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除夕夜,馬上就要過年了,想來大家都是知道的,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而到了過年不止三斤!
在各地的年夜飯,天南地北,都有不同的煮菜。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年極具地域特點的年夜飯招牌菜。
廣東的發(fā)財豬手、盆菜;江南地區(qū)則是一桌八寶菜;上海銀的四喜烤麩;再去到雪花飄飄的北方,就是經(jīng)常引起南北之爭的餃子;再來就是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四川盆地的川味香腸......
哪個年夜飯才是我們永恒的C位。
· 廣東 盆菜 ·
占據(jù)廣東人年夜飯C位的,絕對是一盆盆菜。話說,廣東人在吃喝上面,有自己的一套玄學(xué)理論:吃什么都上火、喝什么湯都補。
那過年的菜,自然是不能放過的,尤其是年夜飯。
如果說廣東人過年的餐桌你能吃出一本《喜慶成語大全》,那么廣東盆菜,你能吃出個宇宙星河。
在凡人看來,只是雞、鴨、魚、肉簡單地堆砌;而在廣東人眼中則是風(fēng)、林、火、山,太極陰陽、八卦五行的神秘力量。
炸得金黃色的燒肉,被稱為“紅皮赤壯”;
煎蝦碌,被稱為“哈哈大笑”;
發(fā)菜豬手,被稱為“發(fā)菜就手”;
蠔豉發(fā)菜,被稱為“好事發(fā)財”
有錢的鮑魚,沒錢的蒸魚,也要弄個“年年有余”
......
盆菜的核心就是“和”,讓所有材料、所有味道,經(jīng)過煎炒燜燉焗之后,達到完滿的境界。一家人吃著這個盆滿缽滿的盆菜,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完完滿滿、十全十美。
這就是盆菜玄學(xué)的中心思想,廣東人每年都會謹慎地遵奉從長輩口傳下來的《盆菜玄學(xué)指南》購買食材,有錢的買貴點,沒錢的買個便宜的,但必須要“有意頭”。
對每個食材都事先料理一翻,然后再放入盆子中,這就是區(qū)別于打邊爐的重要標志。
放置的順序也是有講究的,
首先底層:放入蘿卜、支竹、豆泡、蓮藕等
這一定需要是沒有綠色的蔬菜類副食品,不放生菜、菜心等綠植,是因為放在最底下,熱量較高,影響蔬菜的口感。同時,讓這些沒有肉味的蔬菜壓在最下面,能吸收到上層的肉味。
中層:潮汕肉卷、肉丸、冬菇等
這一類需要選擇一些半熟的食材,而且不能出太多汁的,剛好能夠把下面的素材完全蓋住,然后吸收上面滲下來的肉汁。當最上層的好菜,都被吃完了,這個時候中層的食品吸收肉汁也差不多了,大家就可以繼續(xù)吃下去了。
頂層:鮑魚、海參、蠔豉、燒雞、燒鵝
最上面一層,一定是精品,而且還要擺成一個圓錐,把最貴的放到中間凸起來,而且還要配上吉利的數(shù)字比如六個鮑魚,六六大順,八只鵝掌,然后寓意明年一定能發(fā)財。
最后:淋鮑汁
鮑汁,是盆菜的靈魂,但不要輕易地以為鮑汁就是用鮑魚來熬的。其實里面一只鮑魚都沒有,都是用老雞、老鴨、牛肉、上排肉、筒骨、干貝、蝦米、火腿慢慢熬出來的,熬成黏稠的醬汁。
· 上海 四喜烤麩 ·
江浙滬地區(qū)都喜歡吃冷菜,上??钧熓巧虾鹘y(tǒng)年夜飯中最常見的一道冷盆。
每一個地方吃的菜,都會講究一個好彩頭。上海銀自然也不例外,儂曉得哇?又叫做四喜烤麩。
而“烤麩”就是“靠夫”,寓意家里的男丁來年取得更高的成就,而上海話的“鮮”和“喜”同音,四喜比四鮮更討口彩,所以四喜烤麩也是上海年節(jié)餐宴上必不可少的吉祥菜。
很多小伙伴以為烤麩一定是豆制品,其實同大豆沒有半毛錢的關(guān)系,烤麩由面筋發(fā)酵后蒸制而成。噢,對了,平時大家吃涼皮的時候,都會放烤麩的。
烤麩搭配香菇、木耳、金針菜、花生米,這就是所謂的“四喜”。一口下去甜咸鮮的醬汁通過烤麩的毛孔滲出來,引爆你整個味蕾。
對于上海銀來說,雖然大家現(xiàn)在都有錢了,但是十桌山珍海味,也比不上那一道年味。
· 四川 川味辣腸 ·
對于大四川的年夜飯,有句話是“無香腸不年味”,而且必須是辣的!
