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有許多癌癥屬于像牛皮糖一樣難纏的病癥,例如,像是卵巢癌、淋巴瘤、部分乳腺癌患者等。對于這些病癥,開始用用化療藥,似乎效果不錯,但不久就指標上升;再用,有時還會有效,但終究看不到頭。我遇見最多的一位卵巢癌患者,用了63次化療;最多的一位北京來的乳腺癌患者,用了110次化療。怎么辦?有沒有個結束,化療醫(yī)生往往會對他們說,活著就要化療,但可能嗎?化療即便是巧克力,也不能這樣??!因此,他們往往特別糾結。
幾年前,我第一次和某位西醫(yī)專家合作,治療一位難治性的惡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中西醫(yī)結合,效果不錯。當時,我們的思路就是平素以中醫(yī)藥控制為主,實在不行,短期補充幾次化療。居然,這位年輕的患者活了下來,活得不錯,現在已經臨床痊愈了。
西醫(yī)化療醫(yī)生對我們的合作總結出一些經驗:把它稱之為“大中醫(yī)、小化療”療法。就是平時,以中醫(yī)治療穩(wěn)定病情為主,實在不行,短期內補做幾次化療見好就收;然后,一直以中醫(yī)治療為主,穩(wěn)定和鞏固病情。
從此以后,我們對很多纏綿而難治的腫瘤患者,常以這個思路為主體,獲得了不錯的療效,特別是對一些很黏糊、病程十分纏綿的卵巢癌患者,這類患者往往病程很長,化療數十次,臉色蒼白,基礎狀態(tài)很差;不化療,指標就上升;一化療,全身情況更糟糕……可以說,真的是不化療,等死!再化療,找死!對此,我們摸索出經驗“大中醫(yī)、小化療”。給他們明確建議:平時以中醫(yī)為主,培其本,固其根,提高其體力;必要時,短期用兩三次化療,控制控制!就用這套方法,在很多類似的病人身上取得了成功。
有位山東濟南的病人,是卵巢癌患者,蒼白的臉,很虛弱,她自己在醫(yī)院里工作了很多年,已經化療40多次,血象已經上不來了!本醫(yī)院主任還是要她再化療,告訴她,只有化療一條路了,她問化療到哪天是盡頭,主任猶豫了半天,說:到不能化療為止……!她又追問:是不是死了!主任點點頭,走了!她知道自己這條路再走下去,無需多長時間,一定是死于化療的。走投無路,在眾多親屬陪同下,2011年6月來上海找我。十分虛弱的她,跟我說,她絕對不想再化療了……!我建議她學學一些同病種的患者,說以后絕對不需要再化療了,我還不敢如此斷定,但“大中醫(yī)、小化療”是你唯一的出路,不妨先安心養(yǎng)病,中醫(yī)調整為主;要不要再化療,見機行事,以后再說。
兩年多過去了,盆腔里腫塊沒見長,指標也沒有升降;現在,三年過去了,盆腔里腫塊沒變化,指標開始慢慢地下降,從2011年的3000多(CA125),降至了2013年年底的1800多,2014年6月的700多……,當然,沒有用化療,因為似乎不需要,單純用中醫(yī)藥,就把腫瘤控制住了,而且,全身情況不錯!
這也是另一種治療方法,雖不能急速起效,但煲湯一樣,慢慢地起效了!因此,對纏綿難治的腫瘤,中西醫(yī)不妨攜手,以中醫(yī)培本為主,必要時西醫(yī)插插手,也就是我們歸納的“大中醫(yī)、小化療”。
因此,對像卵巢癌、乳腺癌、淋巴瘤等牛皮糖類纏綿而難治的腫瘤,不妨以大中醫(yī),小化療的思路應對之,或許,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