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詩歌鑒賞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

周 

照野旌旗,朝天車馬,平沙萬里天低。寶帶金章,尊前茸帽風(fēng)欹。秦關(guān)汴水經(jīng)行地,想登臨、都付新詩??v英游,疊鼓清笳,駿馬名姬。

酒酣應(yīng)對燕山雪,正冰河月凍,曉隴云飛。投老殘年,江南誰念方回。東風(fēng)漸綠西湖岸,雁已還、人未南歸。最關(guān)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

【注】周密的友人陳君衡被元王朝征召,將要前往大都赴任,周密作此詞為他送行。周密在宋亡以后隱居不仕。方回:賀鑄的字。詞人在此處以賀鑄自比。

詞的前三句“照野旌旗,朝天車馬,平沙萬里天低”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請結(jié)合詞句內(nèi)容簡要分析。

【答案】詞人以豪放的筆調(diào)描繪出氣象闊大、威武雄壯的郊野送行的景象。旌旗飄飄,光照原野,車馬蕭蕭,浩浩蕩蕩,這樣威武雄壯的畫面,再襯以平沙萬里、野曠天低的廣闊背景,給人以無限遐想。

 

 

高考對景物形象的考查,包括概括單個景物的形象特點,賞析單個或幾個景物的形象內(nèi)涵,分析某類景物的形象特征等。解答這類題目,要注重以下四個方面:

1.分析意象,感知意境。抒情詩十分注重通過景物來表達情感,因此把握景物特征,要注重理解詩歌使用的意象,體味詩歌營造的意境。比如詩歌描寫芳草萋萋、斷壁殘垣,要體會這些意象營造的悲涼氣氛;詩歌描寫夜月高懸、孤舟流水,要體會這些意象營造的孤寂意境等。

2.把握畫面,描摹圖景。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3.分析手法,概括形象。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看,詩歌多通過體現(xiàn)描寫對象的動靜、古今對比、虛實,使用比喻、夸張、擬人,借助鋪墊、烘托、照應(yīng)、過渡等手法塑造形象。因此,概括景物形象特征時,就可以從分析具體的表現(xiàn)手法入手。

4.把握景物,體會情感。詩歌對景物的描寫體現(xiàn)著詩人的情感。分析詩歌的景物形象,就要注重揣摩詩歌的情感。這是解答賞析詩歌形象題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不 

杜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許杜甫此時輾轉(zhuǎn)得知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世人:統(tǒng)治集團中的人??锷剑豪畎咨贂r讀書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這首詩中,李白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答案】李白是一個才華橫溢但懷才不遇、疏狂自放的詩人?!把鹂瘛薄帮h零”等表現(xiàn)了李白的懷才不遇、疏狂自放,“敏捷詩千首”表現(xiàn)了他的才華橫溢。

 

 

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和詩歌中刻畫的人物形象,正確分析這兩類人物形象,應(yīng)做到:

1.知人論世,注重背景。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詩歌風(fēng)格,要了解作家生活的時代風(fēng)貌,把握同時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結(jié)合作品的背景,才能客觀準確地理解和把握詩歌的人物形象。

2.要抓住關(guān)鍵詞,從人物的肖像、動作、語言、神情、心理等描寫入手,分析詩歌的人物形象。詩歌往往是通過一些關(guān)鍵的字詞,以簡練的筆法刻畫人物的形象。

3.要抓住周圍的景物描寫來把握人物形象。景物描寫能夠?qū)θ宋锏男睦砥鸷嫱凶饔?,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古典詩歌?jīng)典《夢游天姥吟留別》《登高》《孔雀東南飛》等,都或多或少地運用了景物描寫來襯托人物形象。

4.要適當(dāng)?shù)叵胂笱a充。古典詩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說中的形象豐滿、完整,對其描繪可以是人物的一個神態(tài)、一個笑容、一個動作、一個微妙的心理變化,或一組人物的語言、聲音,或是一個典型的細節(jié),等等。這些形象往往以片斷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需要讀者用自己的想象去進一步補充。

