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皇甲子·唐堯紀元】
西泠四家之一趙次閑有朱文長方印“唐堯二十載后第七十甲子生”,《續(xù)修四庫全書提要》著錄萬斯同《歷代紀元匯考》五卷:“又辨起[帝堯元年]甲辰……按語謂帝堯元載《竹書紀年》在丙子,羅泌《路史》在戊寅,章俊卿《山堂考索》在癸未,今據(jù)皇甫謐、邵康節(jié)、金仁山之說定為甲辰?!?br>
帝堯元年凡五說,董作賓先生《平廬文存》卷一有“-2357”、“-2333”、“-2297”、“-2249”、“-2145”,“前后最大差至二百一十二年”。
前考蕭蛻庵所署年款,與黃帝紀年懸隔300年,若以黃帝紀元-2697年為基準,黃帝、唐堯前后相差區(qū)間為[340,552],似當(dāng)取-2357年為帝堯元年為宜。
民國乙酉三十四年(1945),為黃帝4642年,堯帝4302年,距堯帝42年第一乙酉為4302-42=4260=71×60,是年為堯帝元年后[第72乙酉]。
是以,若以唐堯紀年為參照,則可與蕭蛻庵“七十二旃蒙作鄂”之年款彌合。
蕭蛻庵所作四條屏中有題“軒皇甲子”者,雖以黃帝元年為參照,實則似以唐堯紀元為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