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章 奉
奉公就是奉公行事,不徇私情。《尚書》中說:“以公滅私,民其允懷?!蔽鋭t天制定的《臣軌》中說:“人臣之公者,理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門則不言貨利,當公法則不阿親戚?!薄胺罟笔菍倮糇黠L的較高要求,它一方面與“守法”相關聯(lián),另一方面與廉潔不可分。守法,就是要嚴格自律,不執(zhí)法犯法;廉潔,就要克制私欲,清白不污。在現(xiàn)代社會,奉公更多地表現(xiàn)為愛護集體事業(yè),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守法與廉潔乃是奉公的基本要求。
出處:《尚書·周官》
大意:以公心滅私情,民眾才會心悅誠服。
234.大義滅親。
出處:《左傳·隱公四年》
大意:真正的公正廉明者甚至可以不顧親屬的利益。
出處:《左傳·僖公九年》
大意:對公家有利的事情,只要知道了就沒有不去做的,這就是忠。
2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出處:《論語·子路》
大意:統(tǒng)治者如果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發(fā)號施令,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動;統(tǒng)治者如果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發(fā)號施令,老百姓也不會順從。
237.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出處:《孟子·滕文公上》
大意:地位高的人有什么喜好,那么在下面的人肯定會更加喜好。
238.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出處:《韓非子·有度》:
大意:懲罰有罪過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過;賞賜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39.公生明,偏生暗。
出處:《荀子·不茍》:
大意: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則政治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