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醫(yī)院推拿科/康復醫(yī)學科
為了改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呼吸困難癥狀和功能障礙,減少并發(fā)癥,緩解焦慮抑郁情緒,降低致殘率,最大程度恢復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湖北省中醫(yī)院推拿科/康復醫(yī)學科綜合了中西醫(yī)各家方案提出一套具體的中西結合康復方案,患者出院后可根據(jù)本方案采用適宜的康復方法。
一、呼吸功能訓練
前傾位:患者坐在床上或合適的桌子前,首先將身體前傾靠于桌前,桌上放一枕頭,雙上臂放在枕頭兩邊,頭靠在枕頭上,盡可能使頸肩部肌肉放松。接著將手放在上腹部,稍稍用力按壓,緩緩用鼻盡力吸氣,同時上腹部對抗手的壓力,讓腹部緩緩鼓起;隨后用嘴慢慢吐氣,腹部下沉,休息片刻后可反復進行。放松應維持2-3分鐘,此動作可為10個循環(huán)1組,可做1-2組。
后傾位:患者躺著床上,搖起床頭使上半身抬高至60°(也可用被子或枕頭墊起腰背部成半臥位姿勢),枕頭下緣墊于肩胛骨上1/3處,避免頭過伸,腘窩下墊一枕頭,使下肢和腹部放松。其它操作方法同前傾位。
若胸腹部有開放式傷口、咯血、低血壓、肋骨骨折、肺水腫、未引流氣胸等情況則不適合該訓練。臥床患者也可以應用,但要求床頭搖高60-90度。訓練過程需要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血氧情況,保證血氧維持在90%以上。以下動作,患者均坐于靠背椅上,背部直立,指脈氧夾在手指上。
咳嗽訓練法:首先進行三次平靜呼吸,一吸一呼為一個循環(huán);然后一次用力深吸氣,在呼氣的過程低頭進行咳嗽。每次咳嗽間休息10秒鐘,重復三次;訓練過程如果有痰咳出,應用密閉的塑料袋遮擋,并將擦拭嘴巴的紙巾放到密閉的塑料袋中。
雙咳嗽訓練:首先進行三次平靜呼吸,一吸一呼為一次循環(huán);然后一次用力深吸氣,在呼氣的過程低頭連續(xù)咳嗽兩下。其它操作同咳嗽訓練法。
哈氣法:首先進行三次平靜呼吸,一吸一呼為一個循環(huán);接著一次用力深吸氣,屏住1-2秒鐘,然后將氣體用力哈出,就好像在呼氣的過程發(fā)“哈”音。其它操作同咳嗽訓練法。
自主輔助用力咳嗽:首先進行三次平靜呼吸,一吸一呼為一個循環(huán);然后一次用力深吸氣,屏住1-2秒鐘,在呼氣的過程中,雙手放置于腹部用力向內向下壓,同時進行咳嗽動作。其它操作同咳嗽訓練法。
(1)臥位呼吸體操:平臥在床上,去枕放松,雙下肢伸展,雙上肢平放于體側,掌心向下:
肩胛運動:吸氣聳肩,呼氣回位。重復8次。
擴胸運動:仰臥位雙手枕于耳后,吸氣擴胸,呼氣回位。重復8次。
轉體運動:雙手交叉相握于頭后方,雙腿并攏彎曲,使腹部盡可能放松。慢慢經(jīng)鼻深吸氣,呼氣時雙腿向右擺,盡可能接近床面,以舒適為度,同時頭看向左方,吸氣時頭與雙腿同時擺回原位。左右交替進行。重復4次。
踝泵運動——屈伸動作:左腳尖緩緩上勾,至最大限度保持10秒,再腳尖緩緩繃直下壓至最大限度,保持10秒,然后回中立位休息,左右交替進行。重復4次。
踝泵運動——環(huán)繞動作:左腳尖順時針旋轉360°,再逆時針旋轉360°,然后回中立位休息,左右交替進行。重復4次。
(2)坐位呼吸體操:患者坐于靠背椅上,目視前方,背部直立、與靠背分離,雙足分開與肩同寬、踩于地面,雙手自然放于腿上進行下面活動:
頸部運動:吸氣抬頭,呼氣回位,吸氣右轉,呼氣回 位,吸氣左轉,呼 氣回位。重復8次。
肩胛運動:雙手叉腰,吸氣提肩胛,呼氣回位,吸氣肩胛外旋(向后),呼氣肩胛內旋(向前)。重復8次。
轉身運動:雙手叉腰,呼氣時上身左轉,同時將右手掌向左推出、頭轉向左側,吸氣時頭與右手還原,左右交替進行。重復8次。
抬腿運動:雙手扶住椅子,端坐吸氣,呼氣抬左腿伸直,吸氣回位,左右交替進行。重復8次。
(3)立位呼吸體操:雙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放于體側,進行下面活動:
擴胸運動:雙手抬高重疊于胸前,吸氣擴胸(雙手水平張開),呼氣回位。重復8次。
側屈運動:吸氣左手叉腰,呼氣右臂貼耳、向左側彎腰,吸氣回位,左右交替進行。重復8次。
蹲起運動:吸氣雙手前伸、與肩同高,呼氣下蹲,吸氣回位。重復8次。
二、軀體功能訓練
①穴位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太淵、膻中、中府、腎俞、大腸俞、列缺、中脘、足三里等,咳嗽、咽癢、干咳者,可加少商、尺澤等,手法宜輕柔,以局部有溫熱感為佳。
②經(jīng)絡推拿:用手掌沿手太陰肺經(jīng)、手陽明大腸經(jīng)、足陽明胃經(jīng)、足太陰脾經(jīng)、任脈等從上到下、自下到上來回擦抹,手法宜輕柔,以局部有溫熱感為佳。
