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曾(1876—1923年),又名衡恪,號朽道人、槐堂,江西義寧(今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孫,著名詩人陳三立(陳散原)長子,歷史學家陳寅恪之兄。曾留學日本,攻讀博物學。歸國后從事美術教育工作。
陳師曾是吳昌碩之后革新文人畫的重要代表。在文人畫遭到“美術革命”沖擊之時,他高度肯定文人畫之價值,善詩文、書法,尤長于繪畫、篆刻。
齊白石一生朋友甚多,但被他視為莫逆的,只有陳師曾。
陳師曾為齊白石做了兩件事。一是建議齊自創(chuàng)風格,不斷改進畫法;二是將齊的作品推向海外。
陳師曾巧施計謀,在中日繪畫聯合展覽會故意把齊白石的畫價標得比吳昌碩還高。日本人大為吃驚,
盡管他們認可齊白石的畫很好,由于價格過高他們紛紛放棄購買。當時齊白石的畫在國內目前賣不上高價,日本人紛紛派人到中國來收購。
陳師曾聞訊,馬上急電北京各畫店將齊白石的畫價提高20倍。掀起了搶購齊白石作品的狂潮。
陳師曾國畫作品欣賞陳師曾畢生致力于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創(chuàng)作,
留學日本的經歷則使其對西洋繪畫有相當的接觸和研究,他曾畫過少量的西畫作品,
在對事物的觀察以及繪畫技法的運用上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由此形成了個人的藝術風格。
他的繪畫題材廣泛,山水、花鳥、人物、風俗等皆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