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喜歡被人批評,人人都排斥,可這并不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無路可行。只要我們善于隱惡揚善,多從正面進行鼓勵和贊美,就能督促對方改正毛病,朝好的一方面發(fā)展。
這種鼓勵和贊美的方式,未嘗不是一種批評。只不過比起赤裸裸的責怪之詞,它聽起來更為含蓄,更為委婉動聽,更容易被對方接受罷了。
前一陣,女兒放學歸來,興致沖沖地跟我講了一件她在公交車上遇到的趣事。
從學校出來,女兒費了好大勁兒才擠進去一輛公交車,這時,前門剛好上來一位抱著小女孩的老婦人。于是,公交車司機回頭對后面坐著的乘客大聲喊道:“哪位好心的乘客給這位抱小孩的老人家讓個座?”可連喊了好幾次,車上的乘客都充耳不聞。
沒辦法,司機只好起身,掃了幾眼占用“老弱病殘孕”專用座的幾位年輕乘客,拔高嗓門道:“老人家,您往里面走,靠窗口坐的幾位年輕人都巴巴地看著您,等著給您讓座呢!”
老人家聽了,連忙樂呵呵地往車廂里頭走,只見靠窗的幾位年輕人都跟約好了似地,紛紛站起來給她讓座。老人家匆忙坐下之后,又忘記給讓座的小姑娘道謝,害得人家姑娘在一旁直翻白眼。
司機眼瞧著不對勁,趕緊對小女孩說:“小朋友,姐姐給你讓了坐,你怎么不說聲向她說聲謝謝呢?”
這話一語驚醒了那位老人家,她連忙拍了拍小女孩的小手,說:“對對對,快謝謝這位漂亮的姐姐!”
讓座的小姑娘聽到小孩的道謝后,臉色頓時好看了起來,連聲說道:“不用謝,不用謝!”
女兒給我講完這件趣事后,笑嘻嘻地對我說:“這位司機叔叔可真有本事,三言兩語竟然讓靠窗的年輕人給老人家讓了個座,當時那幾個年輕人‘刷刷刷’地一起站起來,可把車上的人給樂壞了。后來,老人家忘記道謝,也得虧司機叔叔的善意提醒,不然,那讓座的小姑娘心里得多氣呀!”
看著女兒眉飛色舞的模樣,我不禁想起平時她和她弟弟因為臭襪子的事兒吵吵鬧鬧的場面,心想,何不借著這個機會,給她好好地上一堂課呢!
于是,我連忙裝出一副納悶的樣子,問她道:“我就不明白了,司機叔叔第一次叫車上的乘客讓座,落得個無人回應(yīng),為什么他沒有語出狠話批評這些不肯讓座的乘客呢?”
女兒不假思索道:“批評人的話誰愛聽???司機叔叔可聰明了,他知道批評的方法行不通,所以故意采用委婉的方式,先是鼓勵和贊美靠窗口坐的年輕人,然后促使他們不得不起身給抱著小女孩的老人家讓座?!迸畠汗坏羧肓宋以O(shè)置的圈套,我心里不禁有些得意。
“你的意思是,如果想要一個人改正錯誤,或是做我們想要他做的事情,就得把‘批評箭’化作‘鼓勵丹’是嗎?”終于回到這堂課的核心內(nèi)容了,看來這回她不認錯不行了!
“對??!”女兒的回答鏗鏘有力,沒有絲毫遲疑。
得到心中想要的答案后,我不急不緩地再次問道:“那弟弟把臭襪子丟在你床上的時候,你是怎么讓他改正錯誤的呢?”
“………”女兒頓時陷入了沉默,過了個幾秒鐘,她終于恍然大悟,緊接著立馬跳入我的壞里,撒嬌著說:“我錯啦!我不該對弟弟發(fā)脾氣,難怪他總也不愿意把襪子丟到洗衣機里,下次我一定會好好跟他說,鼓勵他改掉這個壞毛病!”
聽到女兒的回答,我心里突然涌起了一股熱流,響鼓無需重錘,幸好女兒還算聰慧。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如果想要對方改正錯誤,批評未必是最好的方法,因為這樣做往往會挫傷對方的自尊心,并使得其在眾人面前丟臉無顏。
女兒嘴中稱贊的司機叔叔確實深諳人性,大家想一想,如果司機在請人讓座的時候,吼著嗓子對靠窗的年輕人說:“請你自覺點好嗎?沒看見這上面寫著‘老弱病殘孕專座’嗎?”,結(jié)果會如何呢?只怕那些年輕人也會賭氣不讓座,脾氣暴躁的甚至還會和司機干上一架!
所以,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和別人打交道的時候,若想對方走在我們設(shè)想的道路上,萬萬不可把批評的話說得太嚴厲,柔中帶剛的鼓勵贊美之語,更能激勵對方積極做出調(diào)整,努力上進,最后變成我們心心念念期許的那個模樣。
很多時候,批評給人的感覺,就好比在“挑刺”,我們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上帝,別人自然無法信服我們對他們提出的批評。既然如此,我們也就不要自立為王,一手叉腰,一手指著對方的臉說三道四了,哪怕我們站在有理的一方,也不可毫無顧忌地批評別人。
其實,批評的目的旨在打動對方,使得對方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回到正確的軌道上。而很多人在批評他人的時候,往往會偏離了勸誡的方向,從一開始指出別人的錯誤,到最后發(fā)展成貶低對方的人格或是踐踏他人的尊嚴。試問,這樣的批評又怎會讓他人心悅誠服呢?
英國18世紀著名的評論家約瑟亞迪森曾說:“真正懂得批評的人看重的是‘正’,而不是‘誤’?!边@句話大概就是把“批評箭”化作“鼓勵丹”的最好注解吧。
沒有人喜歡被人批評,人人都排斥被人批評,可這并不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無路可行。只要我們善于隱惡揚善,多從正面進行鼓勵和贊美,就能督促對方改正毛病,朝好的一方面發(fā)展。
其實,仔細想一想,這種鼓勵和贊美的方式,未嘗不是一種批評。只不過比起赤裸裸的責怪之詞,它聽起來更為含蓄,更為委婉動聽,更容易被對方接受罷了。
打個比方,某人做事非常急躁,常常粗心大意,把事情給辦砸了,朋友為了讓他改正這個毛病,總是笑著對他說:“你做事不僅有效率,而且還非常細致,我想別人休想從你辦的事情里跳出一點點刺來!”
這種好話聽多了,相信這個人也會從中得到一些鼓勵,在注重辦事效率的基礎(chǔ)上,也會留心把活兒做得更細致一點。
總而言之,鼓勵贊美的話,人人都趨之若鶩,批評責怪的話,個個都逃之夭夭,搞清楚這一點后,我們才不會動不動就對別人指手畫腳。既然批評之箭何其鋒利,傷人又傷己,鼓勵之丹,何其可口,悅?cè)擞謵偧海覀優(yōu)楹尾换秊榱嫉?,許大家一個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呢?
作者: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luò),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于商業(yè)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chuàng),未經(jīng)許可,不可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