在中國的香腸界,有香腸雙壁,那就是廣式臘腸和川味辣腸。廣式臘腸在廣東很流行,但不是年夜飯必吃。但川味辣腸卻能撐起四川人年夜飯桌上的半邊天。
每年到了冬至之后,過年之前在四川無論是城里還是鄉(xiāng)下,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是要灌上幾斤川味麻辣香腸的。
站在成都的舊街頭,一眼看過去每一個窗臺和陽臺上面都會整齊地掛著一條條紅白相間、泛著誘人油光的香腸。
因為香腸里面添加了辣椒面和花椒面,風(fēng)味十分之特別。和其他香腸,在色、香、味、形都有區(qū)別,香辣味重,咸中帶甜,稍有麻舌感,促進食欲,風(fēng)味甚佳。
那份辛辣的肉香,沖擊著你的味蕾和口腔的極限。過年時候,不管是大魚大肉,都不能完全占據(jù)四川人的年夜飯餐桌,因為他們要把C位留給川味香腸。
· 江南 八寶菜 ·
再來還有杭州的“八寶菜”,杭州的年味要來得更早一些,杭州的老人家會提早開始準備過年的“十碗頭”。(八寶菜是十碗頭里面的其中一樣)
元寶魚、元寶肉、白斬雞、彩蛋、暖鍋兒、八寶菜、如意菜、長生果、藕富、豆沙春卷。但這十碗頭中,最有特色的就屬八寶菜了。
其實八寶菜的來源,就是以前大家窮,吃剩的不舍得扔掉,就把這些剩下的菜第二天炒在一起,成了美味的下飯菜,這就是八寶菜的來源。
所謂八寶菜,就是把冬天腌好的菜和紅白蘿卜、油豆腐、黃豆芽、冬筍等一起燒,清爽可口,最適合在大魚大肉之后解膩。
自家八寶菜先制作母菜,母菜中含咸雪里蕻小段,胡羅卜絲,千張絲,水發(fā)木耳、香菇、黃花,(刀切或手撕成絲狀)炒鍋上素油,油熱加姜絲蔥末,將上述食材一一炒熟并加以混和調(diào)味(因是母菜,忌咸。),待冷后,用食品袋分裝,存入冰箱待用。
制作成菜一般選芹菜,黃豆芽,青蒜,冬筍等新鮮蔬菜,加蔥姜炒熟加入母菜即可裝盤上桌。
雖然八寶菜,并不是什么大魚大肉,但卻是一種凝聚著當年艱苦日子的那份回憶。
其實,全國各地的年夜飯硬菜還有很多,只是小編要回家吃年夜飯了,就寫不下去了。
無論哪里的年夜飯,都是我們心中的C位。因為每一種味道,都是對家人的思念和團圓的期盼。
家人圍坐,燈火可親,窗外鞭炮轟響,電視里拜年歌舞悠揚。那些菜式雖然年復(fù)一年,卻是我們一年到頭,最幸福的儀式感。
最后,祝大家恭喜發(fā)財!祝福辛苦了一年的你們!明年更有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