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山東省第一大山蒙山,主峰龜蒙頂西南五十里有一個秀麗山莊。村莊由西山、東山、團山、長山、嬌子山等十座山頭圍繞,區(qū)域內山泉眾多、四季碧水長流。西山和東山猶如兩條臥龍,村南團山宛如一顆寶珠,天然形成二龍戲珠狀,把村莊攬入眾山懷中。本地老百姓言:兩山夾一頭,不出龜公出王侯。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zhàn),戰(zhàn)火連綿;山東大地,土匪四起,民不聊生。橫行十一省的亂世梟雄、混世魔王劉黑七應時運出生在這里——南鍋泉(原屬費縣、現屬平邑縣)。
平邑縣銅石鎮(zhèn)南鍋泉—冬雪景
平邑縣銅石鎮(zhèn)南鍋泉—夏水景
劉黑七從1915年打家劫舍的綁匪,到1943年被擊斃的國軍中將,橫行魯、豫、蘇、皖、冀、津、晉、吉、遼、察、熱等省,長達二十九載忽匪忽兵,素常幾千人馬,盛時高達三萬之眾,多次被剿滅多次再聚眾而起。活動范圍之廣,怙惡時間之長,聚集匪徒之多,殺人手段之殘,在民國亂世舞臺上極其罕見。
抗戰(zhàn)時期,在民族大義面前飄忽不定,奉行有奶便是娘的實用主義原則,三次投靠日本充當漢奸,三次反正抗日。重新投靠日軍,日軍不計前嫌;再次反正抗日,民國高度贊揚,實乃一絕。劉黑七既擔任國民黨軍的師長,又擔任日偽軍的和平救國軍師長。其部行軍舉兩面旗幟,既打白日旗,又打紅日旗;其兵領取兩份軍餉,既有灰色軍裝,又有黃色軍裝,實乃一奇。
劉桂堂(1892-1943)綽號劉黑七,出身貧寒,十二歲在本村地主孫安常家放羊做羊倌,二十歲到青島碼頭打工扛大包。
1915年,伙同本村林傳聚、趙春榮等人潛入平邑南部山區(qū)打家劫舍、綁票勒索為匪。
1919年,匪眾發(fā)展到三百多人,武器換上了鋼槍。
1922年,在山東省督軍田中玉的圍剿下,投靠魯南抱犢崮當時最大匪首孫美瑤,并參加了民國第一案“臨城劫車案”。
1923年,孫美瑤被山東督軍田中玉委任旅長后誘殺,劉黑七收容匪眾千余人,在以蒙山為中心的魯南地區(qū)活動。
1925年-1928年春,劉匪制造了費縣大泗彥、南孝義、萊蕪白馬峪、紅山等多起滅村慘案,僅蒙山前百余里內,就有20萬間房屋被燒,1.2萬余人被殺。劉匪人多勢大,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重視。
1928年初,河南省主席韓復渠以銀元一萬七千元、面粉二千袋相贈,意欲收買這股勢力,劉黑七嫌韓復榘勢小收禮而不從。
1928年,劉桂堂匪幫被國民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師,劉任師長。何應欽親自與湯恩伯、顧祝同、譚延凱等顯貴人物出席招安儀式。劉部以“北伐先遣軍”的名義,從滕縣東部開赴莒縣及膠東。 劉黑七由土匪變成了國民黨正規(guī)軍的堂堂師長,人們對劉黑七部的厭惡轉成了羨慕。
1929年10月,劉部在蔣馮戰(zhàn)爭擊潰馮玉祥一部,蔣介石發(fā)電致賀并稱之為“鐵四師”,駐河南禹縣。
1930年,劉對蔣介石不重用自己不滿,中原大戰(zhàn)中投靠閻錫山任第26軍軍長。
1931年,不愿跟隨閻錫山西歸太原,轉投東北軍張學良任東北軍第6混成旅旅長,駐守河北大名。
1931年9月,山東省主席韓復渠自任山東警備軍司令,任命劉黑七為山東警備軍副總司令,下編四個警備旅,駐守山東高唐。
