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
有些人經(jīng)常容易“上火”,一吃“上火”的食物,立刻“上火”,或口角糜爛,或耳鳴耳聾,或牙齦腫痛、出血,等等……甚至……他們已經(jīng)非常注意“飲食”了,仍然避免不了“上火”。
而有些人,不管怎么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就是不“上火”。
某些養(yǎng)生專家,據(jù)此分析說“有些人的體質(zhì)屬于‘易上火’型”,需要如何……、如何……等等。
那可能是真的嗎?我們來分析一下。
“上火”常見的癥狀是: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爛、咽喉腫痛、牙齦出血、鼻衄出血、耳鳴耳聾、全身低熱等等,這些是都是“相火上浮”的癥狀。
從陰陽的角度來說,陽盛化火則為熱,陰盛化水則為寒。故“上火”之時,必定是陽盛化火為熱。
而陽盛為病,則陰必虛——陰,性沉靜而親下,盛于下而生于上,陽中之陰根一生,若胃土降、肺金收,則陽中之陰根右降而化陰(腎水為陰)。此時,居上之陽,亦必隨著陰降而蟄藏于腎水之中,即君火、相火(君火、相火為陽)蟄藏于腎水。
倘若胃土不降,或肺金不收,則陽中之陰根無法下降而化陰,此時,居上之陽自然無法下降而蟄藏于腎水之中,故君火、相火逆上而作熱,此所謂“陰虛多上熱”也。
陰虛上熱,你可能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滋陰降火”,那么,為什么容易上火的人,服用“滋陰降火”的中藥時,藥效多數(shù)不太好哪?
原因是,陰虛火盛之人,“滋陰降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終的目的是潛陽,即將君火、相火蟄藏于腎水之中。
然而,若腎氣虛弱,則君火、相火無法蟄藏于腎水之中,所以,陰虛之人,在“滋陰降火”的同時,必須固腎,一味的“滋陰降火”,藥效不會很好。
正常人,若身體健壯、腎氣強(qiáng)旺,即使“上點火”,那么,稍用“滋陰降火”之藥,疾病就該痊愈。
反之,如果有些人,經(jīng)?!吧匣稹?,一“上火”,就怎么也降不下來,治療的時間較長,那么,這些人的腎氣,必定是虛弱的,緣因腎弱不能潛陽故。
黃元御治陰虛的方劑——地魄湯,之所以用牡蠣斂神而藏精,就是為了固腎而潛陽。
地魄湯:甘草 二錢(炙) 半夏 三錢(制) 麥冬 三錢(去心) 芍藥 三錢
五味子 一錢(研) 元參 三錢 牡蠣 三錢(煅,研)
現(xiàn)在,你肯定已經(jīng)明白為什么有些人特別容易上火了吧!
如果你是一位普通的中醫(yī)愛好者,容易上火,但是不想吃藥,不妨在做早餐、晚餐,熬粥的時候,適當(dāng)放些山藥、芡實、枸杞子之類的滋陰固腎的食材,久而腎氣堅固,自然不再“容易上火”。
如果你是一位中醫(yī)從業(yè)者,對于“容易上火”的病人,須在滋陰降火的同時,兼用固腎收澀的藥物,以固腎中之陽根,如此,藥效才會好,你不妨試一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