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市,江西省九江市下轄縣級市,原名星子縣,為江西省直管,九江市代管,也是江西省第二個以景區(qū)命名的縣級市。
廬山市轄9鎮(zhèn)、1鄉(xiāng)、1個國營林場、1個濕地管理處。分別是南康鎮(zhèn)、牯嶺鎮(zhèn)、海會鎮(zhèn)、白鹿鎮(zhèn)、溫泉鎮(zhèn)、星子鎮(zhèn)(原蓼花鎮(zhèn))、華林鎮(zhèn)、蛟塘鎮(zhèn)、橫塘鎮(zhèn)、蓼南鄉(xiāng)、東牯山林場、沙湖山管理處。
廬山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歷來被稱為“人文圣山”。原星子縣相傳“有星墜湖(鄱陽湖落星墩)”而得縣名,設(shè)縣已有千余年。千百年來,儒家、道教文化在此地水乳交融、相互影響,是影響中國思想文化近千年的理學(xué)和一千數(shù)百年的禪宗興盛區(qū),是南天師道的發(fā)祥地,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學(xué)府、古代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所在地,是中國田園詩的搖籃,是我國隱逸文化的典型區(qū)域。
廬山市境內(nèi),一大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李白瀑布)、兩大峽谷(桃花源、棲賢兩大峽谷分別長12公里和6公里)、三大國寶(國家級文物保護(hù)單位白鹿洞書院、觀音橋、秀峰摩巖石刻)、四大名泉(溫泉、天下第一泉谷簾泉、天下第六泉招隱泉、聰明泉)、五大叢林(秀峰寺、歸宗寺、棲賢寺、萬杉寺、海會寺),聞名遐邇。
廬山歷來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古代和近代留下了2500余篇詠廬山詩文,1300幀摩崖石刻。尤其是世界文化名人、中國田園詩派鼻祖陶淵明生于此、長于此、創(chuàng)作于此,他的《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周敦頤的《愛蓮說》、蘇軾的《題西林壁》、描寫放牛娃周桂花的《一張珍貴的照片》等先后被選入中小學(xué)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