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拖延
喜歡拖延
生活中,有的孩子不催不會起床;學習上,作業(yè)拖延的孩子一大把。殊不知寫作業(yè)最忌諱的就是拖延,哪怕你上課認真聽講了,不及時做題鞏固的話,是會忘記的。
拖的時間越長,忘得越多,老師上課布置的作業(yè),等到半夜再寫,做出來的正確率跟上課睡覺的孩子差不了多少。
解決辦法
我們可以觀察到,生活中喜歡拖延的孩子,學習效率也很差,可以給孩子制定規(guī)矩,幫助孩子學會自我控制。早上必須按時起床、看電視1小時必須關掉,剛開始孩子肯定不適應,就要運用懲罰和獎勵措施,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癥。
偏科,不喜歡的科目就不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更愿意學習自己喜歡的科目。如果孩子對數(shù)字敏感,就會認真地投入數(shù)學中。相反,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就沒有那么多精力和興趣了。久而久之,強的學科更強,弱的學科更弱了。
解決辦法
一方面要肯定孩子,表揚現(xiàn)在優(yōu)勢科目的學習成果,給孩子信心,讓他相信自己有學好其他課程的能力;
另一方面鼓勵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在弱勢科目上的點滴進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興趣,必要時專門給孩子補課,強化學習效果。
粗心馬虎
每次考完試,總能聽到孩子說:這次沒考好,是因為粗心馬虎了!
粗心馬虎不是學習應有的態(tài)度,有不少學生就是粗心馬虎造成的1分之差而錯失了理想學校。粗心馬虎,歸根結(jié)底是習慣養(yǎng)成的問題。
解決辦法
認真仔細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能力,能力是要培養(yǎng)的。
讓孩子把每次作業(yè)都看做是一次考試,仔細地看準題目,精力集中,心無旁騖,穩(wěn)住身,埋下頭,攥緊筆,沉住氣,靜下心,做完后要認真檢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育方法從來就沒有一成不變的,爸媽要視孩子的具體情況,因人而宜才行。但有一條:孩子的每一項學習活動,都要和快樂連接。這一原則,要貫徹始終。這需要家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