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處拜訪親戚,有個剛剛小升初的侄子拉著我,問了我一個問題。
他說他有一個一個疑問,聽課覺得自己好不容易聽懂了,但是一做題發(fā)現(xiàn)自己好多題都還是不會。
這個問題尤其體現(xiàn)在數學和英語這兩門學科上,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在我的網絡課程上,也有許多學生說著相同的情況。
A說:聽懂課不太難,難的是做題啊。一做題自己的信心瞬間崩塌了。
B說:做題總是不順利,很容易煩躁,但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來!
C說:懂一點和不懂其實差不多的,只是爭取聽懂課堂內容,課下爭取會做80%的題。說得輕巧,做起來真的很難!
那么該怎么解決這種情況呢?具體地可以看一下具體的3個現(xiàn)象分析:
很多學生在看到題目時覺得面熟,能肯定自己以前做過原題或類似的題目,然后就開始直接解題了。但是等看到答案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的啊。
原因:課堂學習中沒有真正理解題目的解法,只能跟著老師的思路把題目走了一遍。自己課下沒有進行總結,但是卻自信認為自己掌握了。
解決方法:班級學生可以分為幾個小組,互幫互助。尤其是當堂課程結束后互相根據題目闡述自己的思路和解題過程。當天還需要多練一兩道題鞏固一下這類型的題目。一周以后,可以把一周的學習內容進行綜合練習,檢驗自己的一周的學習是否有效!這樣學生才能做掌握不同類型題目的解法,還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很多家長都反應說自己的孩子很粗心,經常把會做的題目算錯。甚至有家長說孩子期末考試數學考了90分,丟掉的那10分全是計算失誤。還有很多學生也說,平時粗心沒什么,關鍵時刻到了考場我一定會作對的。但是,作為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我們告訴各位家長,會做但做不對才是最可怕的。
原因:粗心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心態(tài)問題,尤其容易出現(xiàn)在考試的時候,很多學生由于緊張不該錯的簡單基礎題往往出錯。第二個原因就是對知識掌握得不牢固,似懂非懂,就容易粗心。
解決方法:進行針對性訓練,容易考試緊張的,可以每次作業(yè)都計時練習,在日常學習中不斷鍛煉自己的心態(tài)。對于似懂非懂的知識點要透徹去理解,問老師問同學,自己多練習。但是也不能盲目去做題,有數量不等于有質量。
更多的學習資料和方法會在我的免費公益課上進行分享。我一直致力于記憶力提升、中小學學習方法的研究,希望能在教育問題上對家長有所幫助。
請加微信:222432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