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案例) 江陵二中:杜天云 一、課前音畫(樂二曲)■ 二、導入新課: 夕陽西下,夜幕降臨,傍著古樸優(yōu)美的旋律一輪明月緩緩升起。放飛思緒在歷史長河中,不禁感慨“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說到古人與月,我們便不禁想到一位偉大浪漫主義詩人,他與月有著一段難以割舍的情緣,他就是■“李白”,月之于李白,不但伴隨著他寂寞潦倒的一生,也豐富了他詩藝的殿堂,可以說“明月”裝飾了李白的詩。我們可以在頭腦中思索一下李白的與月有關的詩句:(可以隨機處理) 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鹅o夜思》 ②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堵?#8230;…寄》 ③ ■懼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宣州謝……云》 ④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蹲右箙歉琛? ⑤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秾⑦M酒》 ⑥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对孪陋氉谩? …… (李白畫像及相關注解) 難怪臺灣詩人余光中先生在他的《懷李白》中這樣寫到“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詩中不免有些夸張,但正是在這些夸張中我們感受到了李白那浪漫主義的詩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李白極具浪漫風格且與夜月相關的詩篇■《夢游天姥吟留別》。 進入主頁 三、解題:都說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那我們從這雙明眸中讀出了些什么呢?■(隨擊空白) 吟:古詩中的一種體式,內容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其形式較為自由,節(jié)奏多變,有四字、五字、七字等句式。 留別:留戀作別(此處可否作偏義復詞理解,偏義于別?)此詩是一篇臨別贈友表心情之作,故題又為《別東魯諸公》。(是否可做偏義復詞理解,留給同學們下去思考) 李白早年就有“濟蒼生”“安社稷”的抱負,唐玄宗天寶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吳筠推薦了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長安,李白進京本想借此機會施展才能,有所作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只把他看作一介詞臣,并不重用他,又受到權貴的排擠,連玄宗也對他不滿。天寶三年(744)李被賜金放還,第二年,他由東魯南下吳越故地,本詩就是在他南下吳越與友人離別前所作,以表其心情。 返回主頁 四、好!就讓我們在一段配樂朗讀中去體會其形式的自由和離別的心緒!■(點擊配樂朗讀)(過程略)。 【注】朗讀要點:把握詩人意緒和詩的內容變化 ①用“暢”與“澀”來表其心。如:“天姥連天……東南傾”“別君去兮……訪名山”于暢中見其勢;“忽魂悸……煙霞”于澀中見其情。 ②用“輕”與“重”來抒其意。如:“安能摧眉……開心顏”重讀中抒其胸臆;“我欲因之夢……聞天雞”輕讀中見輕松暢快。 ③用“長”與“短”來傳其情。如:“開心顏”聲音的延長,余韻無窮;“列缺霹靂……轟然中開”短音字字鏗鏘。 大多數需綜合運用 (齊讀全文) 返回主頁 五、都說夢是難以捉摸的,今天,我們就圍繞它來捉摸捉摸?!觯c擊全文思路)夢嘛!總有個入夢前——夢中——夢醒。我們可以再詳盡些,試用四字綱要來表述其游程(要求每句綱要中都含一“夢”字)我來起個頭: 從我欲因之夢吳越,我們把第一段概括為■“入夢緣由”其余的是:(學生答略)→■ 夢游歷程 →■夢中仙境→(用一首流行歌的歌名來概括)■夢醒時分→■醒夢留別 這是行文的思路,也就是■情節(jié)線索,我們將其用一條線連綴起來成 ■ (山形) 返回主頁 六、熟知了路線,我們便可放手欣賞詩的夢境了■(點擊品讀全文) 1>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幅畫面■(點擊圖①)這便是入夢緣由,大家思考這樣兩個問題:①游的是天姥山,詩人卻首先談瀛洲,有何用意?②作者是怎樣來表現(xiàn)天姥山的高峻的?(隨擊空白) 明確:①詩首先就用“煙濤微茫”的瀛洲的■難求、難得來襯天姥山的可睹、可尋隨這便是■陪襯,鋪墊的手法使詩一開始就帶有神奇的色彩。 ②作者將它與五岳、赤城、天臺進行比照,把其高聳的樣子寫得淋離盡致?!鏊v可連天,橫可遮天,五岳赤城不在話下,萬丈天臺拜倒腳下。事實上天姥山只不過是浙東一處靈秀之地,與天臺并峙,較五岳卻是小巫見大巫,這便是用■陪襯、夸張的手法營造一個神奇的氛圍,神奇的色彩、神奇的氛圍,將我們一步步引向那夢幻的境界。(齊讀本段) 返回平臺 讀完之后,大家再深思一下,難道李白游天姥僅是因為其高峻或是可以尋訪仙境?這些似乎太單純些,究竟是為什么?我們帶著疑問往下看…… 2>(點擊第二幅):(湖畫⑴■點⑵)我們可以將這幾句概括為四字:入山情景在這一節(jié)中,詩人用了一個非常傳神的字“飛” ■這一“飛”字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明確:“飛”可見速度之快,正表現(xiàn)了詩人心情的■急切又見輕松,一夜間飛過鏡湖、飛到剡溪,且又有明月相伴、相隨、相知、相送,真夠羅曼帝克的,然而這些又是非夢難以實現(xiàn)的。 ■謝公何許人也,作者提及他有何用意? 明確:(學生答略)謝靈運是南朝有名的山水詩人,女生齊讀本段其用意我們也不必急于得出結論,往后看…… 返回平臺 3>在看第三幅畫面前,要求大家看到山形后閉上雙眼、靜聽山音(過程略)?!觯c擊第三幅)大家看這段文字,我們同樣可用四字:登山情景來概括(男生齊讀),詩中的作者卻登得■心情愉悅,艱難之旅,便如青云,直上九霄;途中又有半壁的旭日、啼叫的天雞,此乃■夢中特有的境界。正當迷戀繽紛的山花時,天忽然黑了,熊在咆哮、龍在吟嘯、山石、泉水、深林,乃至峰巒都為之發(fā)抖,再加上青云欲雨,水霧繚繞?!鼍拔锊讲阶兓?,夢境步步延伸,隨迷幻的色彩步步加濃, 我們感覺到夢幻的高潮將要到了。 返回平臺 4>■(點擊第四幅)夢中仙境出現(xiàn)了(齊讀本段)之后完成習題五 答:(學生4人) ■電光那個閃閃,雷聲那個隆隆/峰巒那個崩裂,大地那個搖動/洞府石門緩緩開,長空霹靂轟轟響/長空無際色青青,太陽月亮放光明/金銀樓臺懸空起,一片輝煌洞府里/群仙從天紛紛下,衣是霓虹風作馬/猛虎去鼓瑟,飛鶯來駕車/仙人依次坐,但聞坐語喧! 仙境的光明,仙境的輝煌,仙境的歡樂,讓人心往神馳。詩寫到這里。夢境達到了至高點,詩人的幻想也到達了極致。 再回首,想一想,仙境前的昏暗與仙境出現(xiàn)后的光明,細作比照,似乎又想映射點什么,(學生答略)只記得一句歌詞“陽光總在風雨后”至于這一疑問嘛,我們還是帶到后面去…… 返回平臺 5>■(點擊第五幅)仙人們的盛會,盛會的歡樂,“李仙人”似否也有一分呢?——從這一節(jié)的四字綱要:夢醒時分,我們便可看出結果,用“夢醒時分”中的一句歌詞來說“早知道傷心總是難免的,又何必在每一個夢醒時分。”套用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一句話■“歡樂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心——一落千丈 身——直墜深淵 再用一幅直觀的圖來描述前前后后,那就是■現(xiàn)實→→■夢幻→→■現(xiàn)實連綴起來 ■ (破碎聲)所有的夢都破滅了。一個“失”字中隱含了詩人多少墮入虛空的無奈的嘆息。(男生齊讀本段) 最后,詩人在低徊失望中吟留作別。 返回平臺 6>■(點擊第六幅) 有句話說得好“艱難時世最容易使人躲盡危難,消殘壯志”歷經坎坷的詩人,也不禁發(fā)出“世間行樂如流水,古來萬事東流水”的感慨!真有點“南柯一夢”“一枕黃梁”式的感喟,它■包含對人生多少深沉的感觸,這便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李白由被召見時的興奮到被排擠放還的失望的經歷,這一夢游的經歷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其心理過程的折射、其人生經歷的折射。 感慨之余,作者終于表露心跡:我之所以離去,去訪山尋仙,是為了■遠離這里黑暗的現(xiàn)實,去效法謝公,徜徉山水之樂。 最后兩句,■是全詩的詩眼,它較好點明了主題,其有兩種觀點 :■ 一則認為,表現(xiàn)了其消極避世,向往自由的思想;■一則認為,表現(xiàn)了其蔑視權貴,譏諷現(xiàn)實的思想,你們怎么看呢?(學生答略) 說其消極避世吧,卻又不像桃花源式的完全置身于世外,說其譏諷現(xiàn)實吧,卻又不像屈原那般憤世嫉俗??偟膩碚f,在他的身上集“儒、道、俠”三者于一體,有儒家的積極用事,有道家的消極避世,又有俠客的仗劍豪情,但他的追求個性自由、蔑視權貴的精神是顯而易見的。 由此總總,我們再來看前面的三個疑慮,①入夢的真正緣由,②提及謝公的用意,③仙境出現(xiàn)前后色彩的對比的意圖,便迎刃而解了。(齊讀本段) 小結,在大家齊讀時,我突然又想到一個話題,李白異常的性情、仙境的追求、豐富的想像,讓我想到了在他之前另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兩人之間竟有如此的相似……思維的火焰總是難以熄滅,還是讓我們在一番離奇的遐思和古樸的旋律中,與古人相知,與古人相別。 返回主頁 點擊遐思萬千。 【注】:參考資料 《唐詩鑒賞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學語文參考》人教版,《高中教材優(yōu)秀教案》南方出版社。 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江陵二中:杜天云 [教學目標要求] 一、深入體會詩的主旨和內涵。 二、鑒賞本詩的構思和意境。 [文本解讀] 李白早年就有濟蒼生,安社稷的抱負。唐玄宗天寶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吳筠推薦了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長安,李白進京本想借此施展才能,有所作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只把他看作詞臣,并不重用他,又受到權貴的排擠,天寶三年(744)李被賜金放還,第二年,他南下吳越故地,與友人作別,作詩《夢游天姥吟留別》以表心情。 [課件內容及功用說明] 圖片:1.月夜 2.山形 3.仙境 4.醉醒 5.送別 文字內容:全文的分段節(jié)選,講解的重要詞句 功用說明:借助音樂、畫面、引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 [教學過程設想] 一、導入:由月、詩導入 二、解題: 由題目所包含的信息入手 三、配樂朗讀: 1.示范朗讀 2.學生齊讀全文 四、全文思路: 五、品讀全文: 1.入夢緣由 2.入山情景 3.登山情景 4.夢中仙境 5.夢醒時分 6.醒夢留別 六、遐思萬千: 讓學生在遐思中結束全文的教學,留下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