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上周我們?yōu)榇蠹曳窒磉^“圖解”葛根湯脈后,大家紛紛表示看了脈象示意圖,讓理解脈象與方藥之間的關(guān)系更為簡單易學。今天,我們繼續(xù)為大家?guī)韴D解脈診第二彈,通過三則醫(yī)案,輕松掌握大柴胡湯的脈象特點。
《傷寒論》:“太陽病,過經(jīng)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span>
大柴胡湯由柴胡、黃芩、芍藥、半夏、生姜、枳實、大棗、大黃組成。從組成來看,是四逆散合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加大黃組成的一個處方。這個方的病機是中焦結(jié)氣,導致痰熱滯留。在臨床應用的時候,如果我們抓住了大柴胡湯的這個基本病機,就能靈活地掌握和應用大柴胡湯了。
下面我們就用幾個病案來闡述大柴胡湯脈的特征和臨床應用。
病案一
患者,女,22歲。因“腹痛、腹瀉一周”就診?;颊呒{差,腹痛則瀉,瀉完痛止。舌質(zhì)淡,舌苔白膩。診脈雙關(guān)脈獨大,關(guān)脈輕取氣弦,重按滑有力,如圖。
來源:《圖解脈診:中醫(yī)脈診從入門到精通》
結(jié)合舌脈,可知患者是中焦寒濕停留導致的腹痛腹瀉。治療就用大柴胡湯加減,處方:葛根30g,柴胡12g,枳殼15g,白芍15g,炙甘草10g,蒼術(shù)12g,干姜10g,半夏12g。3劑。
因為患者是寒濕痰濁停留而不是痰熱停留,故方中用蒼術(shù)、干姜代替黃芩,整個處方仍然是大柴胡湯方義?;颊叽稳辗答?,喝藥一劑,腹痛、腹瀉即愈。
病案二
患者,男,38歲?;颊哂幸倚透窝准案哐獕翰∈?。平素大便稀,余無特殊不適,只是要求調(diào)理一下身體。腹診發(fā)現(xiàn)腹部肌肉接觸容易緊張繃緊。舌胖淡白。雙手脈偏沉,寸脈弱,關(guān)脈輕按氣弦,重按滑,尺脈柔和,如圖。
來源:《圖解脈診:中醫(yī)脈診從入門到精通》
這個脈象和案例一的脈象基本一致?;颊邭庀颐},腹部肌肉容易緊張繃緊,因而用四逆散加甘麥大棗湯;脈沉取滑,提示痰濁停留,因而用二陳湯化痰;用小量大黃加決明子緩攻滯留的痰濁;肝炎患者絕大部分都會存在血分的瘀滯從而導致血水交換障礙,因此加桃仁、茜草、當歸活血,與二陳湯搭配,實有當歸芍藥散之意;寸脈弱,加黃芪、黨參。
處方如下:柴胡15g,枳殼15g,白芍15g,炙甘草10g,浮小麥25g,大棗15g,半夏12g,茯苓15g,陳皮12g,黃芪20g,桃仁15g,茜草10g,當歸10g,桂枝10g,大黃3g,決明子15g,干姜10g,黨參15g。5劑。
患者服藥后,大便排出白色膿樣物較多,人覺得舒暢。這個病案提示我們,對于平時無癥狀的較輕的肝炎患者,用四逆散加甘麥大棗湯加當歸芍藥散進行調(diào)理是個不錯的思路。
病案三
患者,女,42歲。因“小腹痛、小便細不暢、大便干燥”來就診。雙關(guān)脈偏大緊硬而偏實,雙尺脈沉細澀,如圖。
來源:《圖解脈診:中醫(yī)脈診從入門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