1932年6月,因劉不服從韓復渠調遣,韓停供劉部給養(yǎng),意欲解散劉部,劉部北上熱河,經河北霸縣挖了韓復渠的祖墳。
熱河省主席湯玉麟剿防無力與劉部達成協(xié)議,互不相犯,劉部駐熱河開魯、林西一帶。
1933年春,投靠日軍任偽滿洲國護國游擊軍司令;六月通電參加馮玉祥、吉鴻昌領導的抗日同盟軍,任十七軍軍長;七月參加對日作戰(zhàn)收復多倫等地;八月任察東剿匪副司令;后同吉鴻昌部在昌平縣集結準備進攻北京城,吉鴻昌為左路軍總指揮,劉桂堂為右路軍總指揮。
1934年3月,劉匪綁架美國商人,蔣介石電令韓復渠嚴厲剿辦。韓復渠家仇國恨齊上心頭,先后坐鎮(zhèn)泰安、濟南等地親自指揮,調集了5個師的大部兵力及民團軍展開圍追堵截。
劉部竄逃到江蘇贛榆遭江蘇省主席陳果夫迎擊,回竄膠東被青島市長沈鴻烈調海軍出擊,南京政府派飛機助戰(zhàn),焦頭爛額的劉黑七只身逃亡天津潛居。
1935年秋,劉黑七從天津到宣化找舊部劉德勝招兵買馬聚眾三千余人。
1936年初,劉匪在保定、石家莊等地活動,竄到東光縣境遭宋哲元、商震兩部襲擊,三千土匪基本就殲。
1937年9月10日,劉桂堂部反正,在豐臺向日軍突發(fā)攻擊,并縱火焚燒該處日軍機場,毀日機7架。
1938年,劉部投靠日軍被委為“皇協(xié)軍前進總司令”,引日軍進入山東,韓復渠放棄濟南逃走。日軍對劉有戒心,駐防總是城里、城外分開,連口令都不一致。日軍為防劉黑七做大,把劉手下的部分土匪編遣給他人,劉不順從,雙方發(fā)生矛盾械斗,以“反正抗日”的名義進入魯中山區(qū),被國民黨魯蘇戰(zhàn)區(qū)總司令部任命為新編三十六師師長。
1939年,劉部在南鍋泉村動用大量民工和土石方經營大寨,外修堅固工事,內筑豪華府邸,師部下設八大處,團營分別駐守南鍋泉周邊村。
十一月突襲駐柘溝村的中共費縣縣委、八路軍一一五師津浦支隊第三團團部,扣押團長續(xù)志先等二百多指戰(zhàn)員。
1940年冬,劉匪縱火焚燒費南六十多個村莊,制造了蒙山無人區(qū),僅在大井村就活埋被認定為共產黨和八路軍二百多人。
1941年5月,劉部勾結日偽襲擊費南二區(qū)造成五十多人犧牲。同年秋,劉匪再次配合日偽襲擊抗日根據地一干校造成一百多人犧牲。
1943年8月,魯蘇戰(zhàn)區(qū)總司令于學忠率部撤離山東到安徽阜陽,劉部竄往莒縣,擔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行軍開路先鋒,護送省政府出魯。
1943年秋,劉部再次投敵,被編為偽榮子恒“和平救國軍”第十軍第三師,同時仍舊保留著國民黨新編第三十六師的番號。在費縣南柱子山一帶建立了新的巢穴。
1943年 11月15日夜,魯南軍區(qū)圍殲劉桂堂部,柱子山戰(zhàn)役打響。羅榮桓指示:“劉黑七過去多次被打垮又重新拉起隊伍,這次一定要活捉他,沒有活的, 死的也行!”
劉被八路軍通信員何榮貴擊斃,國民黨政府稱擊斃了他們寶貝師長,侈談劉黑七保持晚節(jié), 在安徽阜陽召集規(guī)模盛大的追悼會,明令褒揚,追授中將,列入忠烈祠,與甲午戰(zhàn)爭中戰(zhàn)死在朝鮮平壤的民族英雄左寶貴相提并論。
劉部這顆毒牙被拔掉,國民黨反動勢力在山東基本被肅清。山東乃至全國引起了很大反響,延安新華廣播電臺新聞節(jié)目,每4小時廣播一次魯南軍民擊斃劉黑七的消息,《解放日報》也發(fā)表了《山東軍民反掃蕩勝利》的社論。
筆者在南鍋泉
不妥之處,歡迎指正;如有侵權,聯系修改。(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