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學生談心,說到小學時候的事情。有兩個男孩說,在小學時候,經(jīng)常受欺負。我問:沒有向老師反映情況?學生說:怎么沒有。一開始,老師批評欺負我的那個同學。給老師說的多了,我就成了打小報告的人了。以后也就不給老師說了。 再問:家長知道嗎?“哪敢跟大人說!給大人說了,大人先揍一頓。訓一頓:以后別跟人打架了?!?/p>
這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我是個內(nèi)向性格的人,不像別的孩子那樣合群,至多和堂弟一起玩,一起割草什么的。家長總是教育:出去別和人打架!跟人打架,回來先打你一頓!
我在外也跟人打過架的,有一回甚至臉上都被對方抓破了一點呢。家長也關心地問了一句,我吱唔掩飾過去。當時家長累死累活的,孩子又多,也不在意。上初中時,一個鄰村同學經(jīng)常把我摁在教室門口的地上,騎在我的身上,嘻嘻哈哈。揍,也許并不多吧。但是,那被羞辱的感覺,半輩子了,已然忘不掉。長大后兩家成了親戚,有事的時候,我也不愿意去他家。我沒有向老師反映過,更沒有向家長說過。
現(xiàn)在想來,家長的教育方式是有問題的。教育孩子不和人打架是對的,但用威脅的方式只能使孩子不敢反映情況,造成孩子受欺負而無助。
當然,我們不能鼓勵家長在學生受到欺凌時,去學校里鬧,但家長如果能夠和孩子溝通,了解到真實情況,是有助于問題的解決的。
在小學初中階段,學校欺凌現(xiàn)象較多,老師未必能夠全部察覺。這需要家長對孩子的關心、細心觀察和良好的溝通。家長的努力,是減少校園欺凌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