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野菜譜》只收了五十二種,
不過那都是他目驗、親嘗、自題、手繪的。
而且多半是自己掏錢刻印的——
誰愿意刻這種無名利可圖的雜書呢?
——汪曾祺
?
一名蒲公英,四時皆有,唯極寒天,小而可用,采之熟食。
白鼓釘,白鼓釘,
豐年賽社鼓不停,
兇年罷社鼓絕聲。
鼓絕聲,社公惱;
白鼓釘,化為草。
?
二三月采,熟食。四月結(jié)角不用。
絲蕎蕎,如絲縷。
昔為養(yǎng)蠶人,今作挑菜侶。
養(yǎng)蠶衣整齊,挑菜衣襤縷。
張家姑,李家女,
隴頭相見淚如雨。
?
救饑:入夏,生水中。六七月內(nèi)采,生熟皆可以食
采采浮薔,涉彼滄浪。
無根可托,有莖可嘗。
野風(fēng)浩浩,野水茫茫。
飄蕩不返,若我流亡。
?
救饑:秋生水田,狀類白菜,熟食。
水菜生水中,水深不可得。
挈筥繞堤行,日暮風(fēng)波息。
水清忽照人,面色如菜色。
?
救饑:生霜降時。采之,熟食。葉如狗印,故名。
狗腳跡,何處尋?
狡兔亂走妖狐吟,
北風(fēng)揚沙一尺深。
狗腳跡,何處尋?
?
救饑:早春采,可熟食。燕來時,則腥臭不堪食,故名。
燕子不來香,
燕子來時便不香。
我愿今年燕不來,
常與吾民充糇糧。
?
救饑:正二月采之。熟可食。
窩螺薺,如螺髻,
生水邊,照華麗。
去年郎家田不收,
挑菜女兒不上頭,
出門忽見窩螺羞。
?
救饑:一名地耳,狀如木耳。春夏生雨中。雨后采,熟食。見日即枯沒。
地踏菜,生雨中,
晴日一照郊原空。
莊前阿婆呼阿翁,
相攜兒女去匆匆,
須臾采得青滿籠,
還家飽食忘歲兇。
東家懶婦睡正濃。
?
救饑:此菜但可熟食。烏,大也。村人呼大為烏。
烏藍(lán)擔(dān),擔(dān)不動。
去時腹中饑,
歸來肩上重。
肩上重,行路遲,
日暮還家方早炊。
?
救饑:即茵陳蒿。春月采之,炊食。時俗二月二日,和粉面作餅者是也。
青蒿兒,才發(fā)穎。
二月二日春猶冷,
家家競作茵陳餅。
茵陳療病還療饑,
借問采蒿知不知。
?
救饑:一名烏英花。入夏,生水澤中。生熟皆食。六月不可用。
烏英花,烏英菜,
菜可茹兮花可愛。
連朝摘菜不聊生,
豈有心情摘花戴。
?
救饑:二三月采,熟食。
羊耳禿,短簇簇;
穿藩籬,如氐觸。
饑來進退無如何,
前村后村荊棘多。
?
救饑:夏秋雷雨后,生茂草中,如麻菇,味亦相似。
雷聲菌,如卷耳;
恐是蟄龍兒,雷聲呼輒起。
休夸瑞草生,莫嘆靈芝死。
如此兇年谷不登,
縱有禎祥安足倚?
?
救饑:三月采,可作齏。此菜甚延蔓,鋪地而生,故名。
雀兒綿單,托彼終宿,
如茵如衾,匪絲匪縠;
年饑愿得充我餐,
任穿我屋蔽爾寒。
?
救饑:夏秋采,熟食。
采菱科,采菱科,
小舟日日臨清波;
菱科采得余幾何?
竟無人唱采菱歌。
風(fēng)流無復(fù)越溪女,
但采菱科救饑餒。
?
王磐(1470—1530),字鴻漸,高郵人,明代散曲家、畫家,且通醫(yī)學(xué),自號“西樓”。他一面翻閱群書,一面向百姓查訪,親摘親嘗,挑選了60種野菜,編撰成書——《野菜譜》,明代四部通行的植物圖譜之一。成書過程中,王西樓還自題手繪,配圖附詩,配詩秉承了他散曲的一貫風(fēng)格,多以菜名起興,文字又明白如話,俗中藏雅被明代農(nóng)學(xué)家徐光啟收入《農(nóng)政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