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墩撜Z·第二章·為政篇》翻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guī)矩?!笨鬃?8歲開始接觸《周易》,當時沒有重視或者沒有讀懂易學,通過和圣人老子的接觸,51歲的孔子才有所啟發(fā)而對易經(jīng)有了新的理解,并且發(fā)現(xiàn)《周易》里面包含著博大的哲理,于是便開始更加刻苦地攻讀易經(jīng),并對易經(jīng)系統(tǒng)地寫了十篇注釋文章,史稱《十翼》,在易經(jīng)哲學理論的完善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孔子說自己是五十而知天命。五十而知天命并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人到了五十歲就可知天命,人如果不學習圣言,不研究哲理,就是到了七八十歲也不會知天命。
現(xiàn)代人壽庚延長,60歲就是過去50歲。這個年齡段要知天命的含義:自己心知肚明己是夕陽西斜,個人命運己成定局,該有的就有了,不該有的再強求也是非份之想。所以人生不能虛度年華,步步踏實開拓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