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1晉商 忻州是萬里茶道上重要的節(jié)點城市——從“三個判斷”看忻州歷史貢獻
萬里茶道是古代中國、蒙古、俄羅斯之間以茶葉為大宗商品的長距離貿易線路,是繼絲綢之路之后在歐亞大陸興起的又一條重要的國際商道。200多年前,山西商人抓住歷史機遇,開辟北方商路,勇闖茫茫戈壁,把生意做到了俄羅斯。
萬里茶道山西境內圖。秦建新 提供

國家文物局將萬里茶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成立了萬里茶道保護和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lián)盟,一系列實質性的舉措相繼跟進,亮點頻頻,再一次引起世人矚目。
 
一片綠葉,萬里飄香。忻州與萬里茶道有什么關系?忻州是否是萬里茶道上的重要節(jié)點城市?本文從“三個判斷”回答這一問題,重溫那段輝煌歷史,致敬前輩們的卓越貢獻,弘揚晉商的開拓精神,以引發(fā)更多人對萬里茶道的重視、關注、研究和參與。


判斷一:綜合的歷史地理位置


 
三晉大地,山河壯麗,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稱,整個輪廓山環(huán)水繞,與四鄰界線十分明顯,西部是黃河、呂梁山,東部是太行山,北部是長城,南部有中條山,從縱向來看,兩邊是大山,中間夾著盆地,大運通道約550公里,東西距離約300公里,地勢大致近似一個北高南低的平行四邊形。
 
忻州位于省城太原以北,是山西面積最大的地級市,也是省內唯一地理上橫跨東西的地級市,所以占據(jù)山西“左手一指呂梁山,右手一指太行山”的重要高地,也才有了郭蘭英歌頌山西的那首《人說山西好風光》的經(jīng)典傳唱。具體說到忻州地形,大體與山西地勢一致,也是兩邊山地,中間盆地,南有石嶺關門戶,忻州古城因此而被譽為“晉北鎖鑰”;北有雁門關門戶,被譽為“中華第一關”,自古以來,忻州就是中原通往塞外的重要咽喉要道,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
張云平 攝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是華夏民族的起源和發(fā)展地,自然地理和人文歷史的相互影響作用,孕育了三晉文化,從而也形成了山西人賴以生存又各具特色的經(jīng)濟區(qū)域文化。著名學者王尚義在其《晉商商貿活動的歷史地理研究》一書中,將明清時期山西的經(jīng)濟區(qū)劃分為四個版塊:大同府經(jīng)濟區(qū)、太原府經(jīng)濟區(qū)、平陽府經(jīng)濟區(qū)(今以臨汾為中心縣市)和潞澤經(jīng)濟區(qū)(今以晉城、長治為中心縣市)。
 
忻州屬于大同府經(jīng)濟區(qū),包括了寧武府4縣、忻州2縣、代州3縣、保德州1縣,從大的區(qū)域看,忻州歸晉北,這里緊鄰蒙俄,很早就是以“茶馬互市”為主要貿易形式,皮毛制品是本地的特產,同時又從南方販運來茶、棉、絲等物品。為什么茶是大宗商品?因為茶葉最早產于中國南方,有助消化、提氣神的藥用價值,北方寒冷地區(qū)生活的人們“嗜茶為命”,這種產茶區(qū)和耗茶區(qū)的遠距離相隔,導致茶一度時期被西方人稱為“綠色黃金”。據(jù)俄羅斯科學院院士BG·米斯尼科夫研究統(tǒng)計,當時半磅(1磅等于454克)中等品質的磚茶就能換到一張貂皮,一磅普通的花茶也可買到三到四頭奶牛,因此忻州地區(qū)經(jīng)濟結構從一開始就是一種具有邊貿特色的市場型經(jīng)濟。
 
