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個熱鬧,參加[秋日靚湯]活動,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謝謝啦!

今天的主題食材是山藥,山藥營養(yǎng)豐富,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它也是藥膳中經(jīng)常用到的一味藥材,尤其適合秋季滋補食用。

秋季吃山藥,可為冬季進補打基礎(chǔ)。因為山藥是補中益氣藥,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者在進補前食用。

 

龍骨煲山藥

材料:豬龍骨,山藥,枸杞。

做法:

1.豬龍骨斬塊,洗凈。

2.鍋里水燒開,把龍骨綽水(可以看到綽出來的水很臟哦)

3.綽過水的龍骨撈出用流動的水洗干凈。

4.沙鍋里放綽過水的龍骨,加足量冷水,投幾片姜,一個蔥結(jié)和少許料酒,開大火煮開后撇去浮末,轉(zhuǎn)小火煮半個小時。

5.帶上橡皮手套,把山藥洗凈去皮切塊,迅速投入鍋中(速度要快,否則山藥很容易氧化發(fā)黑),小火繼續(xù)煲半個小時左右。

6.山藥如果煲半個小時后,投入十多顆枸杞再煲個5分鐘,加鹽調(diào)味即可。

一點小羅唆:

1.山藥切開后如果不是立即下鍋,那么需立即浸泡在鹽水中,以防止氧化發(fā)黑。新鮮的山藥切開時有粘液,可以在清水里加點醋,能洗去山藥表面的粘液。皮膚直接接觸山藥容易導致皮膚過敏,發(fā)癢,所以處理山藥的時候最好戴上手套。

2.龍骨就是平時我們吃的大排把肉剔掉后留下的L形骨頭,用來煲湯比較鮮。

3.原來用枸杞做湯,我都是跟其他材料一起入鍋煲,最近看到藥膳師的說法是,為了不影響枸杞的藥性,需要在煲湯的最后再放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