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種天然真味好,木瓜微釅桂微辛,
何當更續(xù)歌新譜,雨甲冰芽次第論”。
——清代蔣衡《茶歌》
肉桂又名大桂,紫桂,牡桂。肉桂是日常家庭中炒菜不可少的調(diào)味品,由于肉桂有特殊芳香氣味,所以可以制作成比較特殊的香料,西方還經(jīng)常被磨成粉打入咖啡和奶茶中。
早對肉桂的獨特品質(zhì)特征有很高的評價,指出其香極辛銳,具有強烈的刺激感。
「
Part1
肉桂的歷史
」
關于肉桂的歷史最有名的當屬與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的故事,相傳有一日西施撫琴吟唱自編的《梧葉落》時,忽感咽喉疼痛,遂用大量清熱瀉火之藥,癥狀得以緩和,但藥停即發(fā)。
無奈又請了一名中醫(yī)見其四肢不溫,小便清長,六脈沉細,乃開肉桂一斤。藥店老板對西施之病略有所知,看罷處方,不禁冷笑:“喉間腫痛潰爛,乃大熱之癥,豈能食辛溫之肉桂?”便不予撿藥,侍人只得空手而歸。
西施卻道:“此人醫(yī)術高明,當無戲言。眼下別無他法,先用少量試之?!逼湎冉酪恍K肉桂,感覺香甜可口,嚼完半斤,疼痛消失,進食無礙,大喜。藥店老板聞訊,專程求教名醫(yī)。名醫(yī)答曰:“西施之患,乃虛寒陰火之喉疾,非用引火歸元之法不能治也。肉桂用于治喉間癰瘡,屬特殊情況。
由此可見肉桂不但是廚房里的調(diào)味品,還是一味良藥。
「
Part2
肉桂的藥用
」
成分營養(yǎng)——
肉桂中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核黃素、硫胺素以及胡蘿卜素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皮含揮發(fā)油(稱桂皮油)1~2%,主要成分為桂皮醛75~90%,并含少量乙酸桂皮酯、乙酸苯丙酯等。本品不含丁香油酚,尚含粘液、鞣質(zhì)等。
中醫(yī)功效——
肉桂,味辛甘,氣香性溫熱??梢詼刂兄鸷?、引火歸元、治上熱下寒、心腹諸痛、補命門火不足、扶脾陽。
心血虛、胸口痛、口腔潰瘍、手腳冰冷、腰膝寒涼、女性肌瘤、麻痹不仁、血瘀不通、高血糖者、陽虛怕冷、腫瘤患者善用此物,可減緩疾痛,輕身延年。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百病和顏色,久服輕身不老,面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
溫腎壯陽
用于腎陽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亦可用于腎不納氣的虛喘、氣逆;
溫中祛寒
用于脾胃虛寒的胃脘冷痛,以及腹痛腹瀉,常與干姜、附子同用;
溫經(jīng)止痛
能溫通血脈、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氣滯引起的痛經(jīng)、肢體疼痛。本品辛甘大熱,純陽燥烈,善暖中下二焦而散寒止痛,色赤入血又能鼓舞氣血生長,故為脾腎陽虛、寒凝諸痛、氣血虛寒等癥之要藥。
「
Part3
桂皮的食用
」
桂皮茶
食材:桂皮15克,生姜50克,紅糖200克, 紅棗5克
1、桂皮,生姜,紅棗洗凈;將桂皮掰成適宜的小塊,生姜切片,紅棗切丁,備用
2、將桂皮和生姜,分別放入2個鍋中,各放1L水,大火煮開
3、大火煮開后,改用中火,煮20分鐘左右,盛出
4、將煮好的姜水與桂皮水,過濾之后,混在一起重新倒入鍋中,此時水的顏色已經(jīng)發(fā)深紅色了
5、將混合后的水再次放置火上,大火煮開,下入紅棗丁和紅糖,大火煮制5分鐘即可關火
來源:好廚、上海和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