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地方叫“玄武湖”,對于很多人來說,它不過是一座城市中較為知名的一個旅游景點而已。
如果你是南京的過客,它可能是你打卡清單中的某一項而已。從南京站出來就能看到開闊壯觀的玄武湖景色,再來一張與玄武湖的合照,足以證明這座城市你來過;
如果你對歷史有所研究,可能你會說玄武湖六朝時期辟為皇家園林,明朝時為黃冊庫,均系皇家禁地,但若要再問,恐怕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而當你一旦對它充滿好奇的時候,心中不免感慨:它到底有多少秘密沒有被人所發(fā)掘……
玄武湖,東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墻,北鄰南京站,坐擁絕佳的地理位置。它不僅看著南來北往的過客,也承載著南京的歷史。
從玄武門進入玄武湖,紅墻青瓦、尖頂飛檐,三個圓拱形的朱紅色城門,莊嚴氣派。仔細觀察城墻,每一塊磚上都刻著歷史的印記,可能我們并不知道,這綿延壯觀保存完好的明城墻,是誰人造出,但卻能從這斑駁的城墻上,探究它的過往。
對玄武湖,南京人總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來,比如,它是江南地區(qū)最大的城內公園、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被譽為“金陵明珠”;它方圓近五里,分作五洲,洲洲堤橋相通,渾然一體,處處有山有水等等。
但你不知道的是,像南京玄武湖這樣命運多舛的湖泊并不多見;除了經常被迫更換名稱之外,玄武湖忽大忽小,時有時無的經歷,也不是其它湖泊所能比的。
如果說南京是歷史上改名最多的城市,那玄武湖估計是改名最多的湖泊!前前后后,一共有13個名字!
玄武湖最早的時候只是一塊被稱作“桑泊”的沼澤濕地,直到南朝劉宋年間,才得以叫玄武湖。
相傳南朝劉宋年間,因天氣大旱皇帝就命人到湖中獻玉求雨,寶玉剛被投進去,湖里突然竄出一條黑龍,吞玉升天。而后又把美玉吐了出來,猛砸湖心,玄武湖被砸開了一個大洞涌出水來,瞬時白浪滔滔,干了幾個月的金陵,從此便風調雨順了,因而改稱為“玄武湖”。
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里的四靈之一,是北方之神,尚黑色。其實,推測起來,當時出現的黑龍極有可能是揚子鱷,只不過人們不認識這種動物,就依照外形叫做黑龍了。
玄武湖曾經還是訓練和檢閱水軍的軍事基地,陳宣帝陳頊曾閱兵于上林苑大壯觀山,五百多艘戰(zhàn)船旗幟招展,十萬精兵列于船上,場面相當壯觀,現在還可以到玄武湖古閱武臺感受當年的盛況,一覽開闊的玄武湖湖面。
歷史上的玄武湖,北接紅山,西鄰獅子山,南至鼓樓崗,幾乎占了今天南京北城區(qū)的一大半。
為什么現在的玄武湖只有曾經的三分之一呢?很多南京人都不知道,玄武湖曾經消失了約300年,直到經過元朝的疏浚工作,玄武湖才重新在南京版圖上出現。而說起這段歷史,就要提起大名鼎鼎的北宋宰相王安石。
王安石二次出任江寧府尹時,便遇上了難題:玄武湖淤塞已久,若棄置不用,可惜;若疏浚復湖,又非一日之功。怎么辦?他選擇了“泄湖為田”,從此南京城遇雨成災的惡夢揮之不去。
直到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南京第一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tǒng)王朝的帝國首都。
出于軍事角度,朱元璋認為玄武湖還是有用的,他在玄武湖邊上修了明城墻,在十字河南面修建了武廟閘,這才提升湖面使與世隔絕了300年的玄武湖得以重見天日,但面積卻只有當年的三分之一了。
不過也有人說玄武湖中的黑龍一直想跟紫金山的龍脈匯合吸取龍氣,朱元璋為了鎮(zhèn)壓黑龍以鞏固皇位就拿自己的臉為造型建了明城墻,而玄武湖正是他的前額,也有人說是眼睛,仔細看看還真是這么回事,當然這只是民間的一種傳說而已!
在明朝的時候,玄武湖被用來作為明朝中央政府黃冊的存放地,建了一個相當于現在中央檔案館地位的后湖黃冊庫。放重要文件的地方,那可不是一般老百姓就能進的。
直到明亡之后,玄武湖才重新對外開放。1911年,玄武湖被辟為公園,后又開玄武門,筑翠虹堤以通湖上,玄武湖才成為南京著名的游覽區(qū)。
自從成為南京著名游覽區(qū),玄武湖就一發(fā)不可收拾!
毫不夸張地說,“老南京”家家戶戶至少都有一張在玄武湖邊拍的照片,因為玄武湖承載了南京人太多的回憶和快樂。
準確來說,每個來過南京的人都有一張與玄武湖的合影吧!玄武湖對于全國人來說,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是一樣!
