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詩學(xué)習(xí)之四十五
一則凄美動人的故事
破鏡重圓這一成語來源于一則凄美動人的故事。南北朝時期江南有個著名的才子徐德言,他是當(dāng)時有名的大詩人徐陵之孫。后被南朝后主陳叔寶的大妹妹樂昌公主招為駙馬,并在后來演繹了一段“破鏡重圓”的愛情佳話。
當(dāng)時楊堅已建立隋朝,隨時有可能南下滅陳。在預(yù)感到危險來臨的情況下,徐德言對妻子說:“一旦國破家亡,憑著你的才氣容貌,一定會被擄入權(quán)貴豪門,夫妻恩愛一場,竟成永訣。倘若情緣未斷,還望有相見之日,應(yīng)該有信物為憑。”公主聽罷,淚流滿面,便從妝奩中拿出一面銅鏡,將其破為兩半,兩人各執(zhí)一半,作為日后重見的憑證,并約定,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在市上賣這半面鏡子,以便重逢。
不久,隋文帝派遣次子楊廣和大將楊素率軍滅了南陳。樂昌公主和徐德言在戰(zhàn)亂中失散。樂昌公主被掠入了隋朝大臣越公楊素家里,成為寵姬。但樂昌公主思念徐德言。每到正月十五元宵佳節(jié),便命老仆拿著半塊銅鏡沿街叫賣。
徐德言流離顛沛,生活困苦不堪。幾年后他流浪到當(dāng)時隋朝的京城長安。在集市上,巧遇樂昌公主仆人。兩下一合,果然破鏡重圓。但此時妻子已淪為權(quán)傾朝野的越國公的愛妾,怎么辦?
鏡子回來了,但人能不能歸,卻是個未知數(shù)。銅鏡依然光亮,但他魂牽夢繞的公主的影子在哪里?于是,他在鏡面上寫了一首五言詩: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
無復(fù)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聽老仆講述后,樂昌公主知是自己日思夜念的徐德言。但此時的她卻左右為難了,依理,一女不嫁二夫,但楊公對她不薄,怎好辜負;于情,徐公依約尋來,情意未改,怎好不歸。
多虧楊素知情達理,派人召見徐德言并設(shè)宴款待,讓他們夫妻破鏡重圓。此時的公主悲喜交加,左邊新官人,右邊舊官人,喜,不敢笑;悲,不敢哭。于是,即席賦詩:
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
讀徐德言《破鏡詩》
流水高山幾日音,春時偏遇大寒侵。
天公何忍分銅鏡,長夜怎能圓夢心。
羈客紗窗思月影,誰人絳帳奏焦琴。
姮娥終得晴空近,光灑鴛鴦歸暮深。
悠雲(yún)2021/03/18
相關(guān)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