忻州從軍事區(qū)劃分上戰(zhàn)略地位更加顯著。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以后,蒙古人并沒有消亡,而是逃往北方大漠草原,不斷侵襲中原內陸。為了北方邊疆安全,明政府在北方長城沿線設立九邊重鎮(zhèn),進駐70萬軍隊,其中有四鎮(zhèn)在地緣上與山西有直接關系,包括大同鎮(zhèn)、山西鎮(zhèn)、宣府鎮(zhèn)、延綏鎮(zhèn)。大同鎮(zhèn)駐地大同,管轄邊墻東至宣府鎮(zhèn),西至偏關鴉頭山;山西鎮(zhèn)駐地偏關,管轄邊墻東至偏關鴉頭山,西至老牛灣延綏鎮(zhèn);延綏鎮(zhèn)駐地榆林,管轄邊墻東至老牛灣,西至寧夏鎮(zhèn)邊;宣府鎮(zhèn)駐地河北宣化,管轄邊墻東至居庸關,西至大同平遠堡,從中可以看出,忻州幾乎與四鎮(zhèn)都有直接關系,而且忻州的“外三關”與“內三關”具有共同拱衛(wèi)京師的特殊地位,與九邊重鎮(zhèn)中另外五鎮(zhèn)也有一定的間接關聯(lián),也都是山西商人活動的重要區(qū)域。
 
正是由于明代九邊重鎮(zhèn)的設立,邊關戰(zhàn)略位置的提升,給山西商人提供了軍需供應和龐大駐軍消費供應的機會,山西商人也因此涉入邊鎮(zhèn)貿易,催生了中國十大商幫之首的晉商,由此拉開了晉商縱橫商界500年的輝煌史。我們平時所說的“晉商”,就特指明清時期崛起的山西商人。
 
晉北地區(qū)在中國歷史上,版圖時進時退,但一直以來是中原漢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的分界線和緩沖區(qū)。晉商走出三晉大地,邁出的第一步就是進行俄蒙貿易,開辟北方貿易通道,而茶葉貿易是大宗商品。山西地理位置的優(yōu)勢,晉商財力的不斷積累,萬里茶道開始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萬里茶道從福建武夷山的羊樓洞、武漢的漢口、湖南的安化、河南的社旗鎮(zhèn)、孟津渡口,穿越太行山峽谷進入晉城,走進晉中祁縣、太谷、榆次,北上晉北,經(jīng)忻州的石嶺關、忻州古城、崞陽古城、陽明堡、雁門關,北上大同方向。其中忻州石嶺關和雁門關是必經(jīng)的重要關卡,雁門關更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從這里兵分兩路,一路經(jīng)走西口通道,從右玉的殺虎口去歸化(今呼和浩特),大部分走東路出大同,到達塞上重鎮(zhèn)張家口,再從張庫大道到達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直達恰克圖,然后轉往歐洲各國。由南向北,先是肩挑,再是船行江河,接著是騾馬,最后是駝隊,綿延1.4萬公里,途經(jīng)國內八省區(qū)200多個城鎮(zhèn),貫通中、蒙、俄三國,在中華貿易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判斷二:勇于開拓的商界領軍人物



晉商之所以歷經(jīng)千難萬險,幾度沉浮,稱雄商界500年,靠的是“勤奮節(jié)儉、明理誠信、精于管理、勇于開拓”的晉商精神,彰顯的還是開放精神。從最初成功開拓北方商路,到向南拓展,將鹽糧和茶馬活動范圍,進一步拓展到京津和江淮地區(qū),進而走向全國,走出國門;從前期主要從事商品貿易,到后期順應市場規(guī)律變革為票號,關鍵是在晉商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上,都會涌現(xiàn)出一批勇于開拓的商界領軍人物,力挽狂瀾,引領著發(fā)展方向。如祁縣喬家大院創(chuàng)業(yè)發(fā)家的始祖喬貴華,榆次常氏家族通往萬里茶道的先驅常萬達,平遙日升昌票號的創(chuàng)始者雷履泰,晉商中唯一留有傳世著作并才華出眾的經(jīng)理人李宏齡等。
 
