自我意識,會通過畫畫來宣泄情緒,表達對周遭事物的理解和看法,而且涂鴉還能夠提升寶寶協(xié)調(diào)能力,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意,如果你擔心寶寶在沙發(fā)桌子涂鴉,那么你可以專門準備個“小地盤”任他涂鴉,減少破壞。
2、只讓寶寶做“正確的”
“不對,積木要這么搭!”
“蘋果的顏色錯了,沒有藍色的蘋果!”
“寶貝你搞錯了,卡車不是這樣玩的!”
孩子處在一個超強學習能級的階段,充滿了豐富的想象,應該讓他們多去經(jīng)歷,而不是一味地讓孩子按照大人所謂正確的方式去做事,更多的是要傳達一些積極正能量的態(tài)度和方法,而不過多的埋怨和強調(diào)錯誤。如果你給寶寶的嘗試設置了各種框框,就是在限制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個鍋幕府們可千萬不要背。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無時無刻的保護和引導,光是我們認為對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學著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給孩子最好的愛和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