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告訴我們,一個年紀有一個年紀該干的事。少年時,應該博覽群書,勤奮學習為以后的事業(yè)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二三十歲則應該運用專業(yè)優(yōu)勢,選擇一家好公司,在一個充滿朝氣的平臺上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積累屬于自己的經驗。
而當一個人到了三四十歲的時候,知識經驗已經充足,或許可以拼搏,可以創(chuàng)業(yè),不論如何這個時候是人生財富積累的關鍵時期。而人一旦到了四十以后,或許已經擁有了一切,或許還是沒有什么收獲。無論如何,四十歲的人心態(tài)應該變了。上有老下有下,很多事情跟年輕的時候已經不一樣了。
老祖宗留下忠告,人到四十,有三不比,三不言,三不忘。
所謂三不比,第一便是不比錢財。年輕時覺得有錢就有了一切,人到中年才明白,再有錢也買不來健康,買不來和睦的家庭,也買不來幸福。錢只是身外之物,一家人健康平安才是最重要的。第二不比,則是不比兒孫。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的人生應該為自己度過。
成功的模式不止一種,幸福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沒必要把兒孫當做攀比的工具,這不是愛的表現(xiàn),反而會給兒孫帶來太大的壓力,不利于家庭的幸福。
第三不比則是不比婚姻,婚姻這種東西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別人漂亮的媳婦不一定適合你,自己的結發(fā)妻子才是最了解你的人,如果把自己的婚姻和別人比來比去,只能是給自己添堵。懂得知足,活出自己。
所謂三不言,第一就是不說抱怨的話。年輕的時候遇到挫折怨天尤人還可以理解為少不更事。但四十歲的人在抱怨,就顯得不懂事了。四十歲的人應該明白,抱怨是最沒有用的,與其抱怨不如把精力化成動力,化成努力,趕緊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來改變。
第二不言則是不說惡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與其抓住別人的缺點惡語相向,不如抓緊時間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應該謹言慎行。第三不言則是不說閑話。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自己對別人的抱怨總有一天會傳到別人的耳朵里。一把年紀說還在別人的背后議論是非,注定要被人看不起。
最后的三不忘。第一不能忘的就是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孝道是每個人都不能忘記的道德,人到中年,事業(yè)有成,父母卻已經老去,父母在時,人生尚有來處。父母歸去,人生只剩歸途。這個時候如果不抓緊時間盡孝,悔之晚矣。
第二不能忘的就是別人的恩情。飲水思源,不忘初心。那些真正幫助過你的人,才是你真正值得結交的朋友。不能因為自己的得勢而忘記了這些朋友,滴水之恩自當涌泉相報。
而第三不能忘的就是夫妻之情。有些人到了中年,自覺有些權勢便想拋棄陪伴自己受苦的結發(fā)妻子,另結新歡。妻子陪伴這么多年不容易,這樣不懂得感恩的人,以后又能指望他什么呢?
總而言之,人到中年,為人父母,為人子女,一定要改變心態(tài),多為自己的家庭和未來著想。前萬不要因為一時沖動,做出讓自己悔恨終生的事情。畢竟這個年紀人生已經走完了一半,再也不會有那么多精力,那么多資本讓自己東山再起了。
放平自己的心態(tài),不要再像年輕時那樣爭長短,美滿幸福的家庭,穩(wěn)定的經濟來源,健康的身體,這些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人生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