忻商是晉商中的一個生力軍,忻商雖沒有像太谷曹氏、介休侯氏、祁縣喬氏和曹氏、榆次常氏和王氏那樣進入晉商十大家族排名榜,但忻商走口外,謀生致富的并不少見。清光緒《重修直隸忻州志》序文中說,忻州人“乾嘉之間,習于邊情者,貿易蒙古各部落及西北口外各城,有無相通,權其子母,獲利倍蓰。忻人不但不受近邊之害,轉受近邊之利,以此致富起家者實多?!比缰軜泯S兄弟兩人繼承父業(yè),到40歲時周樸齋開始致富,后來“以塞外,非首邱地,復移家于故土,晚年家益豐。忻州屈指巨富者,必及于公?!毙弥萑酥羞€涌現(xiàn)出一批優(yōu)秀的經(jīng)理人,如聞名商界的山西旅蒙商號大盛魁,創(chuàng)辦人是太谷人王相卿和祁縣人張杰,分支機構遍布大半個中國,極盛時從業(yè)人員有8000多人,在道光至同治年間,代州人王廷相擔任過這個商號的總號大掌柜,他從學徒做起,精明能干,一步一步升為大掌柜,使大盛魁商號進入黃金期。
代縣雁門關。宮愛文 攝

在群星璀燦的晉商大家中,不能不提一位名叫程化鵬(1824——1892)的忻州商人,他不僅是萬里茶道上的開拓者,也是革新者和推動者。榆次常氏家族后人、民國著名學者、書法家常贊春在其主持編寫的《山西獻徵》中,專門為兩位忻州商人程化鵬和陳吉昌作了小傳,稱程化鵬為“晉商領袖”,肯定了程化鵬的卓越歷史貢獻。
 
明清時期,總體上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當時整個中華大地僅有北方的恰克圖和南方的廣州兩個官方的對外貿易交易市場。恰克圖是萬里茶道上標志性的節(jié)點城市,位于當時俄蒙邊境線上,俄國市場稱“恰克圖”,中國市場稱“買賣城”,由最初的四頂帳蓬,到后來穩(wěn)定在100多家大商戶,可以說晉商幾乎壟斷了北方恰克圖的俄蒙貿易。
 
萬里茶道上的恰克圖俄蒙貿易,曾遇到過兩次危機。第一次是道光、同治年間,國內民族矛盾加深,白蓮教起義及后來的太平天國運動,富裕的江南及沿海地區(qū)戰(zhàn)火不斷,萬里茶道交通要道幾近中斷,清政府為鎮(zhèn)壓太平軍籌措軍費,實施厘金制度,稅收加重,晉商“獲利無多,是以生計日窮,漸行蕭索”。當時,中俄雙方在恰克圖已設官管理,中方在朝廷的理藩院設有官司,但不征稅,出口和出口稅分別由張家口關和歸化關(今呼和浩特)征收,凡商人前往恰克圖貿易,必須先去上述兩關領取理藩院票,又叫信票,也叫部票或龍票,上面注有商人姓名、貨物、日期、住宿等事項,沿途道路各個關卡嚴加盤查,稍有不符或注名不清晰,不是退回兩關重辦,便是罰金或扣留貨物,手續(xù)繁雜又費時間,十分不方便,沒有辦法生存,一些商人便避開官道,從事對俄走私貿易以營利,大凡走私者既要承擔風險,又要受官吏勒索,同時也使得政府減少了稅收,其結果是“病商損國”。

在這種危機情況下,忻州商人程化鵬挺身而出,不顧個人安危,赴京上書理藩院,陳述政府管理弊端,請明定稅則,簡化手續(xù),準許商人運茶直接與俄人貿易,并建議開辟新的貿易商埠伊犁和塔城,獲得了批準,為山西商人爭取到了正當?shù)馁Q易權利。據(jù)《山西貿易志》分析,“咸豐期在恰克圖晉商的倍增,當與批準程化鵬的呈請有關。”
 
