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前后,北京的報紙和刊物上出現(xiàn)了一些荒涼的景象,失戀詩風行一時。魯迅故意做了一首用“去她去罷”收場、題作《我的失戀》的“新打油詩”,又故意用了“某生者”的筆名投到《晨報》副刊上,來和當時的“詩人”們開開玩笑。
《晨報》副刊的編輯孫伏園很熟悉魯迅的字體和筆跡,所以一看就知道這是用筆名投來的稿子,于是他便立刻拿去付排了。當時,一位剛從歐洲回來、和晨報館關(guān)系很深的留學生,對副刊很不滿意,決議對副刊加以“改革”。他看到了魯迅以某生者筆名寫的《我的失戀》這首詩后,就以“不成東西”為由,未經(jīng)編者同意,把稿子抽掉了。知道這個情況后,孫伏園非常憤怒,找這個人理論,結(jié)果對方很是傲慢。
孫伏園忍無可忍,心生辭職的打算。有朋友勸他:“官大一級壓死人,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消消氣,事情過去就算了。你為了一篇稿子而砸了自己的飯碗,值得嗎?”孫伏園搖搖頭說:“今天他擅自抽掉我一篇稿子,明天就可以抽掉我十篇稿子。我不是為一篇稿子而自砸飯碗,我是為自由和權(quán)利而戰(zhàn),我是為骨氣而戰(zhàn)。這樣沒有尊嚴地茍活著,還不如餓肚子更自在?!庇谑?,他依然遞交了辭職書,自己辦了一份刊物《語絲》。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