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行香子

李清照

天與秋光,轉(zhuǎn)轉(zhuǎn)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fēng),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wù)杪晸v,蛩聲細,漏聲長。

請賞析本詞的語言特色。

【答案】疊字:運用“轉(zhuǎn)轉(zhuǎn)”“凄凄惶惶”六個疊字,把詞人悲涼的心境表達得更為深切,增強了詞的音律美。排比:前后結(jié)句均用排比,“一番風(fēng),一番雨,一番涼”“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聲聲凄切,句句血淚。

 

四、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越調(diào)〕小桃紅·寄鑒湖諸友

張可久

一城秋雨豆花涼。閑倚平山望。不似年時鑒湖上,錦云香,采蓮人語荷花蕩。西風(fēng)雁行,清溪漁唱,吹恨入滄浪。

【注】這支曲子是作者浪跡于揚州時所作。平山:平山堂,因佇立堂上,遙望江南諸山,山與堂平,故而得名。錦云:本指彩云,此處借指繽紛的荷花。滄浪:本指水青色,此處暗用《楚辭·漁父》“漁父……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之意。

請簡要分析首句中“涼”字的妙處。

【答案】“涼”指溫度低,是形容詞?!耙怀乔镉甓够觥卑讯够ㄔ谇镉曛鞋F(xiàn)出的令人憐愛之態(tài)和盤托于讀者之前,讓人有秋寒不勝之感。作者用一“涼”字,既含雨后氣溫轉(zhuǎn)寒之意,又含秋后花稀、心境凄涼之意。

 

 

1.套用法。試題中常見“煉字”有兩種。一是動詞。動詞的使用常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可使詩歌的意象化靜為動,更加形象生動,具有動態(tài)美。二是作為修飾語的形容詞、虛詞等。巧用形容詞可繪景摹狀,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臨其境。

2.刪換法。先整體把握詩歌中某一句的內(nèi)容,然后再把該句中的關(guān)鍵字刪去或換成另外一個字,看其內(nèi)容及表達效果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而這個變化就體現(xiàn)了該字的關(guān)鍵之處,在賞析時往往是答題的要點。

3.倒推法。一種情況是先看命題者所給出的提示,如:“全詩表達了對百姓疾苦的關(guān)注,作者在某聯(lián)中用了某字,這個字用得好不好?為什么?”考生在回答問題時,一般要說該字用得好,而“好處”中的其中一點就是“更好地表達了作者對百姓疾苦的關(guān)注”。另一種情況就是根據(jù)詩歌所表達的情感或說明的道理,根據(jù)某字在詩歌中的位置進行倒推分析。

五、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問題。

傷春贈遠

【唐】獨孤及

去水流年日并馳,年光客思兩相隨。

咨嗟斑鬢今承弁,慚愧新荷又發(fā)池。

楊柳逶迤愁遠道,鷓鴣啁哳怨南枝。

憶君何啻同瓊樹,但向春風(fēng)送別離。

天仙子

【宋】張先

《水調(diào)》數(shù)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

沙上并禽【注】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fēng)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yīng)滿徑。

【注】并禽:成雙的鳥。

這兩首詩歌中的畫線句都運用了何種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

【答案】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皸盍藻瞥钸h道,鷓鴣啁哳怨南枝”中的“愁”和“怨”字分別賦予楊柳、鷓鴣人的情感,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楊柳的茂密綿延之狀和鷓鴣叫聲的凄涼?!吧成喜⑶莩厣详?,云破月來花弄影”中的“弄”字賦予花人的動作,寫出了花被風(fēng)吹動時的美麗和動感。

 

六、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問題。

相見歡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fēng)吹淚過揚州。

咸陽城西樓晚眺

【唐】許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dāng)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兩詩均即景抒情,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兩詩在寫景抒情上的不同之處。

【答案】《相見歡》上片用白描的手法寫登樓所見之景,景象雄渾開闊;下片直抒胸臆,表達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擔(dān)憂,對朝廷不圖收復(fù)故土的不滿,對中原人民的懷念?!断剃柍俏鳂峭硖鳌穼懢坝蛇h及近,采用視聽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等手法寫登樓所見之景,景別致而凄美。全詩借景抒情,抒發(fā)了作者思念家鄉(xiāng)、感慨家國衰敗、憂心國家前途命運的情感。學(xué).科網(wǎng)

