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會影響人的一生。
張愛玲就是例子。
這個才華橫溢的女作家,小時候常遭繼母的打罵,親生父親則不管也不問。
張愛玲說,如果她想要一件新衣服,就必須把自己的那點尊嚴踩在腳底下,苦苦哀求很長時間,才能換來父親的同意。
所以張愛玲后來的金錢觀和兩性觀都是扭曲的:明明是她在用稿費倒貼胡蘭成,卻還為胡蘭成給她一點零花錢就感恩戴德,壓根就忘了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除了影響性格和人格,原生家庭還會影響智商和情商。
劍橋大學就有一項研究表明,常常被父母冷落、打罵、虐待的孩子,平均智商要比正常家庭的孩子低12分;并且共情力也會減弱,其中有50%的人常常弄不清別人的情緒為什么發(fā)生變化。
總歸一句話:“有毒的原生家庭”能讓聰明的孩子變笨、機靈的孩子變蠢,還會讓無論哪種孩子都痛苦一生。
最可怕的是,受原生家庭影響的孩子,會覺得這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家庭的問題,終其一生找不到問題的根源。畢竟我們有句老話叫“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但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卻在《原生家庭》這本書里告訴我們:如果你自卑、抑郁、找不到價值感,或者暴躁、易怒、無法和人好好相處,那你就要好好審視下你的原生家庭了。
蘇珊·福沃德有20多年的心理治療經(jīng)驗,解除過無數(shù)人心靈上的困擾,在國際上久負盛名。她寫這本書,就是想幫那些身處原生家庭牢籠里的人,找到自救之道。
所謂有毒的父母,指的是那些長期傷害孩子的人。這些傷害包括冷落、打罵、虐待、操控?!对彝ァ防锇延卸镜母改阜殖闪?類:
還記得那個把父母拉黑6年不聯(lián)系的北大留美碩士“王猛”嗎?
在大眾眼里,他一身光環(huán),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到大,學習成績永遠排在前三名;高考狀元;北大高材生;美國名校的研究生。
正是這樣一個給家庭爭光、給父母長臉的孩子,卻整整12年不肯回家過春節(jié),還把父母全部拉黑,整整6年,斷絕和家里的一切聯(lián)系。只因為他痛恨自己的父母。
據(jù)“王猛”說,父母對他的控制已經(jīng)到了變態(tài)的地步:
總把他關在家里,不許他獨自做任何事,導致他喪失了正常社交的能力;
包辦他所有的事,以致他上學后連剝雞蛋都不會,被同學嘲笑;
至于求學、戀愛這些人生大事,父母更是一手把控,他們說行才算行,他們說不行那就是不行。
這就是典型的操控型父母:他們不但操控孩子的一言一行,還綁架孩子的人生,想方設法以愛的名義不讓孩子獨立,仿佛孩子人格上的寄生蟲。
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和見到這種酗酒的父親:他們對酒精的熱愛勝過孩子和家庭,不負責任,逃避現(xiàn)實,喝點酒就撒酒瘋,把生活的難題強加給孩子,也把酗酒后的怒火傾瀉給孩子。
2018年12月23日,深圳女童被父母虐待的監(jiān)控視頻全網(wǎng)瘋傳。視頻里,女童好端端吃著飯,無緣無故就被媽媽拽著頭發(fā)摁在地上打。后來警方調(diào)查得知,這家兩口子打女兒,就是家常便飯,一個月里能打20次!
