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因此,校長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涵養(yǎng)浩然之氣,要有大格局,能謀全局。
校長要有“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浩然之氣。校長只有做到一身正氣,才能有威信,才能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否則,任由歪風邪氣充斥其內,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時,就很容易陷入“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的泥潭。要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在辦學中不“偏聽偏信”,在處理問題時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特別是在涉及學校教職工目標考核、評選先進、貧困學生資助等工作時,更要堅持公道正派。
校長要有“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宏大視野。校長的視野決定學校的發(fā)展高度。要拓展視野,校長應多學習、多實踐。校長要向書本學習,不僅要做到“開卷有益”,而且要做到“開卷有疑”,帶著問題學。如何培養(yǎng)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如何在互聯(lián)網時代提升治校水平,都需要深入學習。校長要在培訓中學習。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更多的校長論壇、教育沙龍等活動,可涉及教育家成長之路、學校精細化管理、校長核心素養(yǎng)等主題,為校長搭建辦學治校、教書育人的經驗交流平臺,引導校長思考什么是教育、怎么辦教育的問題。校長要在實踐中學習。通過實地參觀考察全國乃至世界知名中小學校,開闊校長辦學思路,增強校長管理和育人能力。
校長要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多維視角。校長在辦學實踐中,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胸懷全局,不能從局部出發(fā),斷章取義;不能從個別現(xiàn)象出發(fā),以偏概全;不能從主觀出發(fā),缺乏科學性。學校這一組織每天都在發(fā)生變化,教育教學問題也愈來愈趨于多樣化。角度不同,看問題就會不同,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就會隨之改變。校長唯有學會多角度、多層面分析問題,才能探究學校發(fā)展、學生成長的本質。
校長要有“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非凡氣度。校長應有非凡的氣度,做到張弛有度、海納百川、兼容并包。一所學校不可能事事做到一呼百應,這就要求校長有良好的心理忍耐能力,學會從不同的人和事中廣采博納,擇其善者為己所用。校長要聽得進不同意見,做到百花齊放;要善于吸納不同觀點,允許百家爭鳴;要讓不同風格的教師存在,讓學校教學競相爭艷。當前,學校在隊伍建設、教學質量、安全穩(wěn)定、環(huán)境營造等方面可謂任務重、壓力大,校長唯有以非凡氣度對待千頭萬緒、紛繁復雜的工作,學會“彈鋼琴”,方可統(tǒng)籌兼顧。
校長要有“未知天地恩何報,翻對江山思莫開”的感恩之心。伸開手指只是一個手掌,但握緊了就是一個拳頭。離開了教職工的維護和支持,校長再有才華也難有施展空間。校長要對師生常懷感恩之心,做到真心相待、赤誠相見。要把師生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做事既要講原則,又要有人情味,讓他們感到校長是他們事業(yè)上的向導、思想上的知音、生活中的助手。這樣才能淡化職務意識,強化責任意識,贏得更多的尊重,更好地促進學校健康發(fā)展。
(作者系山東省高青縣唐坊鎮(zhèn)第二完全小學校長)