第二次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隨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外國在華勢力日益強大。原本晉商壟斷的萬里茶道,因為清政府允許俄人直接進入中國湖北等地建茶廠并享受最惠國待遇降低關稅,貿易收入受損。在這種事關國家、民族危亡的情況下,為了晉商的生存,程化鵬“回狂瀾于既倒”,與另外兩位商人余鵬云、孔廣仇等呈請綏遠城將軍,“俄商到我中國來,奪我商利,我華商也可以去俄國而覓新途”。要求由恰克圖假道俄邊行商并經(jīng)綏遠城將軍轉呈于清政府,引起恭親王奕讠斤足夠的重視,最終經(jīng)同治皇帝御批,準山西商人之請,并予減少厘金稅額,以示體恤。晉商又一次在艱難中頑強地站起來,重振旗鼓,返回了恰克圖,并陸續(xù)深入俄國境內各地,同俄國商人公平競爭商業(yè)利益,程化鵬功不可沒,因此而被業(yè)界公認“商界領袖”。


判斷三: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


在南起福建武夷山,北至庫倫(蒙古烏蘭巴托)、恰克圖,西至歐州的這條漫漫的萬里茶道上,至今仍保留有晉商及沿線商民留下的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和文物遺存,訴說著那段曾經(jīng)榮耀和輝煌的歷史,這是一筆珍貴的文化和精神財富。
 
在2020年12月10日武漢召開的萬里茶道聯(lián)合申遺城市聯(lián)席會議暨萬里茶道八省區(qū)文物局長申遺工作座談會上,通過了申遺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正式成立萬里茶道保護和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lián)盟,文件中將“保護好遺產的景觀環(huán)境和歷史風貌,切實維護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作為當前一項重要的工作之一,提出搶救和保護沿線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十分迫切,引來沿線節(jié)點城市更多人們的關注。
 
說到晉商留給今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最直觀、最珍貴的當屬遍布山西境內的大院建筑和全國各地現(xiàn)存的晉商會館。一般來說,大院是晉商在外地經(jīng)商致富后,為顯示“富實氣象”而在家鄉(xiāng)興建的宅院,像祁縣的喬家大院、太谷的曹家大院、榆次的常家大院、靈石的王家大院等,如今已成為知名的文化旅游景點。會館則是晉商在向南拓展商道時,為了維護本行本幫的利益,在民間籌建的聯(lián)絡感情、開會議事的場所。歷史上山西商人究竟建了多少會館?沒有準確記載,也無法統(tǒng)計。晉商研究大家黃鑒暉據(jù)僅有的資料統(tǒng)計,至少在京城、漢口、上海、廣州等地建有28個會館,山西商人建立的會館之多,是我國其他商幫都比不了的。清道光年間出版的《都門紀略》一書中,記載在京的全省性質及府州縣會館共34個,這些府州縣是太原、代州、忻州、平定、太平、翼城、聞喜、洪洞、浮山、曲沃、襄陵、臨汾、解州、永濟、趙城、靈石、介休、汾陽、盂縣等,其中全省性質的7個,府性質的4個,州縣建立的23個,這些州縣,一般都是晉商人才大縣,財力雄厚,其中忻州、代州位列其中,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忻商興盛的狀況。
 
具體說到忻州在萬里茶道上留下的珍貴歷史文化遺存,大致可分為幾個部分:一是官方的資料,包括國史、正史、地方史志中有關忻商茶道方面的記載,以及歷史檔案中對忻商茶道商貿活動保存的原件資料和實物。二是國內外專家學者對晉商的研究及資料專著中對忻商茶道方面研究成果的各種專著版本。三是忻商各個時期店鋪的賬簿、信函、票據(jù)、商標、合同、文書等直接文獻資料,這是研究忻商茶道的第一手資料,這部分大都散落在民間收藏者手中。四是文物遺存,包括萬里茶道經(jīng)過忻州地界上相關的建筑、道路、寺廟、石碑、墓志、器物等,有可移動的和不可移動的。
原平崞陽古城照片。王文君 攝

