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個餐廳,投資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明明人流量很大,每天只賣幾百、幾千塊。
傳單也發(fā)了、促銷也做了,可生意卻沒怎么增長起來。
作為老板的你,這時有必要站在店門口,仔細觀察一番……
站在店門口,餐飲老本要看些什么呢?
以奶茶店為例,現(xiàn)在的奶茶店,一條街上幾家、十幾家,甚至幾十家早就被業(yè)內(nèi)、業(yè)外習以為常。站在自家店門口,同時再對比別人家,或許生意差的原因就一目了然。
需要觀察什么?對比什么?
1.幾家店形象對比,你的店是否符合現(xiàn)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
假如你的店面形象還停留在上個世紀,能進你門店的,不是同行就是房東。剩下的可能是你多年積攢的老顧客來這里懷懷舊,但他們又能陪你一直到天荒地老嗎?
2. 門店形象即使不能標新立異,緊跟時尚潮流,但至少要滿足一個干凈整潔的最低標準。
假如果你的門頭早已灰塵遍布、室內(nèi)燈光昏暗、吧臺一眼望去處雜亂無章,此時誰又能相信這里的產(chǎn)品有品質呢?
1.產(chǎn)品海報是否應季。
明明是夏季,你的產(chǎn)品海報卻還是暖冬熱飲原價12,嘗鮮價9元,并且已經(jīng)被陽光照射得失去了本來面目。就想喝口冰飲的消費者,只能與你插肩而過。
2.有的門店新品海報更新及時,圖片很精美。
但如果在海報上對產(chǎn)品進行簡單介紹,相對其他對手,或許更能讓消費者看出產(chǎn)品的特點。若是配合促銷,效果更好。
門店的溫度由誰主導?自然是店員。
把自己當做顧客,當?shù)陜?nèi)沒有其他消費者時,你的店員坐著的坐著,玩手機的玩手機,聊天的聊天。而顧客進店后,卻只是大眼瞪小眼。你會是什么感受?
而隔壁的奶茶店,在店內(nèi)沒有顧客時,卻是忙著打掃衛(wèi)生、整理吧臺。顧客靠近時,已熱情的喊出歡迎光臨XXXX,并主動推薦新品,點單后指引顧客到相應位置等單……你又會是什么感受?
這些細節(jié),或許早已被老板們熟知,但探其究竟,這些細節(jié)背后其實隱藏著開店做生意的重要一環(huán)。
細節(jié)背后的秘密:“店格”與“態(tài)度”雙提升
講這些細節(jié)背后的秘密前,我們先講個小案例。
不少奶茶店在開業(yè)前,會做足充分的準備:
衛(wèi)生打掃一遍又一遍,產(chǎn)品調(diào)試一次又一次,促銷海報是否到位,員工穿戴是否得體都仔細檢查。
開業(yè)前,老板的心情,就猶如一個新郎揭新娘紅蓋頭時,充滿著期待,并夾雜著欣喜。
而往往,通過精心準備,開業(yè)后的奶茶店生意都很火爆。
生意火爆的原因在于開業(yè)不僅對于開店老板是新的開始,對消費者也充滿了新鮮感,再加上促銷等活動,刺激著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但開業(yè)后,不少奶茶店會發(fā)現(xiàn),門店生意會有回落。往往他們將問題歸結于產(chǎn)品口感與價格,做促銷,或者變動口感成為了最主要的解決辦法。
但消費者需要的真是促銷嗎?或許他們更多的是需要新鮮感。
這時我們可以將奶茶店看做是一個明星。一個明星的熱度與他的作品或者他所出席的活動有關,作品與出席的活動越多,其曝光度也就越高,而關注也隨之增高。
以此來看,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連鎖品牌在產(chǎn)品的推新速度上明顯高于單店;而一個新造型的杯子,也會通過媒體大力造勢;節(jié)假日總會有不同的活動進行著。
這些動作實質是在與消費者產(chǎn)生溝通。
為了形象的理解“溝通”這個概念,我們回到店面形象、服務、產(chǎn)品信息這些細節(jié)中來。
假如將奶茶店比喻為男生,而消費者是其心儀的女生。要想博得被追求對象的好感,門店、員工形象就猶如男生的外表,即使不要求帥氣、陽光,但至少也要干凈、整潔。
產(chǎn)品就如約會時送出的禮物,除了本身的價值外,還可以通過語言的描繪提升其價值感。
比如,一個簡單的金桔檸檬,你可以通過海報上的文字告知——選用新鮮金桔、檸檬手搗出汁,保留自然香氣與滋味,搭配XX茶,讓金桔檸檬更加清爽等等。
相比一張圖片和價格,或許更有想象空間。
而促銷就是在送出禮物后的那份精心準備的燭光晚餐。當消費者被產(chǎn)品打動后,再來一點點小力度的促銷,這是錦上添花。
所以,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大品牌在公眾號推文時,往往前面是渲染產(chǎn)品的特點,最后才是贈券或免費試飲信息,這樣做的目的是將消費者的注意力引導產(chǎn)品本身,而非那點小折扣,避免影響產(chǎn)品的價值感。
店員的服務,就猶如男生在約會中所表現(xiàn)出的溫文爾雅、貼心細致或者幽默風趣。但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對方感受到你在乎她。
到奶茶店中,店員對顧客沒有笑容、置之不理,甚至還自行聊天,當消費者沒有得到應有的在乎時,他們又何必在乎你。
在與不少奶茶店老板聊天時,我們發(fā)現(xiàn)有不少都是從生意慘淡到干掉對手從而扭虧為盈。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一定要把這家店做活,否則沒有“臉面”。
而所著手的往往就是這些細節(jié)。他們在乎消費者如何看待他們的店,自己想要表達的產(chǎn)品意思是否被消費者理解、看到,即使在忙在聽到顧客的需求時也第一時間回應……
顧客不進你的店就如追求女生被拒絕,但開店做生意沒有“何必單戀一枝花”的借口,只能在一次次拒絕中,找到自己的缺點進行改正,最終迎來“屌絲逆襲”。
如何用你的“店格”與“態(tài)度”征服顧客,你想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