記得小時候,能到玄武湖玩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因為那時候玄武湖是收費的,門票以及里面的消費對于工薪家庭來說,并不算低。所以每次去的時候,都顯得格外的珍惜!
不管哪次去玄武湖動物園必選動作是:站在草龍前拍一張!由此,玄武湖的草龍就成了凹造型的最佳背景墻,直到動物園的搬遷后,草龍才悄然消失。
除了草龍,玄武湖的櫻洲上大象鐘模樣的草雕,也是最受歡迎的拍照地!綠草垛子堆成的大象,樣子很逼真,一度覺得它就是個神奇的存在。別致可愛的造型,每個孩子經過這兒,都要纏著拍張照,畢竟有了這張照片,可以在小伙伴面前炫耀好一段時間呢。話說這個在大象鐘前照相的小孩,現在應該是二十幾歲的大孩子了吧!
在很多老南京的記憶拼圖里,一定有一塊是與鴨子船有關的。而跟鴨子船有關的,就要提到玄武湖了!對南京人來說,最流行的就是“坐鴨子船,看動物園”;對孩子來說去玄武湖不坐一次鴨子船,就不算來過玄武湖!
鴨子船像一個殼子掏空形成的,前面高高翹起一個鴨脖子,扁扁的嘴向前伸著,清一色是白的,鉆進去坐下,就像鉆進了鴨子的肚子里。
那會的鴨子船是沒有電動的,要么是劃槳的,很講技巧,爸媽撐船,孩子坐在中間樂呵呵地看風景,要么是腳踏船,爸媽拼命踩,娃娃邊吹湖風,邊吃零食,這是最美好的回憶!
回憶里的玄武湖總是美好的,但是現在的玄武湖,也是美出了新高度!
春天的玄武湖,百花齊放,賞心悅目!
初夏的玄武湖,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已經有綻放的荷花在風中招搖,幽香陣陣,沁人心脾!
圖源@紅石榴CLC
圖源:@南京市旅游委員會
每年秋天,玄武湖的銀杏就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秋風吹過,葉子一片一片飄落在地上,帶著秋天獨有的魅力,渲染著大地的金黃。
最美不過雪中玄武湖,十里銀樹,凌波飄雪,玄武湖清清的湖水泛著微波,湖畔片片雪樹銀花,訴說一場雪中仙境。
白天的玄武湖,寧靜不張揚,但美在骨里,不同的角度看玄武湖,有不一樣的風景!
夜晚的玄武湖,更是美出新高度!火樹銀花,美的令人心醉。玄武湖憑借著夜景新裝,再次驚艷了世界!
其實比景更美的是人!
這里無論清晨、傍晚,都能看到他們在玄武湖邊鍛煉的身影。
在河邊吹吹口琴、唱唱歌、悠揚的音樂,讓心情更加愉悅!
玄武湖的相親角,總是有很多為子女操心的父母,似乎忙完了他們的終身大事,父母才能真正的安心享受生活。
住在附近的人們,在黃昏時穿過城門,咫尺之間,便遠離城市的喧囂。
玄武湖畔的生活,與歷史相互交融。但一抬頭,又能看到這座城最現代的天際線。
曾經有一篇《神了!杭州倒過來竟和南京一樣,連NASA都發(fā)現了,別告訴我你還不知道》文章,從很多方面把兩座城市進行了對比。當然,這其中就包括了玄武湖和西湖!
其實,杭州的西湖與南京的玄武湖實在算得上是一對姊妹湖:
首先是成因——都是江河所帶泥沙淤塞海灣或洼地而成,有水道與大江相通。
其次是位置——都處在城市的邊沿。西湖在杭州的城西,玄武湖在南京的城北。
另外,兩湖的大小和深度相差無幾——西湖面積500公頃,平均水深1.8米;玄武湖面積487公頃,平均水深1.5米。
如此相像的玄武湖和西湖,在中國難以找到。
但是很多人都覺得南京玄武湖的知名度略遜于杭州西湖,但在我看來,玄武湖的景色一點都不比西湖差,都是湖光山色,山水城林。
如果非要區(qū)別的話,恐怕在于西湖與城市無縫對接,玄武湖則是有高高的城墻,因而影響了人氣。玄武湖滿滿記錄著真實的歷史,而西湖也不錯,借著神話傳說,編了一些故事來襯托景點。
說到底,不管網友怎么吵,南京人對玄武湖的感情,那是旁人所不能理解的!
你若要問南京人對玄武湖感情多深?恐怕沒有正確的答案,只能說玄武湖承載了南京人的全部記憶,她參與了每個南京人的過去、現在與將來;是南京人心中的一塊明鏡,波瀾不驚,穿越四季它依舊在那里。
來源:南京小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