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米又稱為糜子米,是用糜子經過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炒米作為蒙古族人民的主食,蒙語稱為'胡烈補達'在蒙古牧民生活中,炒米是一種傳統(tǒng)而又不可缺少的食品。炒米的原料是糜米,俗稱蒙古米,以黃河水澆灌,純天然種植出的米為最佳。其主要做法是將糜米洗凈,去雜質,然后放入鍋中煮沸,待破開米嘴后,馬上出鍋,然后再炒熟,經過這樣做的炒米發(fā)硬,有咬頭,一般為蒙古族人民所喜歡,所以當?shù)厝朔Q作:'蒙人炒米'。
炒米在炒制過程中,里面的淀粉被破壞并分解成活性炭,這種活性炭能把附著在胃,腸里的脂肪吸走,而且還不傷胃,是很好的減肥食品。
2.消炎止痛炒米中含有的營養(yǎng)素對多種炎癥有輔助治療的功效,能消炎止痛。
好的炒米顏色黃但不焦,米堅而不硬,而且晶瑩透亮。炒米的焦屑調勻后呈糊狀。而質量差的炒米,米粒是暗淡無光,軟而且易碎,焦屑調成糊狀后會結成塊或團狀。
炒米去皮:炒熟的炒米不可直接食用,要經過去皮才可食用,可將炒米放入石碓中便可去皮,再用簸箕篩過后即刻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