 

 

1.明確表達技巧的范圍。表達技巧是非常寬泛的概念,從表現(xiàn)手法上看,有聯(lián)想、對比、襯托、烘托、白描、象征、抑揚、虛實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托物言志等;從表達方式上看,有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等,其中的借景抒情考查的頻率較高;從修辭手法看,有比喻、擬人、夸張、借代、雙關(guān)、用典等。

2.掌握答題的思維步驟。解答鑒賞表達技巧的題目,最重要的是要準確判斷詩歌運用了什么表達技巧。表達技巧分三個層面,首先要考慮的是第一個層面,考慮是否運用了對比、襯托、白描、象征、虛實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托物言志等表現(xiàn)手法;然后考慮第二個層面,即表達方式,尤其要注意借景抒情的情況;最后考慮第三個層面,也就是修辭手法。

3.把握答案特點。在分析表達技巧時,有時需要結(jié)合詩歌的形象、語言和主旨;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要從詩歌中找出具體詩句進行說明。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蘇 

江漢西來,高樓下、蒲萄深碧。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對此間、風(fēng)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注】此詞是作者貶居黃州期間寄給時任鄂州知州的友人朱壽昌的。高樓:指黃鶴樓。劍外:指四川劍門山以南。蘇軾家鄉(xiāng)在四川眉山,故自稱劍外來客。《江表傳》:記三國時事的史書,已佚。狂處士:指三國狂士禰衡,因恃才傲物為黃祖所殺。禰衡著有《鸚鵡賦》,死后所葬的沙洲,人稱鸚鵡洲。

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概括。

【答案】對錦城的無限追戀、向往以及思歸之情。懷友之思。超然物外、隨緣自適之情。對友人的激勵和對永恒價值的追求。

二、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問題。

金陵別邵大仲游

黃景仁【注】

三千余里五年遙,兩地同為斷梗飄。

縱有逢迎皆氣盡,不當(dāng)離別亦魂銷。

經(jīng)過燕市成吳市,相送皋橋又板橋。

愁絕馱鈴催去急,白門煙柳晚蕭蕭。

【注】黃景仁:清代詩人,家境清貧,少年時即有詩名,為求生計四處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

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概括。

【答案】長年四處漂泊無依的愁苦;仕途失意的悲憤;與友人相見卻又匆匆分別的不舍之情。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分析詩歌的感情需在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進行。首聯(lián)中的“兩地同為斷梗飄”寫出了詩人四處漂泊無依的愁苦,“三千余里五年遙”從時空上強化這種愁苦;頷聯(lián)中的“逢迎”指向仕途,分析“縱有”“皆氣盡”,聯(lián)系詩人的經(jīng)歷,不難體會出其仕途失意的悲憤;頸聯(lián)中的“相送皋橋又板橋”寫詩人與友人在金陵見了一面卻又匆匆分別,表現(xiàn)了詩人對友人的不舍之情。

 

1.抓住題目。詩歌的題目往往透露了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抓住題目,往往就抓住了解答鑒賞古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類試題的“要害”。如李白的《送友人入蜀》,一個“送”字便透露了詩中的惜別之情。再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著眼題目,即可知詞中所蘊含的是懷古傷今之情。

2.抓住關(guān)鍵詞。有些詩歌,作者會有意識地用一兩個關(guān)鍵詞來點明感情基調(diào)。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作者用“相思”和“閑愁”兩個關(guān)鍵詞就把這首詞的思想感情揭示得清清楚楚。

3.抓住題材類型。如思鄉(xiāng)詩多抒發(fā)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之情,閨怨詩多抒發(fā)思念征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4.抓住意象特點。如在段克己的《滿江紅》中,菊花這個意象的特點是孤寂、高潔,抓住了這個特點,作者的思想情懷便容易揣摩了。