近年來學術界關于中蒙俄商家、商路的研究,一度成為熱點,出版了一批有價值的學術專著,對于萬里茶道途經(jīng)的主干線路都有一致的結論?!缎猩踢z要》是一部知名度和史料性很足的清代茶商手抄本,詳細記錄了晉商從湖南安化采辦茶磚的全過程,晉商研究學者張亞蘭對此手抄本進行了釋讀與研究,茶幫將茶葉從南方經(jīng)水路運至河南社旗鎮(zhèn),改走陸路,渡黃河,穿太行山峽谷,進入晉中盆地的平遙、祁縣、太谷等地休整,北上晉北,到達塞上重鎮(zhèn)張家口,再北道蒙古及恰克圖。其中忻州號稱“晉北鎖鑰”,是晉北的南大門,大同是晉北的北大門,晉北通道是山西通往京津地區(qū)及蒙古、歐州方面的交通要沖。晉商研究大家張正明在《清代的茶葉商路》考證中,也記錄了這條福建茶葉運至漢口后去往張家口的主干線,“轉漢口至樊城起岸,貫河南入澤州(今晉城市),經(jīng)潞安抵平遙、祁縣、太谷、忻縣、大同、天鎮(zhèn)到張家口?!睍x商研究學者程光、李繩慶編著的《晉商茶路》中也有一些有關忻州的記載,“在祁、太老號稍事休整后的晉商,全部改換畜力大車,經(jīng)徐溝、太原、陽曲、忻州、原平,直抵代縣黃花梁”。此外,權威版的《山西歷史地圖集》中也專辟“清代晉商商路”一節(jié),劃出了從南方轉漢水至襄樊,貫河南入澤州,經(jīng)潞安抵平遙、祁縣、太谷、忻州、大同、天鎮(zhèn)到張家口,貫穿蒙古草原到庫倫至恰克圖,這是一條重要的茶葉商路。
 
這里補充說明一點,萬里茶道的主干線是北路,也叫北商,就是指南起福建武夷山,北至俄羅斯恰克圖這條線路,但歷史上茶路呈多起點、多階段特點,相對于恰克圖的北路,還有一條西路,即忻州商人程化鵬上書理藩院要求新開辟并獲準的商埠伊犁和塔城貿易,從而催生了《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的簽約。據(jù)清同治朝卷《籌辦夷務始末》記載,走西路所辦之茶多為安徽建德朱蘭茶,“專有茶商由建德販至河南十字店,由十字店發(fā)往山西祁縣、忻州,由忻州而至歸化(今呼和浩特),專販與向走西疆之商,運至烏魯木齊、塔爾巴哈臺等處售賣?!睆闹锌梢钥闯?,無論是北路還是西路,萬里茶道必經(jīng)忻州地界休整或中轉經(jīng)過,而且不是單純的過路,當時的忻州古城外南關、北關驛路發(fā)達,驛站有馬匹、馬夫、客棧及倉儲的配置,已是一個功能性的重要的晉北商貿城市。
 
萬里茶道從太原北上,經(jīng)石嶺關進入忻州地界,依次經(jīng)關城村、忻州古城、崞陽古城、陽明堡、雁門關,出雁門入山陰縣至大同。第一站是石嶺關內的關城村,位于石嶺關東南,出石嶺關有古商道通往關城村。城墻現(xiàn)已不存,僅保留有關帝廟戲臺,院內石碑六通,重要的有四通,功德芳名碑上記載有德義成、隆興德、智天賜、和合成、義合成等商號捐資助建情況,可作為晉商老字號在主要通道存在的證明。尤其是功德芳名碑上記錄有時任忻州城守府何圣北、忻州同知方世賢、石嶺關巡檢司馬驎、崞縣原平驛驛丞祝維泰等的捐資助建情況,是萬里茶道上官方機構登錄的實物證據(jù)。另據(jù)了解,關城村世代有習武風氣,當時創(chuàng)立有許多鏢局為沿途運輸安全提供服務。
 