③局部摩法:
前胸掌摩法:用手掌的掌根或全掌沿著胸前正中線,上下往返作有節(jié)律的緩和的環(huán)形撫摩,在兩乳頭連線中點(膻中穴)區(qū)域重點撫摩,手法宜輕柔,以局部有較明顯的溫熱感為佳。
腹部掌摩法:摩胃脘部用手掌面緊貼胃脘部作順時針方向的撫摩,用力宜輕柔,不帶動皮下組織,以局部有溫熱感為佳。摩腹部用手掌面在腹部撫摩,手掌心對準肚臍部(神闕穴),作順時針方向的撫摩,用力宜輕柔,不帶動皮下組織,以局部有溫熱感為佳。
指抹肋間法:雙手五指分開,放在胸前兩側相鄰的肋間隙(肋骨與肋骨之間的間隙),手指沿著肋間隙從上到下、自下到上來回擦抹5次。雙手用力要對稱,手法宜輕柔,以局部有溫熱感為佳。
①八段錦:練習時間10~15分鐘左右,建議每天1~2次,按照個人體質狀況,以能承受為宜。
②太極拳:推薦每日1次,每次30~50分鐘為宜。
③呼吸六字訣:“噓(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依次每個字6秒,反復6遍,腹式呼吸方式,建議每天1~2組,根據(jù)個人具體情況調整當天運動方式及總量。
三、情志療法
通過聆聽不同的音樂以調暢情志,可在進行上述訓練的同時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當情緒焦慮時選用一些節(jié)奏緩慢、旋律清麗高雅、風格悠然的音樂;情緒抑郁時可選用一些歡樂、優(yōu)美流暢的音樂;失眠時可聽一些輕柔、節(jié)奏緩慢少變、悠然典雅的曲子等等。
通過學習新的技能或做自己喜歡的事,轉移、分散注意力,免于不良刺激,擺脫不良情緒。
通過足部熏洗可抑制抑郁、焦慮、失眠等癥狀。熏洗時水溫不宜過高,感覺減退者應先測試水溫再熏洗,注意避免燙傷,一般熏洗15~20分鐘/次即可,一天一次。
四、膳食指導
出院后建議膳食平衡、食物多樣、注重飲水、通利二便,并注重開胃、利肺、安神、通便。根據(jù)食物屬性和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食物:
(1)有怕冷、胃涼等癥狀的,推薦生姜、蔥、芥菜、芫荽等;
(2)有咽干、口干、心煩等癥狀的,推薦綠茶、豆豉、楊桃等;
(3)有咳嗽、咯痰等癥狀的,推薦梨、百合、落花生、杏仁、白果、烏梅、小白菜、橘皮、紫蘇等;
(4)有食欲不振、腹脹等癥狀的,推薦山楂、山藥、白扁豆、茯苓、葛根、萊菔子、砂仁等;
(5)有便秘等癥狀的,推薦蜂蜜、香蕉、火麻仁等;
(6)有失眠等癥狀的,推薦酸棗仁、柏子仁等。
五、振動按摩器治療
對于有干咳無痰或有痰咳不出、胸悶氣短等表現(xiàn)的出院患者(未安裝心臟起搏器和心臟支架者、 無肺癌及癌癥骨轉移者、無嚴重的支氣管咯血者),可進行被動振動按摩器治療。這種振動按摩器是由上海中醫(yī)藥大學趙毅教授和我科趙焰教授共同設計研發(fā)的,其模擬推拿手法中的“掌振法”,通過作用于患者的背部、胸骨部,使胸壁產(chǎn)生振動,模擬咳嗽時產(chǎn)生的剪切力(水平力+垂直力),使肺泡深處的痰液松動、脫落、稀釋、聚集,達到化痰排痰的作用;通過高頻振動刺激纖毛擺動,使痰液轉移至大氣道或口腔排出;還能有效改善血流,增加呼吸肌肌力。該治療已在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取得較好的療效。
六、注意事項
(1)禁忌癥:
① 靜態(tài)心率>100次/min;
② 血壓<90/60 mmHg或>140/90 mmHg或血壓波動超過基線20mmHg,并伴有明顯頭暈、頭痛等不適癥狀;
③ 血氧飽和度≤95%;
④ 合并其他不適合運動的疾病。
(2)運動終止標準:
① 出現(xiàn)明顯疲勞,休息后不緩解;
② 出現(xiàn)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劇烈咳嗽、頭暈、頭痛、視物不清、心悸、大汗、站立不穩(wěn)等。
(3)當患者合并有肺動脈高壓、充血性心力衰竭、深靜脈血栓、不穩(wěn)定的骨折等疾病則應與專科醫(yī)生咨詢相關注意事項后再開始呼吸康復治療。
(4)高齡患者、重癥、危重癥患者出院后應與??漆t(yī)生咨詢相關注意事項后再開始康復治療。
(5)進行放松訓練、呼吸體操、軀體功能訓練時,宜穿寬松舒適的衣服、運動鞋。活動時不要屏氣,也不要過度換氣,且應在進食后30-60分鐘再進行。活動應從低強度開始,循序漸進,每天1~2次,每次時間20~30 min,根據(jù)自身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形式,以第二天不產(chǎn)生疲勞感為佳。若容易疲勞者可采取間歇運動形式進行,身體狀態(tài)較好者可手握礦泉水進行立位呼吸體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