5.抓住注釋。命題者給出注釋,介紹寫作背景,用以暗示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及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介紹作者,用以暗示詩歌的寫作風(fēng)格、感情基調(diào)等。

6.看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是詩人審美創(chuàng)造的結(jié)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在中國古代詩歌中,許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意義。如:松,往往寓含堅貞的意思;梧桐,常常表現(xiàn)凄苦之情;殘月,往往暗示離散;柳,表示離別時的難舍之情,也含有挽留之意;杜鵑,往往表示凄涼、哀傷??忌綍r備考時應(yīng)加強這方面知識的積累,這樣,考試時以詩歌的意象作為切入點來解讀詩歌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7.看表達技巧。有些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態(tài)度的表達主要是借助于某些特定的表達技巧,如比喻、用典、反襯、托物言志、象征等。因此,把握詩中的表達技巧,分析它們的表達特點,也是鑒賞詩歌的有效方法。只要掌握了這些知識點,考生就能夠快速而準確地把握住全詩的思想情感。

 

一、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杜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

壯哉昆侖方壺圖,掛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水與銀河通,中有云氣隨飛龍。

舟人漁子入浦溆,山木盡亞洪濤風(fēng)。

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yīng)須論萬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

1.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本詩從題材上看是一首題畫詩,從體裁上看屬近體詩中的歌行體詩,寫得生動活潑,揮灑自如。詩情畫意融為一體,真可謂天衣無縫。

B.詩的前四句先不談畫,而是寫王宰不愿受時間的催迫而倉促作畫,“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詩人極力贊揚王宰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

C.“赤岸水與銀河通”寫赤岸水仿佛與天上的銀河相通,這里形容水勢的壯美,與上面描繪山勢的雄奇相呼應(yīng),與“黃河遠上白云間”有異曲同工之妙。

D.“舟人”兩句寫在狂風(fēng)激流中,漁人正急急駕舟駛向岸邊躲避,山上樹木被掀起洪濤巨浪的暴風(fēng)吹得低垂俯偃。詩人著意渲染風(fēng)猛、浪高、水急,使整個畫面神韻飛動。

E.“尤工”二句,詩人高度評價王宰山水圖在構(gòu)圖布局和透視比例等方面運用了古人莫比的技法,在一尺見方的畫作上繪出了萬里江山景象,精練地概括了我國山水畫的美學(xué)特色。

2.請賞析本詩最后兩句“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

華清宮

崔 

草遮回磴絕鳴鸞,云樹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來還自去,更無人倚玉闌干。

華清宮

吳 

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旋干。

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不恰當(dāng)?shù)膬身検牵?nbsp;  )(   

A.崔詩“草遮”一句,寫用石頭修得整齊的驪山磴道因無御輦經(jīng)行而荒草叢生,格外冷清,與吳詩中華清宮溫暖如春的景象形成鮮明反差。

B.崔詩“云樹”一句形象地描繪了宮中碧樹高聳的景象,但一個“寒”字,把宮中的富貴繁華,珠歌翠舞一掃而空,使其充滿寒冷的氣氛。

C.崔詩“明月”二句,描繪了多情的明月,雖然依舊出沒其間,但玉欄縱存,已無人相依,突出了荒涼寥落的氛圍,表現(xiàn)了歷史的蒼涼感。

D.吳詩開頭二句一個“飛”字,突出雪大風(fēng)猛,一個“暗”字,表明天色已晚,接著輕描宮中“落旋干”的景象,不著議論,諷喻之情自在詩外。

E.吳詩“綠樹”二句,寫華清宮內(nèi)的綠樹和碧綠的門簾相映,沒有誰知道外面的天氣已非常寒冷,表達了詩人對宮內(nèi)氣候的贊美之情。

2.兩首《華清宮》詩所用的手法、表現(xiàn)的主旨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概括。

