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各校為了更新辦學觀念,契合新課改,實驗小學也不例外,組織了相關人員,這抄那改,編了一本校本教材。
這不,貝貝所在的二年級校本由班主任兼課。課堂上,老師在講白居易的《觀刈麥》這首初中課本里的詩。老師總愛由現(xiàn)實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有的學生是農民的后代。作為農民是最辛苦的。他們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地勞作在田間,不論是春秋,還是冬夏,都這樣含辛茹苦,尤其是春種秋收時更是勞累繁忙,真像白居易《觀刈麥》里的頭兩句“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實實在在地道出了農民的困境。
老師講讀結合,學生理解了之后,讓學生談談認識。
貝貝站了起來,肯定了老師的說法后,又說:“農民就像我們學生一樣,一年到頭也沒有閑著的時候,期中考期末考,月考完了有周考,老師還要天天考。我們天天在題海里遨游,這還不算,即使有暑寒假,父母還讓我們上書法班、美術班、舞蹈班和奧數班。各式各樣名目繁多的補習班,把我們搞得焦頭爛額,煩死啦!”
老師苦笑一下,微微的點了點頭,接著又問了一句:“請你把你的感慨再概括一下?!必愗愩读算渡?,改了兩句詩:“學生少閑日,假期人倍忙?!?/span>
學生鼓起掌來,老師點了點頭,也笑了……
老師覺得這首詩理解的差不多了,馬上就到期末了,靈機一動,抽出十分鐘時間,復習了語文漢字組詞——用“洋、江、河、海、源、溪”組詞。老師叫起了靠近門側的第一排座位上的貝貝。
貝貝微微一笑,瞧瞧同桌姓遲的男孩,一氣組了“遲洋、遲江、遲河”三個詞語。老師幽默地說:“叔輩哥仨??梢?。接著組——”
“辭海、辭源”。“哦,大辭典??梢?。還缺啥?”
“缺……缺……哦,溪字沒組。溪……溪……噢,對了。遲(慈)溪(禧)!”
師生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