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原創(chuàng)】光啟公園:徐光啟墓·徐光啟紀念館
       光啟公園(原名“南丹公園”)位于上海市徐匯區(qū)南丹路17號,乘地鐵1號線到徐家匯站,南丹路就在1號線出口的附近。
 
地鐵1號線出口處左側徐光啟塑像

  徐光啟(1562-1633),上海縣人,明萬歷年進士,科學家,官至禮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文淵閣。
  他畢生致力于數學、天文、歷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奮著述,尤精曉農學。譯有《幾何原本》(與利瑪竇合作)、《泰西水法》;著有《農政全書》、《徐氏庖言》等。同時他還是一位溝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為17世紀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明崇禎六年(1633),72歲的徐光啟在北京去世,朝野上下,莫不失聲痛哭。崇禎皇帝為失去這樣一位肱骨老臣深為悲痛,停朝三天,以示哀悼,追贈太子太保,親謚“文定”,特派禮部尚書李康主持喪祭。次年朝廷派專人護送靈柩回上海。崇禎十四年(1641),擇地營葬于上海西郊的肇嘉浜、法華涇和蒲匯塘三水交匯處。
  徐光啟生前曾在這一帶建農莊,從事農業(yè)實驗并著書立說。后來徐氏后代子孫多聚居于此,繁衍生息,故得名“徐家匯”。
  
  
 

      一.徐光啟墓

  在南丹路口問路,路人說往前走幾分鐘路就能看到。
  徐光啟墓位于光啟公園內。公園門不大,門兩頭相距20米左右各矗立著1根高大的華表。走過小型拱形石橋,迎面是一座三間四柱沖天式石牌坊,正中額題“文武元勛”,兩側是“王佐儒宗”、“熙朝元輔”;中額下題:“明故大夫太子太保贈少保太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徐文定公墓闕”。柱子上刻有楹聯:“治歷明農百世師經天緯地,出將入相一個臣奮武揆文”。 

 
  
 
 
   徐光啟是一品文臣,按明制,墓前有神道,設石碑、石人、石馬、石虎、石羊、華表、牌坊等。
  又由于徐光啟是天主教徒,當年入葬時,在其墓前立了一座十字架。其基座墓志銘最初是潘國光神父撰寫的,這座十字架在清代就已難覓蹤跡。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上海天主教會值徐光啟受洗300周年之際,重修了石牌坊,并在墓道中央修建大理石十字架一座,基座南面(正面)是拉丁文墓志銘,其他東西北三面是馬相伯撰文、婁縣張秉彝書寫的“徐文定公墓前十字記”碑。這座十字架高約5米,上橫刻著“十字圣架,百世瞻依”8字。
  三百多年間,歷經風雨滄桑,墓區(qū)荒蕪。清末和民國時期曾修繕過,日占時期墓園先后遭到破壞。   
 
 
 
 
 
  1983年為紀念徐光啟逝世350周年,改“南丹公園”為“光啟公園”。墓地進行了修繕,重建石羊、石馬、華表、牌坊等物。墓冢前塑了一尊花崗石徐光啟胸像,座上有歷史學家周谷城題字,其后建有一月牙形水池。正面立一墓碑,刻著數學家蘇步青手書"明徐光啟墓"。
  徐光啟墓冢平面為橢圓形,周圍用花崗巖鑲砌;立面為五峰形,冢上綠草如茵。一開始感到有點疑惑,以為是墓主與其幾位妻妾的墓,看到旁邊的木牌有文字介紹,才明白墓冢正中是徐光啟與吳氏夫人墓,左右葬著他的四個孫子和孫媳。往左行察看到墓冢前后有兩列,似乎應是前男后女,否則不對稱。
  墓前栽有大香樟、龍柏、雪松、夾竹桃等常綠植物,墓后水杉林立。由于剛剛下了一陣暴雨,墓園周圍的樹木被雨洗刷得青翠欲滴。
  墓東側建有徐光啟墨跡碑廊,有《幾何原本序》、《葩經嫡證序》等部分碑刻手跡。碑廊背面的石刻是明末清初學者查繼佐所撰《徐光啟傳》、現代著名畫家程十發(fā)臨摹的徐光啟畫像。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徐光啟手跡碑刻


   2.徐光啟紀念館
 
 
 
 


  紀念館也在光啟公園內,位于光啟公園西面。

  紀念館舍為明弘治年間建筑“南春華堂”,是上海現存的明代宅第,距今有500多年歷史。出于搶救性異地保護的目的,2003年從原址梅隴東鄉(xiāng)遷移至此,被辟為徐光啟紀念館,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

  紀念館為二進回廊式建筑,有照壁、碑廊、廂房、廳堂等部分組成,整體布置為明式風格。

  正門里面是一院落,迎面是一尊徐光啟的半身石像。正廳高懸一塊牌匾“后樂堂”三字,兩邊的抱柱聯為“虔信天學泛愛眾人富國利民樹賢范,深研博物躬行農政學貫中西創(chuàng)偉功”,是徐光啟逝世350周年時,由著名書法家戚叔玉撰寫。

  四面回廊、廂房相通,陳列了徐光啟畫像、手稿手跡、文獻著作等珍貴資料,分為世界眼光、愛國情壞、科學精神、高尚情操四個部分,展現了徐光啟情神的現實意義和當代價值。

  徐光啟由于在天文、數學、農業(yè)、軍事等諸多領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被譽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是一位在我國科學發(fā)展史上有著重大影響和重要地位的明代著名的科學家、翻譯家和政治家。

 
 
 
 
萬歷二十五年,徐光啟考中舉人,隨西洋傳教士利瑪竇學習數學、天文、歷算、火器、軍事等西方先進的科技知識,并與利瑪竇合作翻譯《幾何原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77)南丹路17號徐光啟墓及紀念館
溯源徐家匯【搭地鐵探訪“光啟公園”】了解上海的另一面
上海光啟公園
【上海名人墓】徐光啟墓
徐家匯源景區(qū)之一-光啟公園、徐光啟墓、徐光啟紀念館
【大漢奸,恥辱碑】虔誠敬主的徐閣老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