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停止喝這7種中藥,或被醫(yī)生列入傷肝“名單”,肝臟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代謝排毒器官,人體腸道所吸收的各種物質如營養(yǎng)物質和毒素等,經胃腸道血管系統(tǒng)后,會由肝臟的門脈進入肝臟內進行分解、合成和解毒。
在多數(shù)人的眼中,中藥并沒有副作用,使用不規(guī)范,可能讓肝功能受損。
隨著人們的養(yǎng)生意識越來越高,中藥也被廣泛應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改善人體機能,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雖然中藥的作用好,使用不當也會給身體帶來危害。
01
服用中藥會傷肝?
吃中藥可能會損害肝臟。
肝臟承擔著代謝和解毒的重任,藥物成分的代謝和排泄依賴于肝臟,尤其是在中藥動物中藥和礦物中藥中,可能會讓肝功能受損。
長期使用中藥容易影響肝臟的代謝排毒功能,胃能代謝和排出的藥物會在肝臟中累積,時間久了便會給肝細胞帶來傷害。
肝臟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代謝器官,中藥的很多成分需要在肝臟中進行代謝,再通過膽汁和尿液排出體外,中藥并不是無毒的,誤食中藥容易出現(xiàn)肝損傷,建議在中醫(yī)的專業(yè)指導下使用中藥,切勿擅自使用。
02
請停止喝這7種中藥,或被醫(yī)生列入傷肝“名單”,或還有很多人不知道
第一種:何首烏
現(xiàn)在有些所謂的“養(yǎng)生理論”破壞了中醫(yī)的氣氛,很多人覺得何首烏具有補腎黑發(fā)的作用。
但大家不知道,只有經過合理搭配和加工才能產生這種效果,直接食用未處理的何首烏容易導致慢性肝毒的出現(xiàn),即便經過特殊處理或精確搭配,也不能長期食用,避免給身體帶來傷害。
第二種:西洋參
西洋參是一種補益劑,西洋參既有補益的作用,又能起到養(yǎng)陰、生津和清熱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口干舌燥津液不足等問題,也是一種滋補性極強的重要藥材,藥用價值非常高。
西洋參雖好,但不能長期食用,避免出現(xiàn)失眠或焦躁不安的癥狀,長期食用西洋參還容易出現(xiàn)食欲不振和腹痛腹瀉的問題,西洋參容易對脾胃造成損傷,脾胃虛寒以及陽虛的病人不能長期大量食用。
第三種:雄黃
性味辛、溫,有毒。入肝經、大腸經,具有解毒,殺蟲的功效。臨床中常用于治療瘡癤疔毒、疥蘚、蟲蛇咬傷等。
但是雄黃含有二硫化二砷,這二硫化二砷既是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若大劑量或長期按一定劑量服用可引起蓄積中毒,最終導致肝、腎受損。
第四種:土三七
三七并非是名貴的中藥藥材,在山區(qū)和村莊特別常見,這是一種常用于治療外傷的中藥藥材,過量食用容易對肝功能造成影響,也容易加大對肝臟的損害,容易影響肝臟周圍的靜脈血管,導致靜脈血管運輸出現(xiàn)異常,患上了肝竇阻塞綜合征,出現(xiàn)肝腫脹和黃疸以及腹水癥狀。
第五種:白果
白果就是銀杏果的果實,進入人體后能達到止咳平喘的功效,倘若沒有經過特殊處理直接使用,其中的銀杏酸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會讓人體出現(xiàn)腹部脹痛和肝中毒等癥狀。
白果炒熟之后毒性會降低,但是成年人一次不要超過10粒,兒童不要超過5粒,五歲以下的兒童禁止食用,出血患者和體虛患者也不適合吃。
第六種:蒼耳子
它對風疹、瘙癢、風濕性頭疼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這種中藥藥材也是有一定毒性的,長期大劑量服用容易出現(xiàn)食欲不振和腹痛腹瀉的情況,嚴重時會對肝臟和腸胃造成損害,甚至會休克,切勿濫用這種重要藥材。
第七種:艾葉
中醫(yī)認為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等作用,女性著涼后易痛經,這個時候就會選擇用艾葉制成的中成藥來治療痛經。
雖然艾葉具有緩解痛經的作用,但不能長期大劑量使用。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艾葉中含有揮發(fā)油和水溶性物質,長期大量服用容易對肝功能造成損傷,甚至容易出現(xiàn)肝硬化的困擾。
03
用藥時更要遵照下列標準:
1、一切藥物均在醫(yī)師、醫(yī)師的具體指導下服用。
2、能少使用的藥物決不常用;可以用可無需的,則不能用。
3、務必用藥時,則盡量采用對胎兒無危害或危害小的藥物。如因醫(yī)治必須而務必較長期性運用某類可胎兒畸形的藥物,則應終止懷孕。
4、依據治療效果,盡可能減少用藥治療過程,立即減藥或斷藥。
5、服用藥物時,留意包裝上的“孕婦謹慎使用、不宜、禁止使用”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