虐待型父母用打孩子來發(fā)泄怒火、掩蓋無能,用暴力來樹立權威、自欺欺人。
這種父母喜歡用大道理來否定孩子,他們最常做的就是給孩子貼標簽,比如“笨蛋”、“廢物”、“白眼狼”等。
再不然就是信奉走了形的“挫折教育”,不斷地取笑和挖苦孩子,比如“你有本事考個全班第一個給我看看”、“叫你不聽我的話,現(xiàn)在吃虧了吧,活該”等等。
反正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扭曲孩子的自我認知、摧毀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說前幾種父母是因為他們的“無明”才給孩子造成了傷害,那這種父母就是在故意摧殘孩子,沒有任何值得原諒的借口。我希望所有性虐待型的父母,都受到法律的嚴懲。
這5種有毒的父母,就組成了有毒的原生家庭。
本來,對每個人來說,父母就是他的全部。我們都是從父母身上學會如何看待世界、如何與世界相處的。可當父母流著毒液、當家庭毒氣彌漫的時候,我們就再也沒辦法相信任何人了,更不會相信自己,我們會覺得生來就不值得被人愛,也不可能獲得成功。
就像奧黛麗·赫本,在世人眼中,她是天使的化身,功成名就、風華絕代,可由于有一個永遠在挑剔、在否定孩子的媽媽,導致在她也永遠都在盯著自己的缺點。在一次接受采訪時,她說:“我的媽媽不喜歡我,我覺得自己是個一無是處的丑小鴨?!?/p>
從有毒的原生家庭里走出的孩子們,就像天上的風箏,看似自由,其實那根主宰你命運的線,還是緊緊攥在父母的手里。
蘇珊·福沃德給了我們?nèi)N方法來掙脫這根線:
簡單說就是和父母劃清界線,這要求我們在盡作為子女的義務時,也要維護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的權利。當然,這并非你要離家出走,而是說你要做你自己。
也就是當父母習慣性地否定、指責你的時候,你可以少做一些反應,多做一些回應。
反應是指下意識的行為,比如一聽到指責就跳起來反唇相譏,這等于是把主動權交給了對方,讓對方隨意牽著你的情緒走。
回應指的則是冷靜地想想指責有沒有道理,然后就事論事地說出你的想法。
那如果你的父母根本就不和你講道理呢?這就是需要你用非辯護性回應的方法了,比如你可以這樣說:
哦,我明白了。
很抱歉讓你不高興了,但我還是不同意。
讓我再想想吧,下次再告訴你。
也就是表明自身立場,少做情緒化的反應。它的好處是能避免激化矛盾,還能讓主動權一直掌握在你的手里。
從有毒的原生家庭里走出的孩子,還習慣替父母背鍋。他們會把不屬于自己的責任扛在肩上,把自卑、內(nèi)疚、恥辱、自我憎恨壓在心頭,也就是自我懲罰。
要想走出這個泥淖,你需要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明確責任。
你先要弄清楚你性格上的缺陷,是家庭的原因還是自己的原因。
如果你那些負面的信念是父母灌輸給你的,那你就要大聲地說出“我的父母給我造成了傷害,他們應該負責”。
《盜夢空間》里說:“念頭就像一顆種子,早晚會生根發(fā)芽?!碑斈愫俺鍪歉改傅腻e這句話時,這個念頭也在你心里生出了一顆能時時警醒你的嫩芽。
第二步是爆發(fā)你的憤怒。
這不是讓你去找人大吵一架,而是說你要找一個渠道傾瀉出郁積在心里的負面情緒。你可以大汗淋漓地跑一通,也可以用力捶打枕頭痛哭一場,還可以爬到山頂大喊大叫,總之你要宣泄出內(nèi)心的委屈。
這能幫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從過去的自我否定里走出來。
第三步是對自己負責。
這時候你要告訴自己,你永遠都不可能擁有理想的父母,你必須對自己負責。你要列出你想做的、而不是父母期望你做的事情,把它們納入你的計劃清單,在實現(xiàn)它們的路上一點點找回自我。
當你完成了這三步,自我懲罰就像曾經(jīng)的噩夢,雖然還會留在回憶里,卻已經(jīng)和你無關了。
對峙是為了重新定位以后的家庭關系,這是解決原生家庭困擾最重要的方法。
對峙的第一步是給父母寫信或者面談。
我覺得寫信更好,因為無論父母是否尚在人世,寫信都能幫你厘清父母對你的影響,也能讓你在寫的時候越來越深入內(nèi)心,觸碰那些你不敢觸碰的地方。
你要寫清楚以下幾件事:
父母當初對你做過哪些事讓你很受傷;
那些事發(fā)生時你是什么感受;
它對你的人生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
你現(xiàn)在對父母的要求是什么。
第二步是寫完信后,把它交給父母,并根據(jù)他們的回饋來定位你們以后的關系。
如果父母在看了你的信后,愿意和你談一談,那再好不過了。但如果他們完全不講道理,那你就應該和他們分離一段時間,比如兩三個月不來往,給他們反省的時間。
不管怎樣,只要勇敢地邁出了對峙這一步,那你就已經(jīng)有一只腳邁出原生家庭的門檻了。那根緊緊攥在你父母手里的風箏線,也即將崩斷,屬于你自己的生命,就是從這一刻開始的。
我一直覺得,對有些人來說,在做父母這件事上,他們就像泥菩薩過江,自身都難保,就更不可能給孩子什么幫助了。
如果說世間真有命運的話,那父母無疑就是我們的“命”,這是我們不能選擇的,而提升認知、重新作出對的決定,那就是你的“運”。
假如你的“命”沒那么好,充滿遺憾,也請不要責怪自己。父母有父母的局限,他們的錯不該讓你來承擔。你能做的,只能是鼓起勇氣,去改變和把握自己的“運”。
希望這本《原生家庭》能幫到你,也愿每個深受有毒的原生家庭毒害的孩子,都能迎來天開云散的時刻。
我是驢小祺,分享寫作和成長干貨,也聊聊人情冷暖的故事。請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