三、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南鄉(xiāng)子·秋暮村居

【清】納蘭性德

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一片煙籠十里陂。

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乍逐橫山時近遠,東西。家在寒林獨掩扉。

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恰當(dāng)?shù)膬身検牵?nbsp;  )(   

A.“齊”,布列整齊之意。一路行來,但見空谷寂靜,遍山林木整齊布列。一個“齊”字,寫出了木葉盡脫、山林空闊的暮秋山景。境界闊大,很有氣勢。

B.“試上小樓極目望”詩人眼中的景象很分明,有池塘,有水邊或者水岸,有山坡或者斜坡,為下一個層次的推出,提供了極佳的背景。

C.“吠”“鳴”聲把詞人從遠處拉到了眼前,但是這“雞鳴犬吠”,并不是這種現(xiàn)實情狀,詞人把它當(dāng)作一種情趣的寄托,一種精神的追求。

D.這“東西”是“東方與西方”和“東邊與西邊”的空間方位,這個遠山變幻而柴扉“獨掩”的畫意,表明詞人需要的是“獨掩”的與世隔絕的那份淡定。

E.全詞以輕靈渾樸的筆調(diào)描繪出村野田園的風(fēng)光情趣,讀之猶如欣賞一幅優(yōu)美安詳、恬淡靜謐的水墨山水畫。景象由近及遠,層次分明,動靜相間,有聲有色。

2.這首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1.AE

【解析】A項,本詩不是近體詩,而是古體詩。E項,“咫尺”并不意味著就是“一尺見方”,這幅昆侖方壺圖也不一定就是“一尺見方”的畫作。

2.詩歌最后兩句意為“不知從哪里弄來鋒利的剪刀,把吳淞半江水也剪來了”,這里運用典故,一方面贊美了王宰畫得逼真?zhèn)魃?,另一方面驚嘆于昆侖方壺圖的巨大藝術(shù)感染力,既簡練生動,又趣味無窮。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賞析詩句一般應(yīng)從句意、手法和情感態(tài)度等角度分析?!把傻貌⒅菘旒舻?,剪取吳淞半江水”從句意上分析,詩人極力贊嘆畫的逼真,從手法上看,結(jié)尾兩句用典,語意相關(guān)。從情感上分析,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昆侖方壺圖的巨大藝術(shù)感染力的贊揚之情。

1.DE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D項,“表明天色已晚”理解錯誤,“暗云端”表明大雪正濃,天色變暗。E項,“對宮內(nèi)氣候的贊美之情”理解錯誤,詩歌通過皇宮內(nèi)外氣候的對比,表達了對統(tǒng)治者腐朽生活的譏諷和憤慨之情。

2.(1)崔詩運用夸張,“云樹深深碧殿寒”用夸張手法寫出華清宮周圍樹木的高聳和濃密。(2)吳詩用了對比手法,將宮外天寒地凍、草木枯折的景象與宮內(nèi)樹林郁郁蔥蔥,樓閣碧簾垂地,一片暖融融的景象形成對比。(3)崔詩通過對華清宮凋零衰敗景象的描寫,形象地反映了歷史的變遷,流露出對唐朝當(dāng)年興盛繁榮的緬懷及時過境遷的傷感哀嘆。吳詩寫統(tǒng)治者沉湎于宮中之樂,貪圖安逸的生活,對民生疾苦不聞不問,不考慮國家前途命運,表達了詩人對統(tǒng)治者的譏諷和憤慨之情。

 

1.BE

【解析】B項,“一片煙籠十里陂”的背景下,詞人的“望”不會是景象分明的。E項,詞人先寫遠望之景,后寫眼前的“燈火”,景象由遠及近。

2.此詞描繪了秋暮時節(jié)一幅山村田園風(fēng)光圖。通過寫紅葉、寒溪、空山、萬木、山巒參差、煙籠長堤、犬吠、雞鳴、寒林村舍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靜謐、疏朗、空曠的意境,透露出作者的欣喜、恬淡、閑適而又略顯孤獨的情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詩歌鑒賞第1節(jié)鑒賞形象板塊(考題)精練
2013年高考備考:古代詩歌鑒賞資料
【2014高考通關(guān)】易錯高頻考點5:詩歌鑒賞(形象)
古典詩歌中“景”與“情”之間的幾種關(guān)系
高考詩歌鑒賞答題思路
高考詩歌鑒賞題型及答題模式一覽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