第二站是忻州古城,忻州古城城池磚石結構修建于明代,至今保留有南城門甕城、北城門樓、東門、西門、東段、東南段、西南段城墻殘存。古城內還保存有部分古建筑:秀容書院、財神廟、關帝廟、泰山廟、興國寺及少量古民居。關帝廟,供奉財神關公的寺院,現(xiàn)有古碑八通,重要的有三通,記載大量商號捐資情況,涉及山西、河北、內蒙古等省市區(qū),可見南來北往商戶之眾、寺廟香火之興盛。財神廟最有價值之處在于這里曾設商會、會館,門樓至今還有“會館”二字,據(jù)說過雁門關的路引在這里出具,并且南來北往的商戶一定要到這里上香祈求財神保佑人貨安全,財源廣進。忻州古城還保存下來一座忻商程化鵬祖居宅院,清同治年間依太谷宅院樣式重新修蓋磚瓦結構四合院,大門保存完好,上有磚雕“履謙恒益”四個字,反映了程化鵬經(jīng)商的理念和做事的風格。忻商大戶郜、王、張、陳、連、石在忻州古城原都有商鋪和大院,現(xiàn)大都不復存在,僅有5處在家鄉(xiāng)的宅院還部分存在,雙堡村郜家堡堡墻較完整,淤泥村趙家鈞城堡較為完整,嘉禾村陳家大院有處舊居殘存,新路村連家連氏堡有堡墻,樊野村王氏二進宅院基本完好,這些忻商歷史遺存亟待保護。
 
第三站是崞陽古城,崞陽古城為舊縣城所在地,1958年遷縣治于原平,古城分內城和廂城,現(xiàn)存南門和北門,分別是景明門、寧遠門。古城茶路遺存有普濟橋、泰山廟、關帝廟、城隍廟、文廟。普濟橋始建于金代,位于崞陽鎮(zhèn)平定街村南橋河上,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上商人由此從南門進城,現(xiàn)今石板路上清晰可見有大車碾壓凹陷痕跡的古道。泰山廟現(xiàn)主體建筑為清代所建,存有重要碑刻二通,其中道光二十三年《重修岱山廟前商寓碑記》是極為珍貴的實物。
 
第四站是陽明堡,陽明堡是明清時期北去商人過雁門關的集結地,也是代州重要的商業(yè)集鎮(zhèn),現(xiàn)殘存東墻50米,南墻60米,北墻10米,墻體屬土質夯筑,堡內主大街上還保留少量明清店鋪及老宅,如和府、劉缸房老宅等。
 
第五站雁門關,雁門關北面出路有東口、西口之分,自始至終萬里茶道必須經(jīng)過雁門關,歷史文化遺跡豐富,保留有大量文物遺存,現(xiàn)雁門關關樓下石板路上鐵轱轆車碾壓出的深深車轍印痕以及沿途村莊至今仍殘存的多處店鋪和貨棧遺址,可印證當年雁門關商道的盛況。還有一個重要實證,雁門關南路旁立的一處分道碑,碑文如下:“正堂禁示:雁門關北路緊靠山崖,往來車輛不能并行,屢起爭端,為商民之累。本州相度形勢,于東路另開車道,凡南來車輛于東路行走,北來車輛由西路經(jīng)由,不得故違,干咎未便!特示。乾隆三十六年三月吉日立?!碑斈赀^關人多車多交通繁忙的景象可想而知,這件珍貴文物是晉商在萬里茶道進行茶葉貿易途經(jīng)忻州地界的最好佐證。
 
“輾轉上萬里,壯舉照汗青”。從綜合的歷史地理位置、勇于開拓的商界領軍人物、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三大判斷”,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忻州是萬里茶道上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城市。萬里茶道由晉商主導,忻商是晉商的生力軍,萬里茶道的分支樞紐也在忻州,萬里茶道申遺不能缺少忻州。
 
回望萬里茶道,我們不僅僅是為了喚醒歷史輝煌的記憶,喚醒忻州人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是走進新時代奮進再出發(fā),認識萬里茶道在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上的歷史價值,認識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現(xiàn)實 價值,認識忻州是萬里茶道重要節(jié)點城市的重大意義,充分利用好這塊金字招牌,把晉商、忻商、忻州古城和萬里茶道串起來,更好地傳承和延續(xù)晉商開放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的核心精神,再創(chuàng)萬里茶道新時代的輝煌。  
來源:忻州在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弘揚晉商精神 重走萬里茶路”大型采訪活動蒞忻
他兩次搏命上書,鋪就晉商萬里茶道輝煌
航拍山西忻州雁門關
5000年極簡史,都藏在這個省的地名里!
山西抗戰(zhàn)的回憶(中)
[轉載]北路梆子介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