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尺度,皆有分寸;毫厘之間,謬以千里。
人間世事,重重疊疊,何止一丈?人間跋涉,山高水遠,豈止千里?人間在世千轉百回都始于足下,每每恰逢崎嶇曲折,總使人萬般無奈。常人在反反復復丈量之間,迷在鼓里亂了心緒。
冥冥之中有些事都真實的呈現,人兒不信或妄加揣測,然而反復思量,也總會驚覺這一切的亦真亦假,亦正亦邪,雖然也亦步亦趨卻不見真相,無窮盡的詭謎之處,于人于事都難為了思辯。
丈量不了生活的本質,也難以平衡人心的適應,只是不知道又將如何達到統(tǒng)一的和諧。
人心若與生活達不到平衡,一旦在細微之處的丈量對比,將會難以理解的有極大差距,諸多的不公而引起憤世嫉俗。
心魂與肉身不能做到統(tǒng)一性將會傾向于肉體的背逆,直至后來,和諧不復存在。那是人與人,人與生活,人與自然的格格不入,人所不能自持的恐懼,悄無聲息間臨訪。
心魂,所不能冠冕堂皇的登門入室,都是在紅塵之內無法將心身靜安。
總在失魂落魄時改變了對人生的看法,要么愈挫愈勇,要么隨波逐流。路,不在于路途遙遠,而在于前途未卜。探知也只有以實踐嘗試的心去丈量世間的理,是追求與欲望讓人無窮盡的強大與膨脹,讓人無法去相信與質疑。
每當思量著這一路的風塵仆仆,真正能做到靜而不爭淡泊明志的人,少之又少。人心,難免帶著一身的灰塵,深深藏匿在不顯眼之處,肉眼察覺不到吹拭不了的地方。
這一路的風塵蒙蔽了雙眼,或許是雙眼所不能發(fā)現的灰塵。我們不斷在反反復復中丈量,人世間的對錯與是非,人心里邪惡與善意或陰暗與陽光,這社會的公平與不公平,這生活的悲歡與愛恨,人與人的情仇與際遇……
每一階段的丈量,都有不同的人生定義。年輕時,失陷在人間不公道里,往往在生不逢時與懷才不遇里生了恨意,后來發(fā)現在生活里怎么都沒有足夠的份量,又再度淪落在生命得不到張馳而萎靡不振。
明明人心里有藏龍臥虎之力,又恰人生太苦短,生活太現實,誰人不欲乘龍駕虎于人間道上縱橫?只是,生活容許不了夢想展開的羽翼,未曾振翅已不堪風雨而折斷。
當失去一切之時,恍然大悟。罪魁禍首就是自己那一份資本的揮霍無度,錯將自己看得太重要的同時欲壑難填著那些可憐的認可。因此,欲蓋彌彰的證明著份量的存在。
心魂,若不能站在殘垣斷壁的生活里仰望生命的光芒,都只能在廢墟里低聲下氣的茍且偷生。
詩人李白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然后,一陣狂笑里悲憤的拂袖而去,我們看到的背影是大義凜然。
詩人,丈量以后的真知灼見,不但不能遮蓋他精神光芒的折射,高喊出自己的豪情在山間久久回蕩,也在水中緩緩流淌,一語中矢,足于驚世而流名千古。
陽剛之魂,錚錚鐵骨,變節(jié)不了生活靜好。擁有內涵的人,在人生的每一段旅途里,前有《楚辭》的磅礴,后有宋詞的婉轉;左有杜甫的沉郁,右有白居易的質樸,詩意的生命都是在風骨里揚眉吐氣,威風凜凜。
人間縱有難言苦衷,生活即便苦澀不堪,苦衷與苦澀都是人間的至味不可或缺的一味。
人,總得調整自己最適應的活法,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一一攪拌,有你喜歡的也有別人不喜歡,有別人喜歡也會有你所不能接受的,擁有一顆純正的心來丈量生活百味,哪一味都是有它存在的價值。
最好的愜意的生活,就是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也不能把自己不當回事……
作者:西子謙,第八屆冰心散文集獎獲得者、中國散文協(xié)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廣西分會)副主席、廣西作協(xié)會員、南寧市青秀區(qū) 作協(xié)副主席、多家報刊簽約作家。新浪微博:作家西子謙,微信公眾號:xiziqian000,主要代表作品:《孤獨,既定的選擇》、《別問,是緣是劫》、《一生所依》等。筆尖上的獨舞,非狂即癡;恰許,生命的一場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